揭开郑和下西洋鲜为人知的目的

诗诗随心世界 2024-10-03 16:36:32

1

近代以来,首次对“郑和下西洋”大书特书的是晚清的梁启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以后,一直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

那时的国人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而西方引以为傲的就是发现“新大陆”,开始了殖民时代,利用殖民,国力也日渐增强。

而反观中国,晚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我们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海上交流,对国家就变得异常重要。

如此国内学者就发现原来500年前,我们也曾有过出海,那就是“郑和下西洋”,在当时的学者看来,那个意义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在我们学习的历史课本里,对郑和下西洋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舰队如何强大,如何增加了我们与西洋各国的贸易。

而实际上,郑和下西洋并非是简单的开展国际贸易,而是有不为人知的目的。

2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名曰奉使,也就是说郑和是大明皇帝的特使,去出使各番邦国,而实则远逾乎此。

我们知道,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由北向南,很快攻到南京。金川门之变,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很快朱棣继位,年号永乐。朱允炆的去向始终让朱棣如鲠在喉。新朝虽然建立,但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皇太孙,一旦其举事,将会给新朝带来巨大威胁。

关于建文帝,官方说法是死于宫中大火,但有传言说朱允炆趁着宫中大乱逃出去了,跑到南洋、西洋去了。所以找寻朱允炆就不能大张旗鼓,但还得找寻,以绝新朝隐患。

所以朱棣就派心腹太监郑和,以出使南洋、西洋诸国名义,踏上寻找建文帝的漫漫征途。

3

在《郑和传》中,用两个“欲”字概括了下西洋要达成的目标:一是“欲”踪迹建文,二是“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其实国家正常出使,使节只需备好国书与国礼即可,简从以往,越简单越好。

而郑和下西洋却派出了二三万人的超级舰队,以大明远征军姿态驶向西洋。在《明史》中也点出“将兵之始”,至关重要。

郑和身份并非只是致意通好的中国皇帝特使,还是拥有重兵、便宜行事,随时可以自行动武的大军统帅。

朱棣之所以给郑和放权如此,此皆缘于舰队肩负特殊任务。因为“踪迹建文”、搜捕流亡前任皇帝,存在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局面。

比如说海外死忠之徒聚集抵抗,“靖难之役”后江南有此迹象。再比如说一些西洋国家或因奇货可居而支持、利用建文帝,进而威胁大明新朝。一旦遭遇此类情形,都要诉诸武力。

4

郑和下西洋另一目的还有“欲耀兵异域”,其实也间接与建文帝相关。新君即位改元,遣使知会各外邦属国是惯例,而兴师动众、以炫耀武力方式而往,则是前所未闻。

前面我们说过,朱棣的继位是非正常的,是通过武力夺取的,这就缺乏了名正言顺的名义。

这是他终身的心病,他当了皇帝之后,许多重大举措背后,几乎都可见这片阴影。

朱棣的心病是多余的吗?显然不是,有明一代强大的理学家们就不停的口诛笔伐,方孝儒就是其中一位,这种信息难免会传到海外番邦。

要想息止异域轻慢以至诽诋,必秀以肌肉、展示强盛武力国力,始可对远夷晓以利害。

5

上述情况就解释了郑和下西洋的鲜为人知的目的,而这些在我们历史课本里就没有说的那么详细。

所以,我们看历史不能只看历史,还要跳出历史素材,从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把握,如此才能得到历史的全貌。

郑和下西洋其实在当时就被人诟病,因为劳民伤财加重了国家负担,但永乐皇帝依旧安排六下西洋,这也间接的证明了下西洋并非出使那么简单。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高炽继位后,很快就暂停了下西洋,最后一次还是在朱瞻基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开启了我国的大航海时代,但因目的不同,既没有维持下去,也没能取得像西方世界那样的成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