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化肥不足困局,再看中国建立独立自主重工业体系的意义

闲说宇俊星 2024-11-02 12:14:08
“普普通通”的化肥厂

化肥对于现代农业的意义无需多言,没有现代农业特别是化肥和育种工业的发展。靠着开垦荒地根本养不活80亿人,估计得有75%的人饿死。

现代农业大国无疑不是化工工业做的不错的,有完善的工业产业链的国家。中美俄都是化肥产量大国。

1972年中美缓和后,山西建设的年产合成氨30万吨的大化肥厂

70年代专家现场选址,建设大型合成氨工厂的照片

磷肥、钾肥如果还有一些靠天吃饭的意思,那么氮肥绝对是可以在工业化国家中“变出来”的。

合成氨技术100多年前德国人就捣鼓出来了。世界各个工业国家要不有煤要不有点天然气,对于工业国家来说氮肥是容易解决的问题。

我们中国人印象里,化肥厂是技术含量很低的土技术了。但实际上实际上有完整化肥产业链的国家还真没有几家。

统计数据看:耕地面积美国》印度》中国。但粮食产量,中国》美国》印度。而且印度的产量只有中美的一半不到。这种差距主要是化肥使用量上的差异。印度的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还不到中国的一半。

印度可用于耕地的土地远远多于中国,但是粮食产量只有中国的一半

中国在70年代和美国关系缓和后,马上在1973年搞了四三方案,大力引进美国先进的化工制备设备并快速复制到全国各地。此时开始化肥产量开始蹭蹭上涨,到了80年代有了足够的化肥后粮食产量也直线上涨10亿中国人终于吃饱饭了。

而且国内在能便宜进口国外化肥的阶段也没有一味地进口,而是继续完善化工的产业链(主要是氮肥)。不少工厂其实一直以来都很少盈利,大部分时间都是亏本销售,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无论是质量还是成本都不如进口的有优势。如果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些厂早就该关闭了。

曾经遍布全国各地的小化肥厂让中国人填饱了肚子

国家这么考虑是基于化肥自由就是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尿素是粮食的粮食,一公斤尿素可以增产稻谷4到5公斤,而如果依赖进口,无异于将粮食安全拱手让人。

几乎同时独立的印度也有70多年的发展了,而且没有经过西方的封锁。冷战时苏联和美国都有过资本输入,为啥化肥工业一直没搞好(相对中国而言不行,但比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强得多)。

直到20世纪才在中国投资下搞了几座大型的合成氨制造工厂。(网上很多人反对国企到印度搞基建,我也反对自己贴钱去投资,不是什么钱都要去赚的,何况印度人的钱不一定拿的到。)

印度尽管前几年民间反华反的厉害,但是对于中资建设的合成氨工厂到是一路绿灯,没有刻意刁难。这说明印度政客也是有脑子的,什么时候煽动民粹,什么时候捞实际好处是理的清。

小小化肥厂,大工业底子的支持

大规模合成尿素的产业链长的很,技术要求很高。我在网上找了一下行业内人士写的流程:

第一步空分,涉及到-189℃超低温薄壁换热器、容器、高压液氧泵等,热应力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做低配版的火箭燃料箱技术。

高温镍基合金,燃气轮机

第二步煤气化,气化炉70个大气压、1300℃,需要高温抗氢脆低合金钢(做气化炉耐压壳)、高温镍基合金(做烧嘴)、特种耐火材料(炉体内衬),以及气化炉设计制造技术,特别是燃烧方面,算是乞丐版的航空及火箭发动机技术,气化炉是大直径耐压容器,算是低配版潜艇耐压壳,对于技术要求不低。

第三步合成气净化,60个大气压、-60℃,难点为低温高压下的气液平衡数据(热力学),以及特种换热器(内部换热管只有铅笔粗,上百根像麻绳里的纤维一样缠在一起)。

第四步氨合成,150个大气压、450℃,高压容器、压缩机、高活性催化剂。

第五步尿素合成,150个大气压、200℃,体系有强烈腐蚀性,需要尿素专用合金钢。

耐高温的特种钢

此外还需要仪表控制分析安全系统辅助设备及水电气等公用工程,还要有操作人员、工程师、设计院,以及对应的设备制造厂。

最后才可以一年供应上百万吨、一袋100元的尿素。只有强大的工业化国家才能造大型化肥厂生产廉价的肥料。中国也是长时间的坚持也让化肥工业产业链健壮起来的。

印度的短板

印度化肥工业不行是非常合理的(整个第三世界国家都不太行,印度还能自产一些在第三世界国家已经出类拔萃了)。因为化肥工业产量大,产值和盈利不高,主要靠走量,所以控制成本很重要。

氮磷钾三大化肥,印度和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一样既没有资源也没有技术,更糟糕的是没啥工业积累。工业化早期为了进口工业设备,必须把卖粮食赚的钱全部投出去。居民自己的消费要压到最低点。

左右逢源的印度这几年的尿素产量也上来了,占了全球新增产量的大头

你辛辛苦苦干出一个厂子,从投资开始亏钱,到了产品试产了,成本居然还比进口的贵,这个时候要不咬紧牙关补贴让国产的供应链成本降低下来,这期间没有十来年估计没有成效,要承担巨大的亏损。要不就关厂子进口现成的,那么前期投资的就打水漂了。

即使这样,自己造的产量低价格贵,这段时间需要逼着自己家农民吃二道罪,买国产的贵化肥。这样坚持几十年才能把自己的工业体系养大,不再需要补贴。

印度自己独立就不是靠流血牺牲换来的,国内一堆靠着原来殖民宗主活下来的买办。这些人利益和本国民族工业是对立的。所以印度搞了几十年很多工业还是半拉子(印度的工业水平在第三世界国家还算可以的,很多国家完全是他国的产品倾销地,一点自主工业都没有。)

贵州磷化集团生产的化肥产品

青海察尔汗盐湖生产的钾肥

磷肥和钾肥可以说是吃资源的,印度没有。我国的磷肥资源和钾肥资源还行(钾肥目前也不够了,需要还要找矿),西北青海的盐湖,贵州的磷肥都能保证最基本需求。

氮肥则是高技术、高资本、能源密集型工业。大型先进工艺的化肥装置产量惊人,投资规模非常大,如果自己生产设备,则强烈依赖于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印度这方面不行。如果全套进口设备自己搭建工厂满足需求的话,外汇根本不够用,建厂以后的前几代产品价格高还不如直接进口化肥划算。

22年俄乌战争天然气价格暴涨导致很多工业国的化肥厂都停工了

印度之前化肥产量不高还有一个原因,国际主流大化肥原料走的天然气路线。而印度国情是天然气资源不多,之前要是走这个路线就是找死。印度煤矿比较丰富,现在一年也有10亿吨产量,只能走中国的煤制合成氨的技术,也只有中国真的带技术投资印度,而且物美价廉。

印农业部门每年化肥需求量为3500万吨(按照中国的施肥标准需要6000万吨),30%以上依赖进口,中国是印第二大化肥进口国(此前是第一,2022年被俄罗斯超越),同时印度也是中国尿素出口的最大市场。

中化集团参与的印度最大规模合成氨工厂,印度塔其尔工厂(怎么说这个事呢,咳,不想说了)

前年中印边境冲突,印度大规模抵制和查封中国产品,但投资的化肥工厂印度人没有取消,这说明印度人不傻,知道哪些工业缺了中国是玩不转的。不过一个两个工厂改变不了印度主要依赖进口的情况。

现在中国人已经投资建设的厂子也没办法撤回了,就当一个教训以后对外投资基础设施也要看人下药。印度要达到中国化工的产业成熟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向印度的手机产业链转移这事也难以论述

前面说的合成氨工厂上游完整的空气分离装置,其实下游要牵扯到液氨的常温低压储存,整个生产流程需要牵扯到锅炉专业,化工专业,设备管理专业,仪表维修专业,压力焊接专业等各种专业人才,每年检修需要牵扯到的各种型号的特种钢材供应,氨用仪表维护更换,压力设备、管道校验,大型压缩机主轴的动平衡试验。

化肥产业链需要的环节很多,不能为了赚一点小钱都送出去,这个产业链中国人受了几十年苦才攒出来的

所说的每一项、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合格的配套厂和专业的工人、工程师。不然压缩机更换一个主轴得等三个月海运过来,工厂早就倒闭了。

中国人走过的路很多国家学不了

现在中国人走的独立自主的工业路线,很多国家想学也学不会。这需要几十年为一日的产业扶持政策。在工业化早期,全民为了工业积累进行的缩衣节食,要过几十年的苦日子。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展开工业化前,对国内的买办和剥削阶级清零了,我们内部再进行资源调整的时候没有那么大的阻力。

淮海战役的双堆集战场,解决了江北最大的徐州军事集团。解放战争一锤定音,接下来可以扫荡国内的买办阶级

中国工业化其实也是伟大中国革命的成果,其他国家没有清算旧势力那么也很难像中国一样搞工业。

现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和前殖民宗主国都有藕断丝连的联系,他们国内的买办阶层势力很大,整个经济是依附于他国的。这种环境下搞独立自主简直就是开玩笑。

非洲、中东的买办大量投资英国

中东富豪的精神母国是原殖民地宗主国

不过第三世界国家也不是没机会,他们可以利用比较优势,承接一些中国不需要的、污染大的产业,先把钱攒起来搞一些轻工业。

中老铁路

2020年5月10日,印尼雅万高铁首个多跨连续梁顺利合龙。

嵌入中国产业链,东南亚国家这方面最有优势,离着中国近,文化也有共通之处。如果想通了投加入到中国的经济体系中,得到的收益还是很高的。等中国人均GDP达到2~3万美元,这些国家人均也达到中国的一半,社会会稳定很多。至于文化更接近的日韩,因为有美国的牵制反而更难做到。

不过要这些国家取代中国,那除非突然一天中国的基础设施和产量链被打烂。目前来看完全复制中国模式几乎无可能,这条路对大部分国家来说难于登天,加入进来才是正道。

1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