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才子的三首七绝,技法高妙,结尾更显得余音绕梁

墨有云水心语 2024-08-12 03:24:36

古典诗词是华夏文坛的瑰宝,它凝聚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心血,也承载着很多仁人志士的深厚情感,更为后世读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明代就有一位叫谢榛的著名诗人,他一生任侠重义,虽然终于布衣,却有很高的声望。

谢榛曾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发动了明代的第二次文学复古运动,他在文学创作上主张向盛唐名家学习,反对刻板的模拟,其传世作品《四溟诗话》深受读者喜爱。下面分享明代谢榛的三首七绝,技法高妙,意境深邃,结尾更显得余音绕梁。

捣衣曲

明 · 谢榛

秦关昨寄一书归,百战郎从刘武威。

见说平安收涕泪,梧桐树下捣征衣。

边塞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岑参等人,就曾创作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秦关是古代对秦地和甘陕一带关隘的称呼,刘武威是指汉代的武威太守刘子南,传说他在学道时曾有幸获得仙人的萤火丸,它能在战争中隐形蔽兵,让将士们不受伤害,所以可以经常打胜仗。

女主收到了来自边塞的家书,心中激动万分,眼泪也不停地地流淌。夫君在信里说自己虽然经常在边关行军打仗,却因为跟随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从而一直平安无事。

女主了解到夫君安然无恙之后,立刻收住眼泪,又开始兴奋地在梧桐树下捣衣,准备天气寒冷时托人捎到边关。这首诗生动地刻画出捣衣妇的内心世界,委婉曲折,细致入微,颇有独到之处。

春宫词

御河桥畔是侬家,一入深宫虚岁华。

别院黄昏吹凤管,月钩斜照刺桐花。

宫词也是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常见主题,很多优秀的宫词刻画细腻,用典自然,展现出那些生活在深宫中的女子难以抑制的愁情,大家比较熟悉的有元稹的《行宫》,以及张祜的《故国三千里》等作品。

前两句介绍宫女的身世,她出生于御河桥畔,从小就被父母送入宫中。宫女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深宫大院里,无法与亲人们相见,心中充满了孤寂和怨愤之情。“虚岁华”三字,传达出女主感慨自己虚度青春,也为下文的展开打下了铺垫。

黄昏时,别的院子里吹奏着凤管,皇帝与爱妃正享受着笙箫之乐。夜幕降临、月色皎洁,女主却显得形单影只,她独自一人凝望着月下的桐花,心中或许正在思念着高墙外的亲人。全文采用对比手法,反映出一位失宠宫人的落寞心情,也委婉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很多宫女的悲惨境遇。

暮鸦有感

来时池草吐春芽,秋水惊心落藕花。

空记三秋故乡梦,夕阳衰柳看归鸦。

乌鸦的意象比较特别,在先秦时期代表了忠孝和团圆等意思,诗经中就曾以其表达对君子具有高尚品德、不凡才华的赞美。到了唐代之后,乌鸦又演化成不幸和灾难的代名词。这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展现出时光飞逝的画面,诗人故地重游,看见眼前的景物变化万千,一时间感触极深。诗人清楚地记得,他上次来到池边时,春草青碧,新叶吐芽。

才子此时再看周边景物,早已是秋意萧瑟,一片藕花在西风的吹动下,正缓缓地落到湖面。“惊心”二字,表达出诗人似乎还沉醉于春景之中,还未适应季节的变化。

结尾令人遐想,诗人面对“夕阳、衰柳”,耳畔又传来了阵阵鸦鸣,也激发出他对人生苦短、落叶归根的思考,于是便感慨自己只能“空记三秋故乡梦”,却归乡无计,心情愈发感到惆怅不已。全文意境深邃,耐人寻味,更显得余音绕梁!

2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