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为什么你的关心总被人误解?

不执的小世界哦 2024-10-01 22:24:35

作为父母的你,内心是不是也充满着委屈:

明明是在关心孩子,可一开口,孩子要么顶嘴,要么故意不听;

明明是想帮孩子解决问题,可孩子一脸烦躁,根本不搭理自己;

明明是在提醒他们一些注意事项,可孩子却根本不给自己机会。

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獾,作为蛤蟆父亲生前的好友,在蛤蟆父亲走后,他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蛤蟆的责任,为了让蛤蟆走上正轨,他费了许多的心血。

可是,他的无私付出并没有换来蛤蟆的感恩,而是蛤蟆的怨恨和回避。

为什么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总是被辜负?

或许我们可以从书中獾和蛤蟆的相处模式里找到答案。

是关心还是指责?

獾第一次从河鼠和鼹鼠那听到蛤蟆抑郁的消息时,他的反应是这样的:

“我一点儿都不吃惊,我们没必要批评自己的朋友,但是我一早就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蛤蟆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我就不赘述了,可他骨子里是软弱的、不安分的。

一直以来,总有朋友给他忠告良言,明确告诉他该做什么。可一旦少了这些朋友在身边,它便由着自己的性子,被愚蠢、病态的念头牵着鼻子走。

我这就陪你们一起去跑一趟好心的差事,必须有人不容置疑地告诉他,他得振作起来了。”

短短几句话,已经把两人的关系完整地呈现出来:

在蛤蟆面前,獾根本不是朋友,而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长辈,在他的眼里,蛤蟆是软弱、不安分的,同时还是极愚蠢和极容易犯错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你会愿意跟他相处吗?

没有人喜欢别人居高照临下地对自己,即使自己确实很弱。

因为对方高高在上的感觉,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更弱,更差劲,从而产生更严重的自我怀疑。

关心一旦带着指责,正向作用几乎就变为0,说了还不如不说。

共情比方法更有效

在书中,除了獾,河鼠和鼹鼠也很关心蛤蟆。

但蛤蟆最喜欢的,是最不起眼,也最没本事的鼹鼠。

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鼹鼠从来不会指责他。

不仅如此,鼹鼠还是一个非常棒的倾听者,他总是对蛤蟆讲述的事情很感兴趣,并且发自内心地觉得蛤蟆很酷。

佛家有个理念,叫【本身具足】,是指每个人自己就已经具备圆满的结果。

这个理念在心理学上也被大力提倡,尤其是人本主义流派,咨询师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并且相信他们有能力去自行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

无数的实践也证明,共情比直接提供方法更有助于来访者真正的改变。

可很多人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一点,或者更准确一些来说,极少有人会有足够的耐心去共情他人。

在很多父母心里,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直接教给他们方法,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少走弯路。

可是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其实是父母的理解,而不是教他们怎么做。

当他们被父母足够理解,他们自己会生出解决问题的智慧来。

不仅如此,这也会更利于他们内在安全感和自信的建立,成为一个真正独立且自信的人。

信任是被接受的前提

假如你身边有两个人,一个总是无条件信任你,一个却总是觉得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事事替你作主,你更愿意靠近哪一个?

我相信答案是毫无悬念的,谁不希望自己被无条件地信任着呢?

蛤蟆不想接近獾的理由,和很多孩子不愿意接近父母的理由其实是一样的。

那就是他们在对方那里,感受不到自己是被信任的。

改变不了就逃避,是很多人在面对不信任自己的人时的选择。

除此之外,他们还很有可能会开始摆烂。

“既然他不相信我,我做再多又有什么用?”

为什么很多孩子父母越希望他们上心,他们越颓废?

实际上就是他们在配合父母表演一个不求上进的人。

既然你觉得我不行,那我就不行好了;

既然你觉得我不孝顺,那我就不孝顺好了;

既然你觉得我改不了,那我就不改了好了......

父母不信任孩子什么,孩子就会在那里出问题。

真正的改变,一定是从信任开始的!

蛤蟆能够在心理咨询师中得到疗愈,不是因为苍鹭有什么灵丹妙药,而是他给了蛤蟆最大的信任。

他无比坚定地相信,蛤蟆自己能够好起来!

写在最后:

心理学者李松蔚曾说过:“我们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大的误区是,没有跟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而是总觉得在面对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当我们把孩子当作问题去解决,孩子感受到的又怎么可能是关心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