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过一个老笑话,这可能发生在 2000 年代初。那时,非常大规模的设施运营公司(我们今天熟悉的云服务提供商还没有出现)开始拥有数亿用户,并使用数百万台服务器来添加云服务。存储阵列来支持您自己的应用程序。与此同时,负责向几乎所有公司(包括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之间出现了广泛的合并浪潮。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笑话:“我们担心世界上只剩下五个服务器和存储供应商,但现在我们担心世界上会只剩下五个服务器和存储买家。”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面爆发,IDC《2021年全球企业基础设施季度跟踪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我们长期以来关注的服务提供商(包括超大规模设施运营商和云服务提供商) )等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并销售相应容量的服务提供商合计贡献了全球服务器和存储总收入的50%以上。据我们估计,甚至可能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其设备出货量才能超过一半。
如果IDC的预测正确,那么四年后,即2028年底,各服务提供商的整体采购规模将占当年服务器和存储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对2028年的最新预测显示,服务提供商在2023年采购了价值945亿美元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增长5.6%,占据56.4%的市场份额);四年后,他们的支出将进一步增加至1885亿美元,意味着全球服务器和存储支出的69.7%是由他们贡献的。去年企业、政府和学术机构购买服务器和存储的金额为7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占市场销售总额的43.6%。但到2028年,这部分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3%(相当于去年增长的1/6.4),届时其占比将下降至总支出的30.3%,达到820亿美元。
虽然相信届时将会有十多个服务器买家活跃在市场上,但他们距离之前笑话中的“五个买家”已经不远了。更让我们好奇的是,长期以企业、政府和学术机构为目标的服务器主机厂如何保持财务健康和稳定发展——或者至少保持稳定生存。
以下是近四年来服务提供商和企业/政府/学术机构的服务器和存储采购情况。这也是我们从IDC找到的唯一统计结果:
这两类服务器和存储买家似乎非常同步,并且在过去 25 年中都在缓慢增长。直到2024年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AI全面爆发,两者之间的服务器消耗平衡才会开始打破。 IDC在报告中没有公开解释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但我们认为答案应该是大语言模型。事实上,大型语言模型最终使云服务能够找到在本地设施上几乎无法处理的杀手级应用程序,从而推动企业、政府和学术机构将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端,而不是在自己的数据上花费大量预算中心。购买加速器。
服务提供商和企业/政府/学术机构的增长并不稳定,其业绩往往存在季度波动。但如果IDC的预测正确,这两类买家未来可能会逐渐疏远。
IDC 提供的数据还解释了为什么云基础设施设备的销售方式与运行关系数据库和其他后端应用程序套件(如 ERP、SCM 和 CRM)的裸机不同。 (这些缩写分别指的是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对应了企业中大部分主要的日常工作,包括处理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工资支付等枯燥的事务。)
下图显示了过去几年在共享云、私有云和非云用例上的支出:
顾名思义,共享云基础设施是指大量出售设备,由运营商进行虚拟化,同时将资源容量租赁给多个企业客户。私有云是指设备以类似于传统托管的格式专门交付给特定客户,同时遵循云基础设施的定价模型,供客户在其指定的数据中心或托管设施中运行工作负载。非云用例是指那些无聊的后台流程,它们是保持全球经济平衡运行的压舱石。
此前,IDC曾将专有云市场进一步划分为云专有和本地专有——可以肯定的是,IDC内部仍然保留着这一划分,但在对外发布的数据中并未体现出来。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汇总表,其中包含了我们从IDC获得的2022年至2023年的所有信息,以及2024年至2028年的发展预测:
对于喜欢看图片的人来说,下图展示了自 2014 年以来云和非云市场的服务器和存储采购趋势。它来自早期的大规模数据集,之前 IDC 按类别细分了云支出和服务商、企业/政府/学术机构:
下图显示了不同类型的云支出和非云支出的细分:
作为补充,下图显示了 2023 年至 2028 年按三类客户用例(非云、共享云和专有云)划分的支出明细:
大约二十年前,随着第二次公用事业浪潮的掀起,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技术的商业化迎来了应用服务提供商和网格计算的全面崛起。如今,云计算消费模式已成为新时代的主题。但归根结底,云本身只是一种消费模式,我们真正关心的是消费端本身的变化——从长远来看,消费端往往掌握着更深刻的发展线索。
在这一愿景中,公司可能会越来越依赖服务提供商,从而失去运营自己基础设施的技能。长此以往,市场上最终可能会没有独立的芯片制造商、系统制造商甚至存储制造商,IT资源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昂贵。到那时,可能根本就没有任何服务器买家或服务器制造商了。唯一存在的是超大规模云(一种有意的混合),它们直接向客户出售应用程序的访问权限,并具有内置人工智能,运行成本昂贵且无法在自己的数据中心轻松复制,而所有这些都运行在设计的硬件上并由大型服务提供商制造。
如果超大规模提供商和云提供商不仅想要构建自己的硬件产品,而且还阻止其他客户与 OEM 合作伙伴开发替代品,该怎么办?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当企业/政府/学术机构的采购能力萎缩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情况就可能发生,行业内的巨头们一刻也不会停止追求垄断地位。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路恐怕只有一条:奋起反抗,抓住命运。用支出证明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绝不能被服务巨头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