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3天,朔尔茨即将下台,新总理浮出水面,默克尔放弃出山

无羽涅 2024-12-13 13:18:37

德国政坛即将在12月16日迎来新的局面,朔尔茨政府面临不信任投票,政治危机背后是德国更深层次的困境:能源危机、经济衰退、难民问题。

德国这个欧洲经济引擎将何去何从?在动荡的背景下,新政府能否带领德国突破重重阻碍?

从默克尔16年执政到朔尔茨短暂掌权,德国曾走过了一段辉煌历程。默克尔时代,德国凭借稳健的经济政策和务实的外交路线,成功将自己打造成欧洲的经济火车头。

低价俄罗斯能源供应,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这些都是德国经济腾飞的关键支柱。在她的执政期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左右,失业率从2005年的11.7%降至2021年的5.7%,成为欧盟经济发展的标杆。

朔尔茨2021年上台之初,承诺延续默克尔的政策优势,推动德国经济转型升级。但局势急转直下。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被迫切断俄罗斯能源供应,工业生产成本暴涨。

2023年德国GDP增长仅为0.3%,创下近年新低。制造业巨头大众、西门子等纷纷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能源成本更低的地区,失业率在2024年初升至6.8%。通货膨胀率徘徊在4%以上,远超欧央行2%的通胀目标。

经济困境引发的连锁反应波及政坛,三党执政联盟的分裂更是雪上加霜。绿党因能源政策与社民党产生严重分歧,要求加速清洁能源转型,而社民党则担忧激进的环保政策会进一步打击工业生产。基民盟抓住时机发起猛烈攻势,指责朔尔茨政府无力应对经济危机。

最新民调显示,基民盟支持率达31%,远超社民党的17%。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18%的支持率创下该党成立以来的新高,其反移民、反欧盟的主张在经济困难时期获得更多民众支持。

在德国联邦议会,朔尔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社民党仅有207个席位,远低于获得不信任投票所需的过半数支持。绿党已明确表态不会支持朔尔茨,基民盟更是虎视眈眈。按照德国《基本法》规定,如果朔尔茨在12月16日的投票中失败,德国将在60天后,即2024年2月23日提前举行大选。

在这场政治变革中,基民盟党首默茨势头强劲。作为最有希望的总理继任者,他近期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面引发广泛关注。默茨承诺继续支持乌克兰,这一立场获得美国和北约盟友的支持。但德国工业界担忧,继续对抗俄罗斯可能导致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削弱德国工业竞争力。

默克尔的近期表态给这场变局增添了新看点。在12月9日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这位前总理坚持为其对俄能源政策辩护,称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她指出,低价能源为德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促进了俄德经贸往来。默克尔明确表示不会重返政坛,打消了外界对她可能"出山"的猜测。

德国的变局牵动着整个欧洲,法德轴心的未来走向,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都将受到新政府政策取向的影响。

马克龙政府正密切关注德国政局变化,法国希望与新一届德国政府加强合作,推动欧盟战略自主。中德经贸关系也面临重要机遇,2023年中德贸易额达到2970亿欧元,中国连续八年保持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将直接影响两国经贸合作前景。

未来60天的大选不仅关乎德国国内政局,更将影响欧洲乃至全球格局。新政府需要在对俄关系上既要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又要顾及能源安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如何提升工业竞争力,如何处理移民问题,这些都需要新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从历史经验看,德国政治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当前的政治震荡或许正是一次调整机会,促使德国在新形势下找到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两德统一后,德国成功实现了东西部融合。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德国经济强韧。这些经验表明,德国有能力在危机中实现转型。

不管是默茨还是其他候选人最终胜出,德国都需要重新考虑对外政策,德国需要的不仅是政治稳定,更是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伴随着朔尔茨政府的落幕,德国即将翻开新的一页。新政府能否带领德国走出困境,重建欧洲经济引擎的地位,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德国的每一次转型都与欧洲和世界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场变局也不例外。

0 阅读: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