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与药的交响:从陌生到信任的双向奔赴

桐乐说健康 2024-09-15 03:39:19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随着人民群众合理用药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药学服务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内涵也更加丰富。在转变药学服务模式方面,要求进一步实行药学服务模式的“两个转变”,即从“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患者为中心”,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为“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模式转变的背后,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与积极的探索。这不仅要求临床医生和药师的执业观念要发生较大转变,还对医药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孔令亨医生和魏雪药师正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与践行者。在他们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初入临床的忐忑,也体会到了建立互信与角色转变的艰辛。每一次的联合查房,每一次的用药建议,都是他们对患者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医药共管模式下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临床初识的忐忑疑虑

孔令亨医生

一直以来,临床医生是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者,而药物治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很多医生都会通过各种途径汲取新的药物知识,但对药物的认知难免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如个人用药经验等。医生在治疗中常怀一颗坚定之心,他们的主导性思维深植于对患者病情的专业理解和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之中。然而,这种深度专注与自信有时也伴随着一种微妙的隐秘情绪——他们不愿外界轻易挑战或干涉自己的治疗方案。在面对参与药物治疗和会诊的药师时,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医生的观念发生很大的转变。

魏雪药师

在成为驻科临床药师前,我是一名调剂药师。调剂部门的工作更多的是接触处方,做到“四查十对”就能满足工作需要。在调剂药师“赛道”已驾轻就熟的情况下,由于服务模式的转变,科室需要发展新业务——培养驻外科临床药师。当领导决定让我转岗到驻科临床药师时,我既新奇又担心。新奇的是,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如何才能开展好工作?担心的是,我要准备些什么?我的能力能否胜任?

孔令亨医生

起初,临床医生对药师参与查房心存疑虑。临床药师作为药学专业人员,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从药物的适应证、安全性、配伍禁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对用药方案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但大家似乎早已习惯了药师在“柜台”后的角色,对于临床药师提出的用药建议可能会持有“戒心”,认为是对治疗方案的干涉。此外,药师初来临床,缺乏临床经验,对于药物的知识储备多数来自于药学专著和药物说明书,还未能建立起药物应用与实际患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些均不利于医药两个专业的协作共管。

魏雪药师

还记得驻科前药学部黄红兵主任对我的嘱咐:“这个岗位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培训课程,适逢国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专项整治,你可以此作为切入点,再结合临床有什么问题需要回复和解决的来开展工作。”“不用担心,你就以学习的心态去就行,不懂的回来查资料,晚点回复临床也可以的。”

就此,我开始了每天跑临床的工作。起初跟随临床查房,我完全听不懂临床医生说什么,只能默不作声,内心十分焦虑、彷徨!但即便在初始阶段倍感吃力,我始终咬牙坚持。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了解了临床医生的诊疗流程,熟悉了临床病种和诊疗进展,以及基本的用药类型和治疗方案。再查房时,我终于有信心能够融入医疗团队中,不再有最初的迷茫,但与此同时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临床药学方面还是一个“小学生“,缺乏临床思维,需要学习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之后,我就主动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看到临床用药方案与书本不一样的地方,则会先请教主治医生的用药意图,在翻查用药依据后,提出药学专业的建议。从无到有、由浅及深,逐步建立起了临床思维,由此我正式开启了驻科临床药师的工作。

建立互信与角色转变

孔令亨医生

我所在的结直肠科被选为临床药学的试点科室时,各治疗组对临床药师参与查房都心存疑窦,临床医生与药学部最直接的接触就是手写处方时代,每季度的门诊处方书写规范抽查和辅助用药数量统计,这不免让人揣测药学部派人的“用意”。但药师来到临床后首先提出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请求——请我们协助完成研究生课题《术中及术后腹腔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驻科的临床药师也坚持每日陪伴查房,参观手术并留取标本,甚至还主动分担例如贴化验单的临床杂事。在熟悉临床流程之后,临床药师就主动询问患者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给予药学监护,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提醒注意事项、填报药物不良反应系统等等。

通过数个月的接触,我们发现药师并不会对治疗用药粗暴干涉,而是通过观察迅速完成临床积累,从医生较少关注的角度补充患者急需的用药教育、药物咨询等药学服务。在建立了医药互信之后,我们在用药方面的其他问题也能及时得到药师的帮助,这大大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魏雪药师

除了联合查房、药学查房、用药教育和不良反应跟进等工作,我也会对临床科室用药方案进行分析,并给出用药建议。以结直肠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为例,从最初选择用药品种以“广谱抗菌药物+甲硝唑”为主优化到目前的“头孢呋辛+/-甲硝唑”,用药时长从5~7天缩减到目前的24h。

都说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在临床查房的“透明人”到“主动沟通”的角色转变,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书本、文献资料、学术培训等渠道提升临床药学知识,紧跟临床研究进展的步伐,建立起对话临床医生的信心。在一次外科手术后查房时,患者主诉疼痛,临床医生口头医嘱使用“塞来昔布”,我立即提醒医生该患者有磺胺过敏史,使用“塞来昔布”属于用药禁忌,建议调整为其他镇痛药。提前告知患者的用药“雷区”,让临床医生处方更加放心,这些药学服务的细节点滴渗透在临床日常工作中,慢慢增加了临床对药学服务的认可与信任。

模式挑战与岗位机遇

孔令亨医生

药学查房制度在我科从开展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已经成为我科每日查房的标配,从未间断。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中《三级查房制度》明确提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开展药师查房,临床药师通过参加医师查房或单独查房,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参与临床医师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执行和修改,为患者提供用药教育、用药咨询等药学监护服务,为医疗团队提供药学技术支持,其目的是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治疗风险。”“药师查房主要针对重点患者(例如:多病多药、脏器功能不全、术前术后、药物治疗毒副作用较大、对已有药物疗效不佳的危重患者、应长期用药但依从性不佳等)进行,全面监护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医疗机构应积极推动药师、医师和护士等人员联合查房,更加有利于患者诊疗决策的科学性,以及促进团队沟通和体现集体合作精神”,这种医药协作的模式是所有有条件的医院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魏雪药师

临床问题无小事,医、护、药是一家。以“患者为中心”开展的临床驻科药师工作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做到有问有答,在沟通中取得临床的信任,从被动咨询转变为主动服务。在医药共管的过程中,药师不仅需要提升药学知识,还需要磨合与临床医生、护士、患者的沟通技巧,找到与不同角色沟通的特点和方式是关键。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和实践,我终于在临床多学科诊疗团队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成为医生、护士、患者信赖的药学顾问。

孔令亨医生

医药协作是一个双向奔赴的旅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提升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也增强了医疗团队的协作能力。每一位临床医生和药师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推动了医疗服务的进步。

魏雪药师

在挑战与机遇中,我从一名调剂药师成长为驻科临床药师,这不仅是个人职业的转变,更是整个医疗团队合作模式的提升。医药共管的模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也让我们在守护生命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

展望

医药共管模式的推行,是一段从陌生到信任的艰辛旅程。孔令亨医生与魏雪药师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在这条探索道路上的成长与蜕变。通过不断的学习、碰撞与磨合,他们这一对“最佳医药拍档”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最终更专业全面地守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这种双向奔赴的努力,正是医药共管模式的核心,也是广大医疗工作者不负初心使命、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未来也许还有更长更艰苦的旅程,但至少现在已经是一个美好的开始!

孔令亨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结直肠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委员

广东省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华南遗传性结直肠癌协助组委员

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成员

中山大学造口治疗师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魏雪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

药学部主管药师,药理学硕士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

肿瘤营养药学专家协作组成员

广东省药学会肿瘤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卫生经济学会营养健康委员会委员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王思恒

审校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刘韬教授 魏雪教授 孔令亨教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