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和他的两个师父:神秘的须菩提祖师(一)

东巷文化 2024-03-15 02:54:35

说到孙悟空的师父,人们都会回答是唐三藏。但孙悟空作为一个天地孕育而生的石猴,从懵懂无知到练就一身通天彻地本领,其背后真正的启蒙授业者另有其人,他便是神秘的须菩提祖师。

孙悟空的这位真正师父须菩提, 究竟是何许人呢?

解空第一须菩提

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中,有一位著名的弟子名为须菩提,在多部佛教经典文献中均有记载其活动。而《西游记》中的这位须菩提祖师,与佛祖高徒须菩提之间有是什么关系呢,是名字的巧合,还是作者有意为之呢,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有趣问题。

释迦牟尼佛的诸多弟子中,须菩提尊者是一位卓越非凡的人物。在佛教典籍记载中,佛陀十大弟子各有所长,例如舍利弗以其智慧超群被誉为“智慧第一”,目犍连以神通广大著称于世为“神通第一”,迦叶则因其头陀苦行而被称为“头陀第一”,阿难多闻广学是众所周知的“多闻第一”。然而,在这些杰出的弟子之中,须菩提尤为独特,他被誉为“解空第一”。

诸多佛教核心经典,如《华严经》、《法华经》以及《维摩诘经》等,都记录了须菩提尊者的言行事迹。其中,《法华经》甚至预言,须菩提在未来成佛,得名“名相如来”。

特别是在举世闻名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即通常简称的《金刚经》中,整部经典的开篇与深入探讨,正是基于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所提出的关于“性空”及“诸法无我”等诸多疑问的回应和阐述。

这部极具引导意义的佛教重要经典,其核心要义通过解空大师须菩提与佛祖之间的问答互动得以展开,并由此成就了这部佛法经典。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须菩提的独特地位。

“心即万法”、心性和道家特征

在小说中,作者并未明确揭示孙悟空的师父须菩提的出身背景及其是否为释迦牟尼佛祖座下的弟子。这一角色作为文学创作中的艺术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特质,融汇了佛教、道教以及隐士文化等多种元素。

须菩提的修行与传授武艺之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并非现实地理坐标,而是寓意着内在的心灵世界。其中,“斜月三星”图案象征一弯新月伴三点星光,恰似一个“心”字;而“灵台”、“方寸”这些词语,也都是暗指人心。

在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灵台者有持”和“万恶不可纳于灵台”,即古人所谓的“心”。同时,《列子》中有言“方寸之地虚矣”,也以“方寸”暗喻人心。自此以后,“灵台”与“方寸”便成为了常用的文化典故,特指人的内心世界。古代人们并未认识到大脑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器官,而是普遍认为心是思想、情感、智慧以及善恶产生的源泉,这一点从诸多与心理活动相关的汉字字形中偏旁皆为“心”可见一斑。

从佛学的角度来看,修行的核心环节之一便是对心性的体悟与守护。例如《华严经》指出:“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强调修行者需如守城般保护自己的内心,防止外邪侵扰。而在《佛地经论》中进一步阐明了“心本性即是真如”的观念。禅宗更是将此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六祖坛经》主张通过智慧观照自性心地,并传承“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独特法门。

有趣的是,在文学作品《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心山”中的“心洞”获得广大法力的情节,这一设定似乎深受佛学思想的影响,暗示着内在心灵世界的无限潜能与修为的重要意义。

此外,须菩提对孙悟空传授学业的方式,明显借鉴了佛家特别是禅宗的传法传统。在西游记小说中,须菩提以禅宗式的哑谜启发孙悟空,孙悟空则能瞬间领悟,遂于深夜悄然从后门进入,接受了秘传法术。这一情节与禅宗六祖惠能获授衣钵法脉的历史典故如出一辙。

然而,仅凭这一点并不能断定这位被提及的须菩提一定是佛家人物,更无法确认他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尽管“心即万法”和“悟由一心”的理念在佛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心性的论述并非佛教所独有。

道家的老子主张“虚其心”,庄子提出“心如死灰”;儒家孔子提倡“心不违仁”,孟子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均体现出将学说精要与心性紧密相连的观念。到了宋明时期,理学家陆九渊、王守仁等人更是大力提倡心性之学。

而在《西游记》中的须菩提,身上还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例如,他传授给孙悟空的是长生不老之法,这原本是道教徒修炼的目标。须菩提虽然应孙悟空的要求传授长生法,但在介绍各类法门时,也提到了辟谷(休粮)、采补以及服用秋石、红铅等完全属于道教修炼的内容。尽管他在传授过程中表示,以这些方法追求长生如同水中捞月,作者借此曲折笔法揭示道教这类修炼方式的虚妄本质,但在小说情节中,却无疑赋予了这位师父鲜明的道教特征。

《西游记》中还有一首须菩提所作的《满庭芳》词。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结尾部分提到:“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黄庭经》乃道教重要经典,能静坐研习此经者,自然是属于仙道一流的道教人物。然而,从全词来看,作者的身份似乎又不仅限于道教人物,更像是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山林隐逸之士。

实际上,作为小说人物的须菩提,作者是有意将其塑造成复杂多元的形象。在其身上,佛教内容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佛道儒三家思想的交融汇合,尤其体现在亦佛亦道的特点上。在叙述插话的诗中,这一点被明确表达。当孙悟空初次遇见须菩提时,作者插入一首诗,其中两联写道:

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

这两联诗句以上句描绘仙人,下句揭示佛性,对同一人物展现其双重身份。从整体上看,这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也是须菩提这个角色存在特殊性的原因。

同时,为了凸显孙悟空在小说中的非凡表现,交代其师承来历不凡也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模糊性,最多只能点到“西方妙相祖菩提”。若将须菩提明确设定为释迦牟尼佛祖的弟子,则意味着孙悟空按照师门传承便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徒孙。这样一来,后续情节发展将会产生诸多难题:师祖将徒孙压在五行山下长达五百年,该如何解释?后来孙悟空又皈依佛门,这层关系就显得错综复杂了。

欢迎关注,评论、转发,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