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城管殴打66岁老人被停职,官方称是临时工,当事人回应了

国邑来看趣事 2024-10-31 10:26:45
暴力制服下的“临时工”:究竟是谁的问题?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满脸鲜血,倒在小区绿化带上,被城管按在地上拳打脚踢——视频里这一幕,像是一场闹剧,却是现实。城管的职责本应是维持社会秩序、帮助市民解决生活难题,但眼前的景象却与这一责任背道而驰。

视频传到网上,舆论哗然,官方迅速回应:“打人者是临聘人员,已停职。”这句话真是既熟悉又刺耳,几乎每次“执法”风波背后都少不了这样的“临时工”背锅侠。如今的“临时工”,真是成了个万能的借口,只要事情一出,临时工一放,矛盾便算揭过去了。如此套路,真是让人不禁想问:这是“临时工”的问题吗?

“临时工”难道是道免死金牌?

这名打人的城管,虽为临时工,却是穿着正规制服,代表的是城市管理部门的形象。换句话说,站在市民面前时,无论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他所代表的就是城管——他的一举一动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体制的影子。因此,当事件被归结为“临时工”的个人行为,不禁让人觉得这是一场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

停职,这样的处理手法也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好像停职就能让人信服,“临时工”就能背走所有责任,所有罪责都可以一推二五六。可是问题的核心真的这么简单吗?当城市管理队伍中不断传出此类恶性事件时,难道不该反思背后的执法体制和培训机制吗?“临时工”只是个遮羞布,如果每次都用它来收场,那么下次,这样的暴力场景还会重演。

被打人发声

有媒体采访被打的老人,他说啊,一开始他是和一个女城管吵了几句,然后那个动手打他的男城管就骂他,他忍不住也骂了回去,结果那男城管就动手打他了。

从“维权”到“被打”:看不懂的剧情反转

事件还藏着一丝讽刺的意味。被打的老人不是小区的捣乱者,而是一名业主,传言甚至是他为了小区权益主动找来了城管帮忙维权。城管是来帮忙的,最终却反手一巴掌,打向本该保护的业主——这是闹剧吗?按理来说,维权本是双方的共同目标,但为何会变成你踹我一脚、我骂你一句的闹剧?官方的回应虽欲盖弥彰,但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了那暴露无遗的“矛盾冲突”。

而对于这场冲突的起因,官方的解释实在令人费解:双方只是因言语不合便拳脚相向。一个执法者的心态究竟有多急躁,才能因为几句口角便抡起拳头?平心而论,即便是市井小民,也鲜有人因为几句口头争执便动手打人。那作为执法者,这样的举动又该如何合理化?在城管这份特殊职业中,如果不能克制自我,不能从容应对语言冲突,又怎能胜任日常工作?如此“急躁易怒”的执法心态,无疑是在为下一场暴力冲突埋下伏笔。

城管执法的“黑历史”

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位临时工的个别行为,那么为何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中国不少地方的城管执法,似乎成了一件随时会引爆的导火索,暴力冲突的新闻从未间断过。早些年,湘潭城管围殴瓜农、深圳城管摔摊贩蔬菜、广州小贩被逼跳桥……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在揭露基层执法的灰色角落。每一场冲突过后,舆论哗然,责任划清——最后事件被搁置,而同样的悲剧则继续轮回。

城管暴力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说明这个群体中存在的“潜规则”已经成了一种顽疾。很多时候,城管的执法权力像是捏在一个未被打磨的拳头里,情绪一来,拳头就会砸向市民。正因如此,才有了“制服”变“戾服”的讽刺。这也暴露了执法人员在职业素养上的巨大缺失,某种意义上,城管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已然成为了“暴力执法”的代名词。

欠缺职业素养与制度管控的“临时工”执法

说到底,城管的职权关系着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岗位的要求理应高于普通工作。然而,由于待遇问题,城管队伍中大量引入“临时工”来充当执法者,而这些“临时工”常常没有接受足够的专业培训,遇到突发情况往往靠个人情绪做决定。这个“临时工”头衔的背后,体现了地方执法管理的敷衍心态——招人容易、约束难、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反正出了事就丢给“临时工”背锅即可。

在执法队伍中,缺乏专业培训和明确的制度约束,会让城管的角色失去应有的威严与人情温度,容易成为一个“麻烦制造者”。这次的事件看似偶然,但暴露的本质问题是,城管的管理机制存在漏洞——无论是招聘过程还是日常培训,甚至是人性化执法理念的缺失,都助长了暴力执法的土壤。以至于人们谈起城管,总是对其多了一份戒备,少了一份信任。

城管制度,真该重新思量了

这场殴打风波再度让城管制度的缺陷裸露在大众眼前。若每次暴力事件的处理都是停职、道歉,那么这份执法权力的恶果将无法避免地延续下去。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执法制度、城管文化,甚至是对“临时工”的制度化管理都应该进行重新思量和重塑。

这位打人城管已经被停职,那么后续呢?如何防止下一位“临时工”再次做出如此行径?是不是可以在制度上增加一些“硬性指标”?比如严格的心理筛查、定期培训、甚至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毕竟,执法的核心不在于手握权力,而在于权力的温度,能否在每个执法场景中恪守“为民服务”的宗旨。

写在最后:反思的镜头不仅在城管

这起事件,何尝不是一种提醒。它不仅是针对一位“临时工”的反思,也是一种对基层管理机制的深层质问。城管的职责是为了社会稳定与公众福祉,然而一旦底线被突破,结果便是市民信任的崩塌。我们无法寄希望于“临时工”来解决“永久”问题,真正值得探讨的,是如何在整个执法队伍中培养起一种理性、冷静、依法为民的职业精神。

所以,下一次再看到城管事件时,是否可以不再用“临时工”来搪塞,而是敢于直面问题的根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