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十世纪的中国古代史

五五说文化 2024-03-08 14:39:13

从辽的忠,看人的复杂性

我们都知道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是我国历史上非常严重的内乱,是唐朝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大动荡对唐朝政治和社会影响颇深,也让无辜百姓疾苦不堪,民不聊生。从中央集权到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也对后面的五代以及宋代初期的政治走向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史怀梅(Naomi Standen)教授所著这本《忠贞不贰?——辽代的越境之举》主要讨论的是选择:对忠的选择、对认同的选择、对解释的选择、人们面对纷繁变乱的时代所做的选择。书中提供了很多历史资料,力图考察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选择。我们从这本书中看到了更加多元的朝代,对历史爱好者了解十世纪的历史非常有借鉴意义。

我们知道当某一实体被替代时,忠于该实体的个体往往会面临着痛苦的选择,要么被迫履行政治上的忠,积极抵抗;要么被迫履行文化上的忠,从政治生活中隐退;要么被迫成为一个通敌者为新统治者效力。而在我国古代十世纪的人却没有那么简单的选择。政权更迭频繁,比如前蜀(907-925)后梁(907-923)辽(907-1125)政权更迭频繁使人们面对的选择更多。我们从书中能看到“忠”的不同类型及其发展变化。作者给出大量分析图片,帮助我们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虽然说效忠于谁对于十世纪的政治史至关重要,但最初在众多的首领中选择为谁效忠,完全是从政治和实用主义角度出发的,与道德无关。十世纪末政治进入由多方角力变为两方对抗的稳定期,开始要求人们忠贞不二,文化差异与政治立场的对立联系在一起。

作者采用文本比较法来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纪”与“传”。书中考察韩延徽、张砺、赵延寿、李瀚、王继忠等五人构成了第一代辽南人,他们在《辽史》中或文献中有传这些资料中对同一史事或者同一人物的不同评价正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人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为细致地讨论政治(边界)、文化(围绕着身份认同的边界)和道德(围绕着“忠”的边界)三者之间的关系。

书中通过选择的自由程度给越境分类:自愿越境、与辽联盟造成的越境、被迫越境、非自愿越境这几种越境方式来分析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在十世纪中叶前所有的越境者中有不到一半是非自愿的,至少1/4是完全自愿的,十世纪中叶以后80%的是完全自愿的,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改变他们的忠诚,没有出现新的联盟。很多不愿越境入辽的很大一部分反映了他们自身所处的环境而不是他们的文化归属。

我们从这本书中发现了“忠”在不同时期的含义,这也让我们从“忠”的不同标准中去评价一个人、一个民族,对研究那段历史有个深入的理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