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三十而终却一门四帝的短命君王

史海撷侃侃过去 2025-01-11 16:18:34

【01】韩愈大义,解围深州

元和十五年(820年)十月,卢龙朱克融、成德王庭凑、魏博史宪诚先后起兵作乱,朝廷动用十八万大军,打了一年毫无进展,府库为之空竭!

长庆元年(822年)二月,穆宗在群臣提议下诏令撤军,被迫承认朱克融、王庭凑、史宪诚的地位,并以朝廷名义颁授了节度使旌节。河朔在经过短暂回归后,重新恢复了三镇割据的局面。

朱克融得到旌节,立刻释放了被他关押的大唐官员张弘靖、卢士玫。

被卢龙、成德两军围攻两个多月的深州刺史牛元翼,因率先进攻王庭凑,荣升山南东道节度使。只是命令虽下,他却只能继续躲在城中挨打!

横海节度使李全略调整为德棣观察使,加封李光颜为横海节度、沧景观察使,继续保留其忠武节度使、深州行营节度使的职务,以此表彰他在粮道被抄的困境下,孤军深入解救深州的忠勇行为。

宰相崔植坐崔棱不给田弘正粮食之罪,被免去相位,改任刑部尚书。

工部侍郎元稹如愿以偿荣升宰相!

王庭凑虽拿到了朝廷旌节,却仍不肯解除对深州的围困。朝廷遣中使前往深州催促,裴度也分别给朱克融、王庭凑致函,责备他们既已是朝廷官员,就应接受朝廷诏令。

朱克融态度较好,立即撤军离去。王庭凑则带领本军象征性的退后了几里,依然不肯远离。他本是睚眦必报的狠人,牛元翼主动招惹他,他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不久,朝廷又加封朱克融、王庭凑为检校工部尚书,褒奖他们解围深州。可笑的是,王庭凑仍像只饿狼一样在深州城下徘徊。

兵部侍郎韩愈奉诏担任宣慰使,前往河朔传达诏令。

临行前,群臣都深知王庭凑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替他感到担忧。连穆宗也劝他到了边境可观望形势再定进退,不可冒然进入。

韩愈却说:“为国尽节本是臣子份内之事!”即刻打马进发!

抵达镇州后(今河北正定),王庭凑带领军队,刀出鞘、箭上弦,虎视眈眈出城相迎。韩愈面色安然来到馆舍,一进门就看到了庭院中满是杀气腾腾的成德将士。

王庭凑不阴不阳的说:“这是将士们的自发行为,与我无关!”

韩愈厉声道:“天子因你有将帅威望,让你做节帅,没想到你连个兵都管不了!”

两旁卫士看到王庭凑受辱,逼上前来怒声质问韩愈:“先太师王武俊为国驱逐朱滔,身上血衣还在,成德军哪里对不起朝廷,竟把我们当反贼看!”

韩愈毫不畏惧的直视他们:“亏你们还记着先太师!你们可以想想,但凡与朝廷对抗的人,能有什么好处!从当初的安禄山、史思明,到近期的吴元济、李师道,他们哪个人不是家族尽灭!”

“田弘正元帅带领魏博归顺朝廷,他家小孩子都得享高官厚禄。你们先太师之孙王承元归顺朝廷,刚满二十就做了节度使。即便像刘悟、李祐这样的降将,如今哪个不是主政一方的节帅!你们难道没有听过!”

众人在韩愈大义凛然的目光下,不由自主低下了头。王庭凑担心韩愈动摇军心,急忙喝令他们退出庭院,挤出一丝笑意对韩愈说:“您这次来,准备让庭凑做什么?”

韩愈开门见山道:“神策六军中的将领,像牛元翼这样的不少。但朝廷顾念大体,不忍将他丢弃!天子三令五申的下令,将军为何还要围着不放!”

王庭凑彻底被韩愈气势所慑,答应撤走军队,并设宴热情款待韩愈,恭恭敬敬送他返程!

韩愈走后不久,在王庭凑安排下,成德军故意留出一个缺口。牛元翼抛下家人,仅带十名骑兵突围而出。深州大将臧平看刺史已走,率众投降。

王庭凑恼怒他坚守过久,将他连同一百八十多名城中将吏统统处死!

牛元翼到了襄阳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期间不断派人向王庭凑送钱送物,希望能放出自己家人,王庭凑始终不答应。两年后,牛元翼病死,王庭凑立刻将他全家杀光。

牛元翼当初在李愬感召下,带领深州脱离成德叛军,与王庭凑作战,却落了个全家尽灭的下场!

堂堂朝廷、满朝文武,碍于王庭凑凶名,竟无人过问一句,怎不令忠良寒心!

【02】刘悟治权阉

元稹恼怒裴度在奏疏中指责他是奸佞,想解除他的兵权,所以力劝穆宗停止进讨河朔,赦免王庭凑罪名。朝廷撤军不久,在元稹运作下,裴度被免去河东节度使一职,给了个司空兼东都留守的虚衔。

谏官们争相上奏,认为战争还未结束,裴度是当世文武兼通的大才,不应安排到闲散位置。

穆宗迫于压力,下令让裴度先入朝参见,再前往东都赴任。

河东节度使空缺,穆宗把灵武节度使李听调整过去接任。

李听是名将李晟之后,本人曾多次亲临战阵,是位还算优秀的将领。这倒并不是穆宗对他有多了解,而是当年穆宗做太子时,听说时任羽林将军的李听有匹好马,派人去要。李听顾虑背上私通太子的罪名没给他,只凭这点穆宗觉得李听有原则,所以让他主政河东。

昭义监军刘承偕,当年与梁守谦、王守澄等一众权阉拥立穆宗即位。他恃宠而骄,根本不把节度使刘悟放到眼里,数次当众辱骂刘悟,还放纵身边亲信在昭义军中横行不法。

宦官监军是玄宗所创,最初只是代表朝廷监督节帅,并不干预藩镇具体事务。随着吏治的紊乱,宦官势力不断做大,监军地位水涨船高,渐有超出节帅的趋势。

德宗时,义成军节度使姚南仲与监军薛盈珍闹得不可开交,最后均被调入朝廷了事。

姚南仲是文臣,满脑子框框太多,除了写奏疏告状,做不出啥过激的事。刘悟可不一样,纯纯的藩镇二代,少年投身军旅,一生见惯了刀光剑影,绝不是个好惹的人。

当年朝廷出兵讨伐淄青,就是他临阵倒戈,带领所部打进郓州,抓获并处死了叛藩李师道。经过战场杀伐的他,对刘承偕早就怀恨在心,只是隐忍不发而已。

不知死活的刘承偕以为刘悟怕他,暗中与磁州刺史张汶密谋,企图把刘悟抓起押往京城,用张汶取代他的位置。

消息传到刘悟耳中,刘悟马上鼓动士卒杀死了张汶,将刘承偕包围在府宅,准备处死。

幕僚贾直言径直闯进帅府,责备道:“刘帅您是想向李师道学吗!您怎知昭义军中没有像您一样的人!假如万一有事,让李师道泉下有知,他会怎样嘲笑您呢!”

贾直言与刘悟一样出自淄青,当初死谏李师道,李师道不听。淄青被朝廷剿灭,刘悟敬重他的品行,将他聘为幕僚。

见贾直言这样说,刘悟省悟过来,起身拜谢贾直言,放弃了杀掉刘承楷的念头,将他关押在馆舍。

穆宗下诏给刘悟,命令他释放刘承偕,并将其送至长安。刘悟却以军情紧急为由,拒不执行。

正当穆宗为此烦恼之际,裴度回到长安复命。穆宗知道裴度足智多谋,向他询问对策。

裴度做过节度使,清楚这些担任监军的阉宦是个什么德行,也想借机打压他们的嚣张气焰。

他思忖片刻,说道:“承楷在军中横行不法,此事臣知道,刘悟当初也向臣提起。陛下如想收拢人心,只需半纸诏书,列清承楷所犯罪行,并令刘悟当众将他斩首。臣敢保证,从此刘悟乃至天下藩镇,都会替陛下效死命!”

穆宗沉思良久,缓缓说:“朕并不是偏爱承楷,然而他是太后养子,他被囚禁的事朕都没敢禀明,何况将他杀掉!卿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裴度于是联合王播等人,奏请将刘承偕流放远方,刘悟也会将其释放。

穆宗勉强答应,一个月后朝廷流放刘承楷的诏令下到昭义,刘悟果然将他放出。

经此一事,刘悟彻底看透了朝廷本象。他当初想要接任淄青节度使,但那时郓州四面都有唐军迫近,更有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在城外驻扎。碍于唐军威势,才不得已赴滑州转任义成节度使。

穆宗上位后,不到一年就把宪宗费力平定的河北丢掉。裴度、李光颜、李愬这些当年名将都被边缘化,让他不再把朝廷放到眼里。昭义军遂在他的治下与河北三镇一样,处于割据状态!

武宁军将领王智兴悍勇绝伦,穆宗很欣赏他,将他提拔为节度副使,统率本镇三千精锐讨伐卢龙、成德。

武宁军节度使崔群忌惮王智兴勇武,借机奏报朝廷任命其为节度使,如果不行就召他回朝另授他职,总之不要返归徐州。

朝廷还未批复,王智兴得知此事内心起疑。恰好赦免成德王庭凑的诏旨到了,即刻带兵返回。崔群遣使迎接慰劳,让将士脱去甲胄入城。王智兴不听,引兵进城,杀掉了十来个与自己不睦的人,径直闯入帅府去见崔群与监军。

王智兴跪伏于地,高声说:“士卒们非要拥立我为帅,我也没有办法!”见势已至此,崔群再有本事也只能接受!

相较起嗜杀成性的王庭凑,同样行伍出身的王智兴很有理智。客客气气的派人替崔群、军府判官及其他随员、幕僚置办行装,护送他们到埇桥上船。

接着开始顺道抢掠朝廷设于埇桥的盐铁院,各镇停靠在汴河上的进献船只,以及来往商旅的财物。虽是抢劫,王智兴表现的非常节制,勒令所部不得伤人,每家财物只取三分之二。

为了获得朝廷认可,王智兴派两千轻骑袭击濠州(今安徽凤阳)。刺史侯弘度不敌,弃城逃奔寿州(今安徽寿县)。

朝廷刚从河朔撤兵,实在无力征讨,加之王智兴所作所为比朱克融、王庭凑不知强出多少,很快做个顺水人情,下诏授予其武宁军节度使一职。

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受朝廷褒奖,在原有官职不变的基础上,又加封横海军节度使,管辖沧、景二州。朝廷用意明显,想通过李光颜制衡河北三镇。

只可惜这点小伎俩瞒不过王庭凑、朱克融、史宪成三人,他们暗中利诱李光颜所部,致使士卒人心涣散,自发向西溃逃。

李光颜无力制止惊惧成疾,向朝廷上疏谢罪,辞去横海节度使回许州养老。

朝廷只得又将调任德棣观察使的前横海节度使李全略召回,李全略原是成德军将领,骨子里更倾向于河北三镇。

随着占据慈、邢、洺三州的昭义节度使刘悟背离朝廷,大唐对河北三镇彻底失去了控制!

【03】坍塌的伦理道德

经刘承偕一事,穆宗对裴度印象大为改观,把他从东都留守这一闲职调整为淮南节度使。

不久,又接受言官“裴度不宜在外任职”的提议,将裴度留在朝中辅政,重新出任宰相。

那位靠送钱跻身相位的王播,则被调往淮南接替裴度出任节度使,并保留他盐铁转运使的一职,以便继续发挥其敛财特长。

元稹做了那么多小动作排挤裴度,眼看成功在望,没想到让裴度回趟朝廷就全泡汤了,令他倍感失望。而让他更加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算计裴度的同时,有人也为了权力盯上了他!

当初王庭凑围攻深州牛元翼,和王的师傅于方想通过解决此事升官加爵,便向元稹提议,说他有两位宾客能说服叛军放出牛元翼。条件是需要有兵部、吏部出具的二十多份告身,以便以此为饵诱惑贼党,元稹答应了他。

后来韩愈亲往镇州,说服王庭凑放出牛元翼,于方的计策也就没有实施。

有个叫李赏的人知道这件事,裴度出任宰相后,他向裴度告发,说元稹结交刺客准备刺杀您。裴度猜到其中定有隐情,隐忍未发。

李赏见裴度不表态,又跑到神策军举报。于是,这一消息立刻传到穆宗耳中。

鉴于兹事体大,穆宗委派尚书左仆射韩皋查办。

韩皋带领三司官员经过缜密调查,没发现任何元稹派人刺杀裴度的证据。穆宗以为是元稹、裴度在搞朋党之争那一套,将二人全部免去相位,裴度改任右仆射,元稹外调为同州刺史。

前宰相、兵部尚书李逢吉二度荣登相位!

李逢吉出自陇西李氏,是宪宗中后期时的宰相,资历略老于裴度。能力较强,心胸狭窄,品行一般。

诏令传出,言官一致认为:裴度无罪,不应罢相;元稹与于方胡乱攀扯,罚得太轻!

元稹、裴度同时下台,很难说不是李逢吉在背后操弄。他与裴度本就在征讨淮西时意见不和;至于元稹,不过是个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后生晚辈,靠着结好宦官爬上高位,更加让他不爽!

李逢吉上任没几天,宣武军出事了!

当初张弘靖在做宣武节度使时,动辄用重赏取悦将士,致使府库空竭。李愿接任后做的更出格,他与张弘靖都是高干子弟,生活上过得极为豪奢。加之李愿出自行伍,长年带兵养成了崇尚峻法的习惯。时间一长,将士对他深感不满。

李愿的小舅子窦瑗分管帅府警卫,为人骄横贪婪,得罪了不少军中将领。

长庆二年(822年)七月某天夜晚,牙将李臣不堪忍受窦瑗欺侮,在军帐中斩下了窦瑗首级,跑到外面大声呼喊。军中将士纷纷响应,杀向帅府。李愿听到喧哗,带着一个儿子翻墙逃奔郑州。乱兵杀死了李愿妻子,拥立都押牙李㝏为留后。

七月初八,宣武兵变的消息传至朝廷!

穆宗诏令三省官员与宰相商议对策,多数人提议应按河北惯例,授予李㝏节度使旌节。

宰相李逢吉说:“河北那边是迫不得已,如果连宣武都要放弃,那么江淮以南将不再归大唐所有!”

另外两个宰相杜元颖、张平叔争辩说:“难道一镇人的性命,还比不上区区几尺长的节钺!”

两边吵吵嚷嚷,谁也不服谁!

恰在此时,宣武所属宋州、亳州、颍州刺史各自上疏,奏请另任节帅。穆宗大喜,认为李逢吉讲得对,遣使前往三州宣慰。

李逢吉借机奏请:“征召李㝏入朝,授予将军官阶。用义成节度使韩充镇守宣武,他是前宣武节度使韩弘之弟,素来宽厚和善,很得人心。假如李㝏抗旨,则让武宁、忠武两军分从左右夹击,义成军自北进攻,一定可以取胜!”

穆宗欣然采纳!

七月十八日,诏令下达!

李愿贬为随州刺史,韩充出任宣武节度使兼义成节度使,征调李㝏担任右金吾将军。

李㝏仗恃有将士撑腰,拒不接受诏旨。

宋州刺史高承简闻讯,立刻杀掉李㝏安插在这里的使者。李㝏发兵两千,接连攻陷宋州所属宁陵、襄邑二县,直逼宋州。

宋州由三城构成,南城落入叛军之手。高承简固守北边两城,与叛军大小十余战,情形日益困窘。

二十五日,位于许州(今河南许昌)的忠武军,在节度使李光颜率领下进驻尉氏。

兖海节度使曹华听说宣武兵变,不待诏令下达,主动出兵征讨。恰好李㝏领着三千人攻打宋州,在城下与衮海军相遇。曹华迎头痛击,大破叛军。

二十九日,李光颜在尉氏击败叛军,斩俘两千多人。

八月初六,韩充进入汴州境,屯驻于千塔(古地名,今河南开封北);武宁军节度使王智兴也已赶来,与高承简共同击破叛军,斩首千余级。

十四日,韩充在郭桥(今河南开封西北)击败叛军,斩首千余级,乘胜进军万胜镇(开封附近)。

眼见唐军四面云集,李㝏的心腹、都知兵马使李质多次劝李㝏归降,李㝏不听。急火攻心的李㝏头上长出了恶疮,没法再行使指挥,便把军权交付李质,自己卧床休养。

十八日,李质伙同监军姚文寿闯入李㝏家中将其杀死,把他四个儿子装入槛车押送长安。

十九日,韩充进入汴州城,正式接管宣武军。在李质辅佐下,将一千多名作恶多端的士卒,连同他们家人驱逐出境,很快稳住了局面。

此战过后,朝廷论功行赏。曹华调任义成节度使,提升高承简为衮海节度使,加封李光颜待中,提任李质为右金吾将军。

宣武动乱刚刚平定,其他地方相继出现连锁反应!

浙西大将王国清作乱,被观察使窦易直擒斩,连带诛杀同党两百余人。

德州刺史王稷是德宗时的地方名臣王锷之子,家境非常富有。他的直接上级、横海节度使李景略看中了他的家产,密令士卒作乱,杀死王稷并屠灭了他全家,只留下一女被李景略强纳为妾,对朝廷只说是乱兵所杀。

堂堂一个州刺史,全家上百口人就这样不声不响、不明不白的死去,无一人过问!至于平民百姓,可想而知!

宣武叛乱虽平,但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却在加速坍塌,直至一切不可收拾!

【04】玩闹不失可爱

长庆元年(821),西川节度使王播靠着行贿做上了盐铁转运使。为了讨好穆宗,谋求更大发展,他提议增加茶税份额,每一百文加税五十文。

右拾遗李珏认为,征收茶税起自德宗贞元年间,那时内忧外患交织,财政入不敷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天下太平,正应宽减赋税与民休养,朝廷却要加税,置百姓于何地!

穆宗不听,采纳了王播意见,着令户部督促各地办理。

穆宗做太子时,听闻军中对宪宗不停削藩,战火连绵的做法感到厌烦。即位后着力笼络军心,对将领、士卒非常宽容,甚至一味姑息,用以讨好取悦他们。

为此还曾专门颁诏:“神策六军指挥使,以及南牙五品以上武官,用公文将个人资历、功绩送至中书,由朝廷酌情奖励使用。”

“各地藩镇任职时间长且战功卓著的大将,也一并奏报给朕,以便授予官职。所有各镇及军中主将,应按旧有员额配齐兵员,不得擅自减少。”

诏令一下,那些家中有钱却地位低下的商贾,掌管文书不入流的低级胥吏,争相贿赂藩镇大员,请求将自己列为将领推荐给朝廷。只要朝廷批复,立时就可成为正式官员,以致各地呈报上来的此类奏章堆积如山!

古时入仕,要么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要么战场搏命军功换取、要么出身世家门荫庇佑,像这样靠送钱换个一官半职,在穆宗以前的大唐十分少见。

滥授官阶的行为,往往标志着世风的堕落。士大夫群体对此毫无办法,只有扼腕叹惜!

穆宗潇潇洒洒做了两年皇帝,经过河朔那场无果而终的战争,国库钱物基本造光用完,这让豪奢成性的他很是担忧。

户部侍郎、判度支张平叔深知皇帝想法,提议由官府直接卖盐,这样可获取一倍利润。

为达成此一目标,他还提出许多配套措施,比如:让宰相兼任盐铁使,提升重视程度;卖盐官吏深入每个乡村,挨家挨户上门贩卖;把卖盐多少当成衡量刺史、县令政绩的重要指标;富商大贾胆敢上诉告状,一律用刑杖打死。

唐时盐铁实行专卖,但也是通过官方指定的盐商去贸易,并不是让官员直接去卖盐。张平叔的这一提议,无异把官员变成了商贾,妥妥的与民争利。

穆宗虽然爱财,但还没有昏了头脑,并未马上采纳,而是将奏疏发给百官商讨。

兵部侍郎韩愈说:“城外百姓买盐,很少有人用钱,大多是用物来换。而盐商什么都收,百姓实在拿不出钱,还可慢慢偿还。这种方式通行已久,买卖双方都感便利。”

“现在让官吏卖盐,如果见不到钱他们肯定不敢出售!这样一来穷人无法买到盐,官府也失去了收入,哪来的利润翻倍!”

“而且,让官家上门卖盐,一定会骚扰百姓。再说,朝廷设置刺史、县令,是让他们替民分忧,怎能只把卖盐多少当做升迁与否的标准,而不考察他们德行的好坏!”

“另外,穷人盐吃的少,有的一个月也吃不上一回。如果按户定量给盐,按时收取钱款,官吏们完不成任务,势必滥用刑法逼迫。臣担心由此惹来各地不安,此事关乎家国稳定,千万不可推行!”

中书舍人韦处厚也认为:“宰相身居中枢,总管天下要务,不宜兼任盐铁这样的琐事。德宗时期的窦参、皇甫镈,均以分管钱粮入相,名利难以两全,最后都归于失败。而且动用严刑峻法禁止告状申诉,强迫人们去做无法做到的事,法令一定难以推行。”

穆宗见到群臣意见很大,就此作罢!

张平叔又提出征收早年所欠税款,江州刺史李渤反映:“度支要我们收取贞元二年所欠四千多缗税款,我州今年本就遭遇旱情,庄稼十有九损,不知陛下为何偏要在大旱之年征收三十六年前的负债?”

穆宗立刻下诏免除。

从这两件事的处理结果看,穆宗虽然热衷玩闹,却也还分得清是非!

在古时的政治生态下,官场上的尔虞我诈、相互坑害很正常,只要别触及百姓利益,不巧立名目的横征暴敛,就可称得上是明君贤臣了。

武则天在位时重用酷吏杀了那么多朝臣,却从未对百姓下过狠手。史书上有人称她荒淫,有人说她残暴,却无人认为她昏聩害民,原因就在这里!

【05】牛李党争的开端

长庆二年(822年)十一月,穆宗与宦官在宫禁中打马球,有一宦官不慎从马上坠落。穆宗受惊中风,导致双腿无法行走,从此群臣再没了穆宗起居的任何消息。宰相们多次奏请入见,却总得不到批复。

一直等到到十二月初五,穆宗才让人抬着在紫宸殿接见群臣。宰相李逢吉劝穆宗立景王为太子,裴度也请求抓紧颁诏。

十二月初七,诏令景王李湛为皇太子!李湛是穆宗长子,时年十四岁。

穆宗毕竟年轻,经过一段时间休养,身体逐渐复原,“马球风波”引发的慌乱慢慢安定下来!

户部侍郎牛僧孺以品行才识得到穆宗器重,右骁卫将军韩公武是原宣武节度使韩弘之子,韩弘入朝后,他替父亲支招,劝父亲用钱财贿赂朝中权贵,以便谋求发展,韩弘随即开始了金钱攻势。

韩公武病故,韩弘紧跟着死去,家中只剩个年幼的孙子韩绍宗继承爵位。

一次,韩府管仓库的奴仆与一名官员发生纠纷,打官司打到了御史台。

穆宗哀怜韩绍宗年幼,派人取来韩弘留下的帐薄亲自检视。这一看不要紧,朝中官员竟大都接受过韩弘贿赂。穆宗越看越来气,突然见到一行用红笔写成的小字:“某年某月某日,送给户部侍郎牛僧孺一千万缗,不收。”

穆宗大喜,拿着帐薄出示给左右侍从,高兴的说:“我果然没看错人!”

不久,牛僧孺荣升宰相!

所谓有人高兴有人愁!在当时的宰相后备人选中,牛僧孺与小他七岁的翰林学士李德裕呼声最高。牛僧孺得偿所愿,李德裕则被外放为浙西观察使。

牛僧孺、李德裕是中晚唐时期“牛李党争”的代表性人物,提及两人的争端,还要回溯到宪宗时期说起。

宪宗即位不久,在长安组织殿试,选拔贤良方正。举人牛僧孺、李宗闵因直言朝政缺失,被推荐为优等。

消息传到时任宰相的李吉甫耳中,他对两人在考卷中揭露他的过错十分不满,哭着找到宪宗,诬陷牛僧孺、李宗闵与考官有关系。宪宗信以为真,将几名考官一并贬职处理,牛僧孺、李宗闵也因此未受提拔。

此事在当时引发了众怒,大臣们争相为二人申冤,谴责李吉甫嫉贤妒能。宪宗迫于压力,不得已免去李吉甫相位,外放为淮南节度使。

李德裕是李吉甫之子,对导致父亲颜面尽失的牛僧孺、李宗闵记恨在心。随着三人职务的不断提升,在朝中影响力日益增大,个人恩怨也就开始向党派之争的方向转变。

长庆元年(821)四月,礼部侍郎钱徵、右补阙杨汝士主持科考。

前宰相、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翰林学士李绅分别给钱徵打了招呼,求他关照自己的亲戚。

张榜公示后,中书舍人李宗闵的女婿苏巢、考官杨汝士的弟弟杨殷士、宰相裴度的儿子裴撰、给事中郑覃的弟弟郑朗等十四人高中,而段文昌、李绅所托之人均未上榜。

段文昌遂向穆宗奏报考核不公存有猫腻,穆宗询问翰林学士意见,李德裕、元稹、李绅信誓旦旦保证确有此事。

李德裕是因为此事涉及李宗闵,他肯定要踩上一脚;李绅则与段文昌一样,对自己亲戚被拿下感到不忿;而元稹则是由于与李宗闵在争夺官职上存有矛盾。

穆宗指派中书舍人王起组织复试,结果原来中榜的十四人中,只有三人勉强及格。

于是,苏巢、郑朗等五人的进士资格被取消,钱徵、李宗闵、杨汝士被贬往外地任职。

李德裕、李宗闵彻底撕破了脸,各自拉帮结派,互相排挤,一场长达四十多年的朋党之争正式展开!

李逢吉则是与李吉甫一个年代的人,宪宗时与李吉甫同为宰相,由于政见不和存有分歧。

这次牛僧孺荣登相位,李德裕外放浙西,让李德裕认为是李逢吉在暗中捣鬼排挤自己,对“牛党”众人更为痛恨!

【06】短命夭亡

穆宗生病期间,宦官王守澄主掌国政,宰相李逢吉与他内外勾联,一时权倾朝野,无人敢于忤逆。

只有翰林学士李绅不畏权势,时常在穆宗面前指陈李逢吉的施政缺失,让李逢吉万分厌恶。但穆宗对李绅一向信任,李逢吉暂时也无法可想。

恰好遇到御史中丞一职空缺,李逢吉极力在穆宗面前夸赞李绅清正廉洁,让他执掌弹纠百官的御史台,以便肃清朝政。

这话听起来毫无瑕疵,况且御史中丞排位仅次于宰相,也可与宰相一样当面问询国政,穆宗毫不起疑,欣然予以采纳。

谁知李绅到职不久,便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的韩愈在一些礼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事情本来并不大,架不住有人背后拱火,吵得越来越凶。

李逢吉借机上疏,弹劾二人不讲团结、互相拆台,穆宗无法,只得将韩愈改为兵部侍郎,李绅外放为江西观察使。

两人岗位虽然变动,但因属平调,依礼需入宫谢恩。穆宗让他们叙述事情原委,这才省悟原来是上了李逢吉的当,于是又将韩愈改任为吏部侍郎,李绅改任户部侍郎。

李逢吉虽未实现将李绅赶出朝堂的目的,但到底还是让其失去了翰林学士身份,不能再对自己的政见说说讲讲,也算胜利了一半。

前宰相、尚书左仆射裴度,当初在征讨淄青时与李逢吉意见相左,而且裴度在朝中威望一直很高,李逢吉自然容不下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便唆使右补阙张又新等人恶意诽谤裴度,把裴度外调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并免去了他同平章事的资格。

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将养了一年多的穆宗,身体基本恢复,开始参与朝会。

当初穆宗父亲宪宗因服食金丹而亡,穆宗即位之初就杀掉了炼制丹药的方士柳泌。中风后,由于时常头痛目眩,经左右宦官引荐,又有方士进献金丹,穆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服食。

处士张皋上疏指出:“思虑平和自然神清气足,欲念多过容易上火生病。药是用来治病的,无病不可服食。医家讲是药三分毒,有病吃药都需谨慎,何况无病!当年先帝轻信方士,长期服食金丹,导致性情大变,此事陛下是知道的,怎能重蹈覆辙!”

穆宗认为他说得有理,派人却找,却没找到。

正月二十日,穆宗旧病复发。两天后病情转危,命令太子监国!

宦官们考虑太子年幼,准备请穆宗母亲郭太后垂帘听政,太后恼怒的说:“当年武后称帝,几乎危及社稷。我郭家世代忠义,不是武氏可比。太子虽然年少,但是有贤良宰相辅佐,只要你等不干预朝政,还怕什么国家不安!”

郭太后家族势力庞大,许多掌权宦官都是她的养子,她这一表态,宦官们也就不再强求。

当晚,穆宗驾崩,享年三十岁!

正月二十三日,诏令李逢吉为首相。

正月二十四日,十六岁的太子李湛即位,是为唐敬宗!

穆宗短短四年的执政生涯就此结束,他在位时间不长,虽不失可爱之处,但一味的玩闹嬉戏,不仅毁掉了宪宗打下的元和中兴局面,让藩镇割据渐成定势,还开启了朋党之争的风气,致使皇权愈发旁落。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不务正业的帝王,却在无意中开创了大唐帝王史上的两个先河!

其一,大唐第一个短命帝王。在他之前,皇帝是个绝对权威、绝对安全的职业,除了唐中宗被韦后所害,唐宪宗死于宦官之手,其他帝王都能得以善终,且平均年龄均在四十以上。

在他之后,历任帝王笼罩于宦官阴影之下,被杀亦或被废,全看宦官是否高兴,皇帝这一职业变得不再安全。

其二,大唐第一个一门四帝的家族。他死后,他的长子李湛、次子李昂与四子李炎先后即位称帝,分为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打破了由高宗李治、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保持的一门三帝记录,在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绝无仅有!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