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蔡元培倡导教育部停止祭孔,意在改革旧制。然而,袁世凯的复辟野心随之而来,祭孔活动竟再度复兴,甚至设立了专门的培训班,令人啼笑皆非。
1917年,北洋政府内部发生“府院之争”,张勋趁机带领辫子军北上,试图邀请前清遗老共同策划复辟,支持溥仪复位。可惜,这场复辟行动遭到全国的强烈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令人唏嘘不已。
五年前,袁世凯的顾问陈焕章与康有为的学生麦孟华等人在康有为的引导下,在上海成立了孔教会,致力于推广儒家思想。孔教会在张勋复辟期间一度活跃,但很快便沉寂下来,宛如“昙花一现”。
1917年11月,孔教会在上海设立总会,总会长是康有为,成员包括陈焕章和麦孟华等人,他们负责传播孔教教义和研究经典,然而最终未能实现其理想。
康有为作为孔教会的创始人之一,早在年轻时就认为孔教是最优秀的宗教。民国建立后,面对北京政府停止祭孔的举措,康有为感到礼教受到威胁,决心成立孔教会以恢复孔子的尊严。
为了合法化,1913年,孔教会向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递交了立案请求。康有为的尊孔言论恰好迎合了袁世凯对权力的渴望,迅速获得批准,真是“顺风顺水”。
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试图拉拢孔教会为其复辟服务,多次邀请康有为入京,但康有为始终拒绝。他深知,戊戌政变的失败与袁世凯向慈禧太后告密脱不了干系,旧恨难以释怀。此外,孔教会中的一些成员也主张复辟清朝,反而在袁世凯复辟后积极参与反对,真是“各怀鬼胎”。
张勋复辟时,孔教会再次活跃。张勋醉心于复辟清室,康有为对清朝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将复辟的希望寄托在张勋身上。两人被当时的复辟势力称为“文圣与武圣”。然而,张勋的复辟不过是一场闹剧,最终遭到全国的抵制,康有为和孔教会也因此受到冲击。
复辟失败后,康有为辞去了会长职务,孔教会失去了精神领袖。随后,五四运动掀起,孔教会倡导的封建伦理显得格外不合时宜,遭到进步人士的批评,迅速衰退。
北伐后,北洋政府倒台,孔教会也随之衰败。1937年,国民党将孔教会改为“孔学总会”,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漂流,仿佛“浮云游子意”。
孔教会是辛亥革命后,由前清遗老和封建文人组成的尊孔复古团体,试图唤起民众的道德意识。然而,它所倡导的伦理纲常与共和制相悖,终究难逃历史的洪流,成为一段尘封的往事。
这段历史如同一场戏,众多角色在舞台上演绎着各自的悲欢离合,最终却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过。康有为与孔教会的复辟梦,终究只是“镜花水月”,留下的不过是几声叹息。正如古人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惜,梦想的帆船终究未能驶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