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的个人体悟,如何塑造一个平台的公共表达

新手加 2024-05-01 11:29:37

对比不同平台,腾讯文化节目有鲜明的新闻人烙印,注重鞭辟入里的锐度输出。优酷用人文而非文化,想要传递出关怀。

作者 | 王珊珊(北京)

监制 | 张一童(上海)

张越,央视退休主持人,曾主持中国最早以性别定位的栏目《半边天》。

任长箴,独立纪录片导演,技术控,爱琢磨各种摄影器材。众人皆知真性情,开会的口头禅,「要这样我就不干了」。

程工,曾独立拍摄完成中国第一部临终关怀题材纪录片《别哭》,获得亚洲青年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导演。

刘仪伟,成都人,外公是位野生大厨,从小家里经常聚齐四川名厨,长大后做了《天天饮食》主持人,也是喜剧演员。

韩经国,前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编导,因为跟领导闹掰,离职创业,现在要操心十几位员工的工资问题。

李静,在做了近千个娱乐明星访问后,五十岁时,忽然觉得迷失、无聊、僵住,迫切需要一些新挑战。

……

这是一群人中的几位代表。他/她们的来历迥异,如今有共同的职业标签,即长视频文化类节目创作者。

《新声Pro》(微信公众号ID:xinsheng-pro)过往曾多次关注过文化节目的独特价值。尽管流量存在感有限,它们能够为平台拔高品牌调性,且养成一波高忠实度的、有社交话题影响力的观众群。

今年是优酷人文成立12周年。诞生日从《晓说》2012年在优酷上线算起。那正是在线视频生机勃发的年代,一批传统电视及纸媒的业务骨干被招纳进入体系内。

一个更重要的时间节点是2016年前后,窦文涛的谈话节目《圆桌派》、陈丹青的艺术赏析节目《局部》、梁文道的读书栏目《一千零一夜》等相继在优酷上线。

几乎同步,许知远的《十三邀》于2016年在腾讯视频上线。

这一批先行者的口碑成功,为文化节目的样貌打好了样本,也为它们在长视频体系内赢得了生存空间。

今天的优酷人文团队曾经历过一段能力突破的历程。《圆桌派》等王牌栏目由前辈们开创,自有其成熟的制作经验。对于平台制片人们,要证明其有从无到有生发出原创IP的实力。

伴随着《第一人称复数》等高口碑节目打开局面,整个团队得到激励。过程中,优质创作者资源储备、原创选题视角以及商业化经营,每项核心能力有所成长。

今年3月,优酷人文在北京金山岭阿那亚举办了一场12周年纪念活动。优酷人文总经理王晓楠在演讲中,历数往年合作的有独立节目的文化人物超过 20 位,所有节目嘉宾一共超过200位。

《圆桌派》《锵锵行天下》制片人、前凤凰卫视资深记者令狐列,表扬这位东道主:「晓楠,你带着我们这么多大老爷们,持续坚韧地跑下去,我们都很佩服。」

在网络视听内容和政策研究者,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看来,有人文标签属性的创作者一起共事,除了平台本身的号召力外,更仰赖于气味相投。「优酷人文整个团队做人做事的方法,洋溢着人文的精神,自然形成了一种能量场。」

如何理解人文的能量?

我们与多位平台团队以及创作者们交流,发现有一种共同推崇的审美价值,即人与人之间的正向的精神影响。

刘仪伟说,人文一定不是集体意志,一定是个体的感悟,少数人的表达能够影响他者。

平台的职责是串联起个体表达者,帮助其抵达观众。优酷人文团队内部常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一位大管家的自信养成

周逵对王晓楠的评价是,既是很好的大管家,对于内容有独立的深度思考,「不是那种拿鞭子抽着干活的人」。

这正是王晓楠的自我要求,即不愿「表演」出一个制片人的样子,而要能够做到与创作者真正意义上的内容对话。

王晓楠从中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毕业以后做游戏运营。她不喜欢打游戏,为了搞懂玩家心理,不得不琢磨钻研打通关。阿里收购优酷后,这位文艺女青年燃起了初心斗志,请缨要降职降薪转岗,专心内容制作。

只是,在望京阿里中心的办公室内,王晓楠坦陈,接管业务前几年都很不自信,「非常痛苦,总觉得没有触及内容的核心」。

她解决困惑的方法是,选择信赖的对象坦诚以告,「扎到一线请求开放学习」。

王晓楠的学习对象,是当时的优酷内容高管,《超级女声》前总导演王平。王晓楠跟着前辈每天密集地见人,逐渐补全对于综艺与纪录片行业的整体认知。

过程中,她自己的人脉网络逐渐成型,与多位创作者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王晓楠曾是任长箴纪录片培训班的学员之一。她发现,任长箴的表达非常稳准狠,会回避掉很多内容人的模棱两可、语焉不详,「能帮你把某种不确定变成笃定」。

任长箴的笃定之一是,事没法预判是对还是错,人可以,「如果干这个事的人全对,即使(过程细节)全都往各自的错的方向狂奔了,最后还可以矫正。」

任长箴偏爱高能量、有冲劲的人。比如王晓楠。「她的整合能力特别强,现在呆的岗位很适合她,如果去做一个具体的栏目的编导,就把她浪费了。」

整合能力,用王晓楠自己的话,即连接与组织能力。一档项目要起了,能不能给匹配合适的主持人、嘉宾、导演、策划。以及,反过来,发现优秀的创作者,能否为其提供发挥空间。

以任长箴为例,过去三四年来多次「救急」,为《想要问问你敢不敢》与《众声》做监制,再到《第一人称复数》做总导演,且协助搭建起节目班底。

任长箴与程工,

在《想要问问你敢不敢》与《众声》担任监制与导演

《第一人称复数》组人阶段,团队放眼望去,有长节目主持经验的女性文化人物非常稀缺。解决方案是寻觅有潜力的候选者,趁早抛出橄榄枝。「甚至当老师们还在惶惑(就要主动邀请)。」王晓楠说。

王晓楠跟任长箴商量,一致认为《圆桌派》的嘉宾周轶君很可贵,表达、经历、长相,适合单独做一档节目。对此,周轶君起初对做主人翁有犹豫,但基于对任长箴的信任,以及对节目主题的表达欲,愿意打破舒适区。

「与人文内容创作者的合作,需要有眼光和诚意,不是急功近利。」王晓楠说。

张越从央视退休的消息传来,王晓楠第一时间发出邀请。张越对网络平台的内容标准有顾虑,过程中印象得到很大改观,「我会问晓楠她们,这种选题是不是一点流量都没有。晓楠每次都说,你不用考虑这些,只考虑愿不愿意做,节目好不好。」作为策划建立起信任后,张越担任主持人的新节目已在筹备中。

任长箴对王晓楠还有两个观察,其一是讲义气,提过的事,「她都记得真的帮忙解决」;其二是兼容性,擅长与不同特质的人合作。从团队内部视角,在优酷人文制片人杨舟看来,王晓楠能够把所有老师们都照顾到位,需要极高的智商与情商。

这种「不像甲方的甲方」的处事气质渗透于整个团队,某种程度上与优酷人文的风格诉求有关。对比不同平台,腾讯文化节目有鲜明的新闻人烙印,注重鞭辟入里的锐度输出。优酷用人文而非文化,想要传递出关怀,温暖世界。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连接与支持都是以内容结果为导向。杨舟回忆说,《众声》制作卡壳的时候,王晓楠曾力主更换导演团队。「我从她身上学到的,内容是唯一的标准。」

优酷人文总经理王晓楠

2.从0到1的事儿就是很难

2000年左右,罗媛在大学念新闻系,在校园里看到窦文涛、张越的大头海报,不会料到,多年以后的工作要和这两位前辈开策划会。

「没人能设计自己的人生。」毕业后,罗媛做过数年编辑和记者,做过经济类、法制类纸媒,也做过时尚类杂志。后来,某份工作离职当天,她接到猎头电话,阴差阳错地进了优酷。再后来,因为都喜欢《红楼梦》,兴趣爱好相似,王晓楠邀请她一起做综艺节目《锋味》,再后来一起加入人文团队。

做优酷人文制片人近七年,罗媛最重要的经验是:「你要时刻保持清醒,一个从0到1的事儿就是很难。死扛都要把它扛下去。不管结果是80分、60分还是40分,都会有所收获。」

优酷人文要求每个制片人都要钻研原创节目方案,不能只是坐等市面上投递来的节目选题。「一个人拿着一个特别好的案子砸到你头上,哪有这么现成的好事?」王晓楠说。

团队每年都会召开年度选题会,基于对于用户需求、社会议题与集体情绪的观察,设定若干思考方向。2020年前后,优酷人文提出要把女性作为重点方向。罗媛顺着这个方向,观察到市面上缺乏一档以女性表达者为主的谈话节目。

节目方向定了,人码齐了,每一期的具体议题形式还需要细化讨论。第二集《闲聊全宇宙》,闲聊正是录制时的实际情况。策划会一度毫无头绪,无法明确环节流程。主创们于是决定试录一次,大家的状态都非常放松,没想到效果反而非常好。

李静与罗媛相识已久,今年与其合作推出《听你这么说》,对话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性人物。李静说,做这个节目有点露怯,慢慢适应一种与以往不同的风格,「真实的赤裸裸的对话」。

优酷人文共有七八个节目制片人,年龄层以80后为主,不乏来自传统纸媒与电视行当,有自身的文化视野储备。

2020年,以科幻为主题的《不要回答》立项,杨舟彼时还属于优酷的综艺模式研发部门,作为《三体》迷被邀请加入团队。

原创意味着错误是常态。《不要回答》第一季曾被寄予厚望,但最终被一些观众评价「离科幻太远」。眼下,第二季正在筹备中,团队重新整理思路出发,与老牌杂志《科幻世界》的作者们合作。

2022年至今,杨舟的两档新节目《生活常食》与《众声》,分别为刘仪伟与蔡康永打造。

杨舟注意到,刘仪伟身上有种时下正被追捧的气质,松弛感。她找到做过多档美食节目的韩经国团队负责制作,研究适合刘仪伟的节目方案,例如导演在过程中会持续与其交流互动,营造日常幽默氛围。

这档节目的标题是刘仪伟起的,他在北京、成都、杭州的街头,招猫逗狗,走哪吃哪。

《众声》想要放大的是蔡康永的共情特质。「他身上有对人的关怀,基于理解能够给出精确表达。精确表达不是最可贵的,最可贵的是知道留白,哪句话不用说。」杨舟说。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监制任长箴、导演程工鼓励蔡康永,可以更充分地敞开表达主观性。与孙俪对话那期,蔡康永袒露他的父亲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举家来到台湾后,时刻怀念着大上海的繁华往日。「那个包袱有点重的康永哥打开了。」杨舟说。

人文节目的目标是什么?任长箴说,一个人给你讲个故事,历史传奇、哲学典故、生活感受都可以,在你心里起了波澜。

波澜能起,往往与普遍性的人生困惑有关。

杨舟说,作为「内耗第一名的infp」,制作过程遇到各种主客观困难,难免有挫折时刻,只能专注于个人可以掌控。

去年,杨舟正写《众声》的复盘PPT,看到一位名叫黑猫紧张的网友评论,「我好像找到了那个丢失的我自己」。

杨舟截图发给程工。那天是俩人的生日,同一天。程工回:酷。

3.君子不穷的可行性

当谈及美食节目如何创新,韩经国反问,想听官话,还是实话?

实话是,美食赛道内卷激烈,视听呈现的品质高低与投资成本有直接关系。「这活钱多点,我就能给你上好机器,上新手法。如果钱就那么点,再怎么对艺术有追求,不能赔本。」

韩经国现在领着一个十几人的队伍,每月都需要考虑工资生计。他半开玩笑地说,做文化节目的人穷到令人发指,「我一直特别反感一个词儿,君子固穷,凭啥?」

周逵告诉我们,文化类节目对于平台来讲整体是透支型的,顶多是打平,更多是负责提升品牌价值与社会认可度。在长视频高歌猛进的年代,平台还可以不计成本的投入。但近几年,整个环境持续收紧,能够供给文化节目的成本预算愈发有限。

这就给人文团队的商业化经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在周逵看来,积极的信号是,在大环境变动迷茫的当下,一些品牌的投放思路出现了变化,愿意为了品牌调性增值买单。

过去三年,优酷人文的整体商业化收入呈上涨趋势。王晓楠分析说,人文IP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口碑保障,同时观众画像具备高学历、高消费力的特征,能够提供一种内容品质上的确定性。以《圆桌派》为例,曾获得喜临门、海天酱油、长安福特锐界等多个品牌的冠名。

《圆桌派》等头部IP的成功,给新节目的生长赢得了一定的自由空间。

从平台整体的内容属性来看,不同的节目在价值取向上有差异取舍。

去年,罗媛有两档担任制片人的新节目上线,《万卷风雅集》与《第一人称复数》。

《万卷风雅集》是奔着人文综艺化的新尝试,邀请王子异、王鹤棣、张凌赫、罗一舟等明星组成国风游学团。这档节目获得了百事可乐的冠名赞助,商业上表现亮眼。

《第一人称复数》则更加「纯粹」。第一季立项时是A级项目,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无招商上线。口碑爆了后,C端会员收入已经能够回本,对于优酷人文算是意外之喜。

今年,《生活常食》与《听你这么说》都继续以无招商的形式上线,奔着长线内容IP发展。

成立至今,优酷人文从最初的10个人扩充到20人,持续补充进入运营、宣推、文旅业务等不同职能岗位,形成从内容到营销的闭环。

12周年发布会之际,优酷宣布将打造文旅产品「人文行旅」,将基于《锵锵行天下》第三季推出同款江南寻梦游。

王晓楠说,她的干劲一年比一年足,眼下难点是希望能够闯出一条 TO C 的路,「我想让大家更有确定性,活得更加有尊严」。

当然会有遗憾。韩经国说,他最想拍的是中国的大大小小的社区,「社区是社会性的最小生活范围,产生人际关系等各种话题,非常值得记录。」

王晓楠说,她认同这个选题的价值,但必须要考虑到,这个环境是有食物链的,「我们既要保护理想主义,但是又要保证它的商业可行性,这就是平台承担的角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