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六年(1751年),注定是清朝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乾隆一改执政初期的宽仁和煦的执政风格,彻底变得嗜杀残忍起来。
官员稍有疏忽,轻则降职,重则砍头,至于贪腐的官员,更是毫不留情,生杀予夺,全凭自己,至于百姓,乾隆则大兴文字狱,百姓因言获罪,不在少数。
如此激烈的转变,让乾隆变得让人陌生起来,在百姓眼里,曾经爱民如子的乾隆,现在变得嗜血残忍,而在官员眼里,宽仁温和的乾隆,现在让他们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而这所有的转变都发生在乾隆十六年的这个夏天。
乾隆南巡图
难道乾隆是演员?初期宽仁都是演出来的?并不是,初期的乾隆的确想要改雍正一朝严苛的执政风格的,但官员们却视乾隆为“软弱天子”,最终逼的乾隆走上老父亲的道路。
乾隆:朕立志做一位唐太宗一样的皇帝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驾崩,遗诏皇四子弘历为太子,当年九月初三日,弘历在太和殿继位,改元乾隆。
乾隆认为,父亲雍正一生冷酷刻薄,君臣之间隔阂太深,而且雍正对兄弟们残酷处理,令宗室寒心,虽然让大清江山得以巩固,却彻底让雍正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
乾隆固然可以让史书赞扬父亲,但却不能堵住天下人的口,雍正注定要成为评价两极分化的帝王。
刚刚登基的乾隆
父亲所做的一切和后果,乾隆都看在眼里,对于立志要做一位唐太宗一样的伟大皇帝的乾隆来说,必然不能继续执行父亲严苛的执政风格。
也因此他继位一个月后就向群臣宣布,自己将宽严相济,用宽缓代替父皇雍正的严苛,对百姓实行仁政,对大臣官员宽容开明。
九月二十七日,乾隆下令,免除百姓自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前所欠的各种税银,一下子就获得百姓的爱戴,人人都言,继位的乾隆是一个圣明天子。
而后,乾隆将雍正时期长期圈禁的十阿哥允䄉和十四阿哥胤禵释放出来,并且对八阿哥和九阿哥的家族,从轻发落,恢复他们宗室身份,一下子就缓和了雍正一朝宗室对立的局面,也缓和了宗室之间的矛盾。
此时的乾隆正春风得意
而对于父亲遗留的老臣如鄂尔泰和张廷玉等人,乾隆也表现了足够的尊重,虚心纳谏不说,还动不动就赏赐,而雍正时期因贪腐处罚过重的官员,都格外开恩,甚至免除了不少官员的欠款,更对年羹尧和隆科多这两起大案,重新处理。
可以说乾隆初期的执政风格,上至宗室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欣喜,也让雍正一朝压抑的朝廷,得到了一丝活跃。
乾隆皇帝即位,所颁布的诏令,善政不绝,四海之内,无不欢呼雀跃——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
乾隆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以柔和手段维护朝臣、宗室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继而稳固自己的皇位,以期获得君臣齐心的理想朝廷局面,并在这个基础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乾隆此举就是希望获得君臣齐心的理想朝廷局面
只是乾隆此举并未得到自己所期望的结果,反而一次次开始质疑自己的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宽仁。
弘皙逆案、瞻对之战、张廷玉请辞,让乾隆心态开始变化弘皙逆案
弘皙为前太子胤礽之子,也是康熙的嫡长孙,自幼被康熙恩宠,但因为父亲的垮台而失势,不过弘皙却没有和父亲一样被圈禁,反而因康熙的遗诏得以封为亲王。
雍正册封弘皙册文
在雍正一朝,弘皙并无异动,但在乾隆登基之后,却和许多宗室亲王来往过密,秘密组成一个小圈子,包括平辈的弘昇、弘昌、弘晈等人,就连雍正眷顾的庄亲王允禄也在里面,引起乾隆的警觉。
但此时的乾隆还处于宽仁执政时期,只是简单的以“行止不端,浮躁乖张”为由敲打了一下他。
但乾隆发现,这点敲打一点没用,反而发现弘皙在府内居然建立了掌仪司、会计司这两个相当僭越的机构,不仅如此,弘皙居然还算命,询问是否还能更进一步,他已经是亲王了,更进一步岂不是要当皇帝?
乾隆这才知道,旧东宫的势力依旧幻想东山再起,乾隆不德不痛下杀手,将一帮宗室该革除身份的革除身份,该关押的关押。
其中弘皙于乾隆四年(1739年)革除亲王爵位,并囚禁于景山东菓园,其子孙和允禩、允禟的子孙一样,被革去宗室宗室身份。
此案过后,乾隆终于明白,他老爹当年为何要对兄弟们痛下杀手了,也明白宽仁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问题愈演愈烈,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乾隆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过于宽仁了。
瞻对之战
自雍正以来,西南大小金川叛乱不断,各地土司也时有不遵号令情况,尤其是川西南的瞻对土司班滚,不仅纵兵抢掠过往的客商,更劫掠前往平叛的清军后勤,丝毫没把清朝放在眼里。
金川土司碉堡如今依旧在
乾隆决定杀鸡儆猴,于乾隆十年(1745年)六月,兵分三路围剿瞻对,由四川提督李质粹调度大军,并让川陕总督庆复协助平叛。
本来以为天兵压境,很快就能收拾瞻对,但没想到居然打了一年还没能彻底击溃,甚至还让班滚给跑了。
耗费钱粮打了一年,光军饷就五百万两了,居然还让对手跑了,这要传到乾隆耳里,岂不是断了自己仕途?
于是庆复开始串通手下,给乾隆一个假的捷报,捷报里声称班滚一家,都被清军烧死了。
庆复,佟国维第六子,也是隆科多弟弟
但此前庆复一份奏报却说班滚逃亡到沙加邦河,被当地土司姜错太收留过,乾隆表示有所怀疑,但前线清军将领也是异口同声的这么说,乾隆就认为真打赢了,加封庆复为太子太保。
但没想到乾隆十三年(1748年),川陕总督张广泗在平定大小金川的战争里,发现班滚没死,毫无疑问,庆复在内的前线所有清军将领都在说谎。
联合起来骗自己,乾隆自然怒不可遏,立即逮庆复下狱,命其自尽,又处死四川提督李质粹、总兵宋宗璋等人。
除了前线将领蒙蔽乾隆之外,自乾隆六年(1741年)开始,官员贪腐案件层出不穷,前有山西布政使萨哈谅卖生员贪腐,后有浙江巡抚卢焯贪腐五万两,让乾隆大为震惊,更让乾隆怀疑自己是否还要继续宽仁的执政风格。
张廷玉事件,乾隆彻底醒悟
张廷玉是雍正时期的重臣,更许诺日后配享太庙,妥妥的重臣,而乾隆继位后,也给了张廷玉足够的尊重,甚至让他担任皇子们的老师。
张廷玉剧照
但张廷玉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是雍正心腹,但不代表可以成为乾隆时期心腹,等乾隆坐稳位置后,必然会提拔一批重臣,那自己就尴尬了。
与其被乾隆赶回去,不如主动请辞,留下点好名声,也因此,从乾隆十年(1745年)老对手鄂尔泰死后,张廷玉就开始不断上表请辞,引起乾隆的不满。
乾隆认为,张廷玉受两朝厚恩,甚至要配享太庙,理应继续发光发热,怎么能归田终老呢,张廷玉表示,宋明两朝,都是七十岁致仕的,自己理应遵循。
结果被乾隆一句诸葛亮可以鞠躬尽瘁,你咋不学学诸葛亮呢顶了回去?但张廷玉坚持请辞,气的乾隆怼了一句:为人臣者,设预存此心……谁复出力为国家治事?”
张廷玉的连番请辞,也让乾隆明白,这帮大臣惜命的很,哪怕自己表现宽仁,也挡不住他们明哲保身的心思,那为啥还要宽仁?从这一刻开始,乾隆决定敲打这帮前朝老臣,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只知宽仁。
孝贤皇后,乾隆借题发挥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一生挚爱的发妻孝贤皇后富察氏去世,加上此前嫡子的连续早夭,彻底给了乾隆一次沉重打击,而自己培养的傅恒、刘统勋亲信班底已成气候,是时候敲打一番这帮浑浑噩噩的臣子。
富察皇后
第一个目标就是宗室,在孝贤皇后葬礼上,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在葬礼上毫无哀伤之情,被乾隆认为“于人子之道毫不能尽”,遭到严惩。
而后就是朝臣,乾隆发现翰林院草拟的满语册文中,居然将“皇妣”译成“先太后”,实属大不敬,管院尚书阿克敦被革职问罪,投进刑部大牢。
看到乾隆怒气未消,刑部拟定“斩监侯”,但乾隆认为太轻了,认为刑部看在阿克敦父亲阿桂面子上有意包庇,下令将刑部一帮官员革职,还要斩了阿克敦,后在众臣哀求后得以赦免。
同年五月,因给孝贤皇后初祭物品不够整洁,负责此事的光禄寺卿、少卿、署丞等等都被降级调用,而后工部因因制作的皇后册宝不够好,整个工部全部遭殃,礼部尚书海望也因册谥礼仪有疏漏,也被降职处理。
秦岚版富察皇后
至于外省官员呢?也在皇后葬礼期间被波及。
乾隆认为,皇后去世后,诸多官员没有具折奏请来京吊祭,严惩了包括各地督抚在内的五十三名高官。
至于底层官员,也没落到好,当年六月,乾隆宣布,皇后葬礼百日内,不能剃头,但这些官员哪里知道?早已剃头了,乾隆借题发挥,将一帮人革职的革职,处死的处死,群臣彻底震惊了,这还是之前宽仁的乾隆吗?
不过孝贤皇后的葬礼纯属敲打,乾隆还在犹豫,是否要彻底改变自己过于宽仁的儒家理念,但已经有人敏锐地发觉到,乾隆心态的转变,这就是张廷玉。
张廷玉的自污孝贤皇后一事让张廷玉意识到,这个朝廷不能在呆了,况且乾隆一帮心腹地位已经稳固了,自己再不走,恐怕有性命之忧,于是他想到了自污,送“把柄”给乾隆。
乾隆十四年(1749年),张廷玉一反常态,“逼迫”乾隆写保证书让自己死后真的配享太庙,引起乾隆的不快,碍于老臣的面子,乾隆还是写了手诏,这给张廷玉一个“自污”的机会。
皇帝写手诏,张廷玉作为臣子要写折子谢恩的,张廷玉却让儿子张若澄入宫谢恩,又引起乾隆不快。
张廷玉剧照
强迫自己写手诏就算了,还让儿子来谢恩,张廷玉太不把自己放眼里了,立即传谕,让张廷玉自己来谢恩。
但谕旨还没下达,张廷玉就主动来了,这让乾隆吃了一惊。
按照规矩,乾隆下口谕,军机处拟旨,然后交给负责的官员执行,但现在军机处还没下旨,但张廷玉却来了,岂不是有人通风报信?
而现在军机处当值的就是张廷玉弟子汪由敦,看来就是他透露的,也因此,乾隆清洗了一波军机处,张廷玉也如愿以偿远离了权力中枢。
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在张廷玉等着回老家的时候,乾隆长子永璜病逝了,作为老师,张廷玉必须等葬礼结束回去,但张廷玉归心似箭,葬礼结束后立马回去,彻底引起乾隆的震怒,好好收拾了张廷玉一番,并当面剥夺太庙资格。
不过,张廷玉自污还是有效果的,太庙资格还是还给他了,一帮子孙也在乾隆朝春风得意,算是圆满的结局。
伪孙嘉淦奏稿案:乾隆宽仁到严苛的分水岭乾隆十五年(1750年)秋天,一份伪托工部尚书、大学士孙嘉淦名义撰写的奏疏开始在全国流行开来,因内容极其爆炸,这份奏疏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多,最终传到了乾隆手上。
乾隆戎装
这份奏疏写了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份尖锐的批评,指责乾隆这些年执政的十大过错,包括劳民伤财的巡视、妄杀大臣、在孝贤皇后葬礼上苛责百官且遍劾重臣吏治不清等等。
内容的核心就是指责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贪财好色、喜欢杀人的昏君。
此前就有类似的内容,但只是指责朝中权贵,乾隆都是宽大处理,但这次直指自己,乾隆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别说乾隆了,就连正常的皇帝看到这份奏疏都要炸裂。
在乾隆眼里,自己此前如此宽仁来对待臣民,极力打造儒家的贤君形象,不断忍耐臣民此前的所作所为,结果却换来这么一个负面评价,相当于对自己在位十几年的政绩全盘否定,还攻击自己贪财好色。
乾隆岁朝图
乾隆也是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过于理想化了,原以为靠宽仁感化臣民,却没想到换来这么结局,士可忍孰不可忍,查,彻底清查。
伴随乾隆的命令,一场规模浩大的查案行动彻底开展起来,但这份奏疏影响太大了,从南到北都传遍了,就连云贵土司也在流传,前前后后涉及的人员多达几千人,但就是抓不到谁是主犯。
而在查案期间,乾隆发现这帮官员要么屈打成招、徇私舞弊,要么敷衍塞责,让案件变得扑朔迷离,甚至牵扯甚广,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激化。
而且如此大动干戈查了一年,居然是谁写的还没查到。
乾隆也知道,继续查下去没意义了,避免事情的恶化,他匆匆结案,处死了冤大头卢鲁生、刘时达等人,且不追究其他人员。
乾隆汉服画像
案件虽然结束了,但乾隆却看出此案各级官员的不利,如果继续执行宽仁之策,那么清朝臣民还是一如既往如此,有第一次必然有第二次,该贪污还是贪污,该骂自己还是骂自己,乾隆彻底对士绅集团失望至极。
既然他们不领情自己这个治世贤君,敬酒不吃吃罚酒,至此,乾隆彻底走向另一个极端:严苛。
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开始,乾隆大兴文字狱,刻意打断读书人的脊梁骨,将他们驯化为一帮只读圣贤书的腐儒,又大力惩贪,刷新吏治,连皇贵妃的亲弟高恒都无法幸免,就连忠心耿耿的小舅子傅恒也不断敲打,而后重拾“抬满抑汉”的老政策,推行满人至上,以主子和奴才的关系,维系统治。
至此乾隆彻底沦为严苛之君,而这一年也是乾隆一朝从宽仁到严苛的分水岭。
雍正留下的库房被败完了呗[笑着哭]
阿克敦父亲阿桂?倒反天罡啊
现在来看乾隆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对于开疆拓土这种功绩来说很重要,拿下了好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实雍正对百姓不算苛刻,中国封建历史皇朝中这么多皇帝,雍正帝算是比较爱百姓的了。
十全老人十全武功水分当然大,但是其中也是功劳满满,正史乾隆先后6次大规模免除农民赋税在两千多年封建王朝是绝无仅有的,屠灭准格尔汗国收其领土才有了新疆,内蒙,西藏,青海等地,没有乾隆屠灭准格尔汗国那些地方就是沙俄的,周边一堆斯坦国,本质上就是和沙俄抢时间,平大小金川平大小和卓,驱逐尼泊尔对西藏入侵,征缅甸征越南,乾隆朝名将最多,傅恒,福康安,兆惠,福德,海兰察等,乾隆奠定了中国现在版图的基本盘
破防了
因为他发现就算你宽仁文武百官依然该贪还得贪……索性狠心铲除一批
日本侵华,实为西伯利亚辫子鞑靼人侵略的延续,满清赔款2.7亿两白银助日本工业化,伪满洲国卖东北为日本提供战争资源和兵源,参与731,参与日本全面侵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