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六件事却把前程断送

蜀山道史 2024-12-19 13:28:53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经一度打破了明朝的统治,攻占北京,自立为大顺皇帝。

然而,他的王朝只维持了短短的42天,就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击溃,从此一蹶不振,起义结束,死因也是各有说法。

李自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他在这42天里,都做了些什么?以下是他的六件大事,也是他的六个致命错误。

登基称帝

李自成在1644年3月19日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李自成在宫中寻找崇祯的尸体,直到三天后才发现。他下令埋葬崇祯,并封崇祯太子为宋王,其他王公为公爵。

他还赦免了被崇祯囚禁的官员,并下令明朝官员次日朝见。他试图以此表现出对明朝的尊重和宽容,以稳定局势和安抚人心。

然而,这些举动并没有换来明朝遗臣和百姓的拥护和归顺。相反,许多人对李自成心存敌意和不满,认为他是篡夺了明朝的江山和皇位。

李自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4月15日接受群臣的劝进,在4月28日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大顺王朝。他还改元永昌,并铸造永昌通宝。

李自成登基称帝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和地位,以及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正统性和合法性。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更大的反弹和反对。

许多明朝遗臣和百姓认为李自成是一个冒牌货,没有资格做皇帝。他们纷纷拥护南明政权,并与之勾结反抗。同时,李自成登基称帝也激化了与清朝的矛盾和冲突。

清朝皇帝顺治认为李自成是一个流寇和叛贼,没有资格做皇帝。他下令全力进攻大顺政权,并与吴三桂联手合作。

李自成登基称帝的结果是:既没有得到内部的支持和认可,也没有得到外部的尊重和承认。相反,他树立了更多的敌人和障碍,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追赃助饷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钱粮不足。他需要大量的钱粮来维持军队的开支和士气,以及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

然而,北京城内已经被明朝官员和贵族搜刮一空,几乎没有剩余的财物可供利用。李自成急需找到新的财源来解决困境。

于是,在4月3日,李自成下令开始追赃助饷。他派出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四处搜查明朝官员和贵族的住宅和藏匿处,没收他们的金银财物,甚至连他们的家属和仆人也不放过。

据说,李自成追赃助饷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他一共追回了七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税收。他还将这些金银器皿熔铸成锭,以便运输和使用。

李自成追赃助饷的目的是为了筹措军费和民生,以及打击明朝的残余势力。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更大的恐慌和反感。许多明朝官员和贵族被迫逃亡或自杀,他们的家属和仆人也遭到了抢夺和虐待。

这些人对李自成怀恨在心,纷纷投靠南明政权或清朝军队,成为李自成的敌人。同时,李自成追赃助饷也激化了与百姓的矛盾和冲突。

许多百姓被误伤或牵连,他们的财产和安全受到了威胁。他们对李自成失去了信任和支持,甚至有些人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

李自成追赃助饷的结果是:既没有得到足够的钱粮来解决问题,也没有得到百姓的拥护和合作。相反,他失去了更多的人心和基础,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放火烧宫

李自成在4月20日攻打山海关时,遭到了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反击,大败而归。他在4月26日回到北京后,发现局势已经不可挽回。

清军已经趁虚而入,攻占了北京周边的多个城镇,随时准备进攻北京。李自成意识到自己无力抵抗清军的进攻,只能选择撤退。然而,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北京,他想要给清军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

于是,在4月29日,李自成下令放火烧宫。他派出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在紫禁城内点燃了许多火堆,将宫殿、殿阁、珍宝、图书等一切可燃物都付之一炬。

据说,火势之大,烟雾之浓,遮天蔽日,十里之外都能看见。整个紫禁城变成了一片火海,持续了三天三夜才熄灭。

李自成放火烧宫的目的是为了报复清朝,并阻止他们占领北京。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更大的愤怒和悲哀。许多清朝官员和士兵对李自成恨之入骨,誓要将其碎尸万段。他们加紧了进攻北京的步伐,并在攻入城后进行了更残酷的屠杀和抢掠。

同时,李自成放火烧宫也引起了更大的愤怒和悲哀。许多明朝遗臣和百姓对李自成深感失望和痛恨,认为他是一个暴君和罪人,毁灭了明朝的文化和历史。

他们对李自成的王朝彻底绝望和抛弃,转而支持南明政权或清朝军队,成为李自成的敌人。同时,李自成放火烧宫也引起了更大的惋惜和哀悼。许多文人和士子对李自成感到惋惜和哀悼,认为他是一个英雄和悲剧,浪费了自己的才能和机会。

他们对李自成的王朝感到惋惜和哀悼,认为他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王朝,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惆怅。

李自成放火烧宫的结果是:既没有给清朝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失,也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相反,他毁灭了自己的声誉和形象,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撤退西安

李自成在4月30日下令撤退西安。他带领着十万余人的残兵败将,沿着永定河西行,试图返回陕西。他希望能够在陕西重整旗鼓,再次与清军对抗。

然而,他的撤退并没有顺利进行。他在途中遭到了清军、南明军、地方军阀等多方面的围追堵截。他不得不分兵抵御敌人,同时还要应付粮草不足、士气低落、人心涣散等问题。

李自成在5月27日到达西安后,发现局势已经不可收拾。西安城内已经被清军占领,大顺政权的各级官员已经纷纷投降或逃亡。

李自成只能与少数亲信在城外苟延残喘。他试图与南明政权联合抗清,但被南明政权拒绝。他试图与清军谈判求和,但被清军嘲笑。他试图与地方军阀合作反清,但被地方军阀背叛。

李自成撤退西安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新的根据地和盟友,以及重新发动起义和战争。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更大的困境和危机。

许多大顺军士兵对李自成失去了信心和忠诚,纷纷逃散或投降。许多大顺政权官员对李自成失去了支持和合作,纷纷叛变或降清。

许多大顺王朝百姓对李自成失去了拥护和依赖,纷纷远离或反抗。

李自成撤退西安的结果是:既没有找到新的根据地和盟友,也没有重新发动起义和战争。相反,他失去了更多的军队和政权,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杀死妻子

李自成在西安失去了一切后,只能带着少数亲信和妻子继续逃亡。他的妻子是一个叫做高氏的女子,是他在陕西起义时娶的。

高氏与李自成相伴多年,共患难,生育了两个儿子。她对李自成十分忠贞不渝,即使在李自成被围困和追杀时,也没有离开他的身边。

然而,在1645年1月,李自成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和不解的决定: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他的理由是:他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希望和前途,不想让自己的妻子跟着自己受苦。

他还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妻子,不想让自己的妻子落入敌人的手中。他还认为自己已经没有面子和尊严,不想让自己的妻子看到自己的懦弱和失败。

李自成杀死妻子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妻子一个解脱和尊严,以及给自己一个勇气和决心。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更大的悲痛和愧疚。许多李自成的亲信和部下对李自成感到不解和失望,认为他是一个残忍和无情的人。

他们对李自成的忠诚和信任大打折扣,甚至有些人也背叛了他。同时,李自成也对自己感到悲痛,愧疚妻子和兄弟们,认为自己是一个罪孽深重和无法原谅的人。

他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更加绝望,甚至有时候也想过自尽。

李自成杀死妻子的结果是:既没有给自己的妻子一个解脱和尊严,也没有给自己一个勇气和决心。相反,他失去了更多的亲情和友情,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被清军围困

李自成在杀死妻子后,继续逃亡。他希望能够找到一处安全而稳定的地方,重新组织力量,再次挑战清朝。然而,他再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地方。

他在逃亡过程中,遭到了清军、南明军、地方军阀等多方面的围追堵截。他不得不四处奔波,东躲西藏,苟延残喘。

李自成在1645年4月被清军围困在湖北襄阳。襄阳是一座坚固而重要的城市,曾经是明朝抵御清朝入侵的前沿阵地。李自成希望能够借助襄阳城的防御力量,与清军周旋一番。然而,清军并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

清军以顺治皇帝亲率大军为主力,以吴三桂、多尔衮等为辅力,从四面八方围攻襄阳城。他们使用了大量的火炮和地雷,对襄阳城进行了猛烈的轰击和挖掘。

他们还使用了大量的间谍和叛徒,对襄阳城内进行了渗透和破坏。他们不惜一切代价,要将李自成活捉或歼灭。

李自成在襄阳城内奋力抵抗清军的围攻。他利用襄阳城的坚固和宽广,布置了多层的防御和陷阱。他动员了城内的所有人员和物资,组织了多种的战斗和抗争。

他还试图与城外的友军和盟友联系,寻求援助和支持。他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和投降,要与清军拼死一战。

兄弟们与李自成一起奋战到底,不惜付出生命和鲜血。同时,李自成在襄阳城内被清军围困也引起了更大的关注和同情。加上李自成对待明朝遗臣还是比较敬重的,许多明朝遗臣和百姓对李自成感到同情和敬意,认为他是一个英雄和义士,加入了战斗。

李自成在襄阳城内被清军围困的结果是:既没有能够突破清军的包围,也没有能够得到外界的援助。相反,他被清军逐渐削弱和消耗,最终被迫自焚而亡。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