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撤往西安时实力足够抗清,为何一败再败,这个真相或许不知

老达子爱历史 2024-11-17 09:59:59

文|老达子

本文共1692字,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前言

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成功进入北京城,而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明朝宣布灭亡。李自成进京之后,为了彻底瓦解明军的残余势力,多次派人前去招降吴三桂。吴三桂本来已经同意归顺大顺,后来听说自己的父亲吴襄被和爱妾陈圆圆遭到非人的对待以后,便顿改初衷,还袭击了闯王的招降部队。

于是,闯王集结8万兵力(对外号称十万)奔赴山海关讨伐吴三桂,可吴三桂却暗中勾结清军的多尔衮共同抵抗大顺军。山海关之战的战况非常惨烈,大顺军最后只撤回到北京1万多骑兵,其余兵力全部被消灭。

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诛灭了吴三桂全族共30余口,随后率军撤往西安。但此时的李自成实力依然还是很雄厚的,那为何李自成一败再败呢?今天老达子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山海关之战惨败,撤回西安

永昌元年(1644年)5月,李自成率军撤往西安,他命令谷英(也称谷可成)和左光先(明朝降将)率领约两万人负责殿后,抵抗追击的数万清军。

与此同时,蓟、宣、大等地的明军降兵在听说大顺军已撤离北京后纷纷叛变,杀害了驻守当地的大顺军将领,并暗中联系清军,将分散的大顺军(约二三万兵力)全部消灭了。

李自成在退守西安后,是有详细的战略规划的:南攻汉中、西征甘肃、最后再攻占兰州,这样能才能坐稳关中。有了关中这个根据地,就可以再跟清军争夺天下了。

在清顺治元年八九月,李自成的农民军还是打了一些胜仗的,多次击退过清军的进攻,农民军的士气还有明显的提升的。再加上黄河和潼关的地势本就易守难攻,起码抵挡清军的西进肯定是不在话下的。

但是,占据如此天时地利的农民军,为何又继续南撤了呢?原来是人不和。

短短5年,从数千人马发展到百万大军

让我们来看看李自成发展壮大的过程吧:

崇祯十一年,起义刚开始经常大起大落,最惨的一次几乎全军覆没,就剩下不到10个人逃到深山里才勉强活下来。第二年,重整旗鼓的李自成率领数千人从商洛山中杀出来;然后李自成开仓放粮,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几乎是一呼百应,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攻占襄阳后自封为“新顺王”。之前一直打游击战的李自成终于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随即东征攻破北京,但在山海关战败后仓皇撤回了西安。

在西安称帝的鼎盛时期,李自成对外声称拥有百万大军,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一些夸大的成分在里面,但百万这个数字大概是可靠的,因为有很多明朝降兵呢。

人心不稳,墙头草众多,农民军内部问题很多

短短5年,从数千人马发展到百万大军,这个队伍壮大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所以大顺军内部并没有建立起牢固的基础。很多人马都是随波逐流,尤其是那些明朝降兵,都是墙头草,哪边强就会跑向哪边。他们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坚贞与忠诚,更别说革命信念了。

此外,李岩由于被牛金星诬陷而被杀,再加上刘宗敏在通州一战中重伤。作为农民军的两大骨干,他们的死伤对农民军打击很大,再加上李自成自身也疾病缠身,没有太多精力治理军队,所以农民军内部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文武不和、将士懈怠等等,战斗力直线下降。

上面刚也说了,农民军内部的墙头草很多的,就在农民军在如此困境之中时,墙头草唐通倒向了清朝,并双手将宁武关奉上。更让李自成没想到的是,唐通不仅奉上了宁武关,还直接给清兵带路直接攻陷了李自成的故乡——陕西米脂县,不仅挖了李自成的祖坟,还杀了很多农民军的家属。

所以唐通的背叛,对李自成来说,不仅仅是失去了一员大将和一座城池,最可怕的是给农民军的内部带来了极度的恐慌与不安。

所以,自从撤回西安以后,李自成的农民军一直都非常被动,尽管兵力不少,但由于内部的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和加上李自成在政治上的失败,使得农民军节节败退。尽管后来的忠贞营西征一度拿下襄阳和兴安州等,几乎夺回了陕西。但是已是强弩之末了,根本就无力回天了。

老达子说

尽管李自成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他确实是深得民心的。李自成打到哪里,都会开仓放粮,清查被强占的土地。下面这个民歌就证明了一切~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