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病逝后,朝臣同僚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牛辅饭前娱乐 2024-11-21 15:30:54

提起昏庸无度的晚清王朝,因为曾国藩等人的存在,似乎在无形中为其续命了些许年,尤其是号称“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奇才左宗棠。

凭借一己之力打破了那个腐朽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的魔咒。

1885年9月5日,左宗棠病逝,享年73岁,噩耗传来,就连慈禧太后都为之潸然泪下。

在不少人看来,这位要员的病逝直接加速了晚清的灭亡,不知慈禧当年是否也有这样的预感。

就在慈禧牵头,朝廷打算给左宗棠追封谥号时,这件事却成了老大难,朝臣们绞尽脑汁连上四个谥号,偏偏都被慈禧否决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只能说,不到灭亡的那一刻,每个王朝都不会停止政斗与博弈,左宗棠追封谥号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的恰恰是晚清政坛的风起云涌。

他的谥号最终定为哪几个字?又是为何呢?

穷秀才的奋发自强逆袭之路

在湖南永顺的一个书香世家,左宗棠的故事缓缓拉开序幕。

1812年,他出生在一个秀才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饱学之士,尽管家境清贫,但书卷气息浓厚。

网络图片

在这样的环境中,左宗棠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14岁时便中了秀才,成为邻里间传颂的佳话。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总是眷顾天才。

在左宗棠准备进一步科举考试,以期一展宏图之时,家中突遭变故,母亲病逝让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家照料家务。

这段艰难时光对于一个心怀壮志的青年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左宗棠并未沉溺于哀痛之中,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兵法、农学等实用之学。

尽管周围人的讥笑和不解,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孜孜不倦地研读。

18岁那年,左宗棠的父亲也离世了,使得本就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左宗棠不得不离乡背井,到长沙的书院勤工俭学。

在那里,他不仅继续自己的学业,而且通过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20岁时,他终于中了举人,这为他带来了一丝经济上的缓解。

同年,左宗棠入赘一个小康之家,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和勇气的体现。

尽管三次会试均以失败告终,左宗棠并未因此气馁,他放弃了科举之路,转而全心投入到学问研究中。

他洞察时弊,提出许多时政建议,尽管这些建议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他并未放弃,继续努力,逐渐名声在外,结识了林则徐、胡林翼等要员。

1835年,左宗棠第二次参加会试,考得不错,有望成为进士,但由于人数超额,他被挤了下去。

这次失败对于左宗棠来说,无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在学问和实践上下功夫,努力最终得到了回报,他被任命为渌江书院的山长,这为他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誓死收复新疆让他名满天下

1875年,清朝的西北边疆——新疆,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危机。

中亚的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在新疆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同时沙俄也趁机侵占了伊犁地区。

面对这样的局势,清朝内部出现了分歧,一些官员主张放弃新疆,认为那里偏远且资源贫瘠,不值得投入巨大的军力和财力去收复。

然而,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却持有不同的看法。

他深知新疆的战略重要性,一旦失去,不仅会使得清朝的西北边疆门户大开,还会影响到蒙古乃至京师的安全。

左宗棠力排众议,坚持认为必须收复新疆,以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

1876年,左宗棠已经64岁,但他依然决定亲自率军出征。

在准备出征的过程中,他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国库空虚、军费不足,左宗棠不得不四处筹措资金,一度亲自上书朝廷请求拨款,同时向各省求助。

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左宗棠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军费,抬棺出征。

在兰州,左宗棠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

他深知,要想收复新疆,必须先稳固后方,确保粮草供应线的安全。

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左宗棠的军队开始向新疆进发,首先收复了乌鲁木齐,随后又迅速北上,收复了北疆的大片土地。

1877年,左宗棠的军队继续南下,与阿古柏的军队进行了多次激战。

在他的指挥下,清军连续取得胜利,最终迫使阿古柏的军队投降。

到1878年,除了伊犁地区外,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都已重新回到了清朝的控制之下。

左宗棠的这一壮举,不仅成功收复了新疆的失地,也极大地提升了他的个人声望,被赞誉为国家的栋梁之臣,其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意志被广泛传颂。

追封谥号因何陷入选择困境

1885年,左宗棠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73岁。

他的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也给清朝朝廷带来了一个难题——如何为这位功勋卓著的大臣追封一个恰当的谥号。

谥号作为对逝者生平的总结和评价,对于清朝的大臣来说,似乎是对其一生功过的最终评定。

慈禧太后作为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对谥号的选择自然十分重视,她召集朝臣共同商议左宗棠的谥号。

朝臣们深知谥号的重要性,纷纷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谥号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左宗棠的文治武功,以及他在国家和民族中的地位。

首先,左宗棠作为一位军事家,他的谥号中应当体现其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智谋,朝臣们提出了“武”字开头的谥号,如“武勇”、“忠勇”,以彰显他在军事上的成就。

然而,慈禧太后认为,仅用“武”字不足以全面评价左宗棠的一生,她指出,左宗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者。

接着,朝臣们考虑到左宗棠在推动洋务运动、兴办实业等方面的贡献,提出了“文”字开头的谥号,如“文忠”、“文毅”,这些谥号强调了左宗棠在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方面的努力。

但慈禧太后仍然不满意,她认为这些谥号虽然体现了左宗棠的文治,但未能充分表达他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方面的功绩。

由此,谥号的选择变得异常复杂,朝臣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左宗棠的一生,试图找到一个既能体现其军事成就,又能彰显其政治智慧和文化贡献的谥号。

在这个过程中,慈禧太后和朝臣们之间的争议也逐渐显露。

一些朝臣认为,谥号的选择应当尊重传统,遵循既定的规则;而另一些则认为,左宗棠的功绩非凡,应当破格给予更高的评价。

慈禧太后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后,仍然坚持要为左宗棠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谥号。

最终,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争议,左宗棠的谥号被确定为“文襄”。

这个谥号既体现了左宗棠在文化和政治上的贡献,也肯定了他在军事上的功绩,堪称左宗棠传奇一生的缩影。

“文襄”背后的功勋与遗憾

在清朝谥法中,“文襄”二字承载着深厚的含义。

“文”字象征着文治,代表着左宗棠在文化、教育和政治改革上的贡献;“襄”字则与军事有关,意指辅佐君王、安定国家。

这两个字的结合是对左宗棠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他未竟事业的一种隐喻。

左宗棠的一生,是与时代挑战相抗争的一生。

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表现,更在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19世纪末,面对内忧外患,左宗棠推动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知识来强化国家实力。

他建立了福州船政局,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之一。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清朝的军事实力,也为后来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左宗棠的事业并非没有遗憾,尽管他成功收复了新疆,确保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但在他去世时,国家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甲午战争的爆发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也使得左宗棠的一些改革措施未能完全实现。

他的去世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那些未竟的事业和梦想,也随之成为了历史的遗憾。

谥号“文襄”的背后,我们能够看到左宗棠的功绩与遗憾交织的一生。

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使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但他的去世也意味着一些改革的中断。

结语

左宗棠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智慧和牺牲的故事,他的名字与“文襄”二字一起,被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