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应谨慎。
人到老年,各个脏器组织逐渐衰退,免疫功能每况愈下,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安全用药。
这是因为药物的代谢主要靠肝脏与肾脏,老年人结合肝细胞数量减少,再加上血流量与白蛋白显著减少,因此使用那些与白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例如心得安、甲糖宁、异烟肼、保泰松和洋地黄毒甙、头孢菌素(即先锋霉素)等,均应慎用。肾脏是许多药物泄的主要途径,老年人因肾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若有肾功能不齐全者,对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地高辛、普鲁卡因酰胺,以及复方新诺明、甲基多巴、乙胺丁醇等,均应慎用,以防蓄积中毒。对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类、呋喃妥英,以及氯噻嗪、降糖灵、氯磺丙脲、别嘌呤醇等,则禁止使用。
尚需注意的是,老年人的高频听力大多减退,若再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在发生耳鸣、耳聋方面,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首选慎用药,免罹患药源性疾病。
一些老年朋友经常述说其老病未愈,又添新病,如肾病、肝病、胃病,还有耳鸣、股骨头坏死等等。
不难判断,其中大多数是药物性损害造成的新病。
年老体衰,势必多病,用药者较多。
据某些医院统计,药物投向约三分之二用于老年人。
而老年人缺乏用药知识,用药不慎、滥用、多用,是造成药源性疾病的根本原因。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治病,也致病",其道理就是:任何药物进入人体,溶于血液、淋巴液,在体内停留一段时间,发挥药效作用,即所谓药物半衰期,有的几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然后通过肝肾代谢排出体外。
老年人尤其60岁以后,肝、肾都有不同程度出现退行性衰变,对药物化学毒性的滤解能力,已大不如壮年,难免某些药物在治病的同时,又带来新的疾病。
老年人有的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用药种类繁多,有的人为了取得药效,常加量服用,这就形成了滥用、多用,更给药物致病创造了条件。多种药物进入体内,有的相互间产生某种化学作用,若仅仅是拮抗,相互抵消药效,对人的危害尚小。
若产生增效作用,或延长药物半衰期,使药物毒性延长体内停留时间,形成蓄积,或长期服用养成"药瘾",则贻害无穷,不仅致病,甚至中毒害命。
强心类、抗生素类、激素类、解热镇痛类甚至维生素类药物,都可能产生毒害。
如治疗糖尿病的降糖灵,若遇阿司匹林,可增效10倍以上,常服会患低血糖:磺胺类与抗结核类药物长期混服,会引起红素代谢障碍,轻者恶心、乏力,重者肝肿大,甚至肝坏死;洋地黄等强心药、安眠药和去痛片类,常服都会有蓄积性中毒。
此样案例,不胜枚举。
据临床观察统计,每天同服6种药物的老人,81.4%发生毒副作用。所以,主张老人日服药不超过4种。
服药量,以药品标定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为宜。
因各种药物标定量多以壮年成人为准,老人应减量,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总之,老年人服药应慎而又慎,免罹患药源性疾病。
吃西药有毒,那么吃中草药有没有毒呢?
我告诉大家,配伍不好,服用中药也会中毒的,专业的事情必须由专业的人士来做。
看完此文如觉得好,请点关注,并请提宝贵建议,鼓励作者发布更多的好文章。
《中医老扈》原创,如有转载、复制请注明出处。
你的手指动一动,可以救人,亦可为中华民族瑰宝发扬光大。
此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