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该炮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款无后坐力炮,虽然山寨的美国货,但是52式非常实用、可靠,在解放军里服役了10多年,期间参加了多次作战,立下赫赫战功。
52式的原型是美式M18型无后坐力炮,1940年代后期,美方向当时的国民政府提供了一套M18无后坐力炮技术文件和相关武器弹药样品,国军这边称该炮为”民三六“即1947年型号。但是受制于当时中国不能自产炮管和炮闩的合金钢,仿制M18的质量一直不高,相关材料要从美国进口。
重庆解放后,制造无后坐力炮的50号兵工厂被解放军接管并改名为望江兵工厂,之后该厂改用前苏联进口机床和特种钢材之后,才在1952年开始大规模生产57毫米无后坐力炮,即国产山寨版的M18。
52式无后坐力炮,全称“1952年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该炮炮管长1560毫米,炮重20.2公斤,战斗全重45公斤,最大炮口初速310米/秒;射速8发/分;最大膛压36.3MPa;最大射程3000米;直射距离300米;方向射界10°,高低射界7°;可使用自行研制的轻型三脚支架(6.8公斤,民国时候研制的),或者使用勃朗宁M1917A1重机枪的三脚支架。行军时,炮管和炮架分开,带着方便。
该炮可用弹药有杀伤榴弹和破甲弹,但没有燃烧烟雾弹和榴霰弹。其中,杀伤榴弹重 2.6 千克,全弹长445-452毫米,内装TNT炸药,平均膛压33MPa,配用“无-2”式引信和“底-7”式底火,弹片杀伤范围在 75 平方米;破甲弹重 2.4 千克,全弹长513毫米,里头装着50克黑色的TNT炸药,配用“破-2”式引信和“底-7”式底火,初速280米/秒,平均膛压33MPa,最大破甲厚度70毫米/30°。两种炮弹最远能打到 3000 米。
1952年,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开始量产,此时朝鲜战场的大规模作战基本结束,该炮没能有机会在朝鲜战场一展身手。然而,机会终究还是有的!
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3月22日,解放军第308炮兵团在拉萨河北岸的空地上集中了两个步兵团的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当时一些叛乱分子在布达拉宫里使用各种武器居高临下射击,负责平叛的战士们使用52式57无后坐力炮对准叛匪的窗口就是一炮,炮弹准确地打进屋内,将负隅顽抗的叛匪打得是死伤一片。
经过一个小时的攻击,叛匪终于缴械投降,800多人交出了2500多支各种枪械。看到布达拉宫都挂起了白旗投降,其他叛匪瞬间土崩瓦解,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此次平叛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60炮、82炮一起作为平叛部队火力支援武器,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展现出了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但是,52式57炮和西藏的缘分并未就此结束,三年后,在中印边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再上高原,和解放军一起痛击来犯印军,保卫祖国边疆!
当时印军占据藏南地区,修建大量防御工事,并部署有轻重武器。我军在作战中主要依靠52式57炮攻坚,不但是因为它打得远(直射距离300米,56式火箭筒只有100米),而且它还是直瞄,瞄准好后直接一炮就能干翻敌人。
1962年10月20日,我军8连进攻克朗节地区印军阵地。敌人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碉堡并驻守有一个连。上级特意为8连调来一个8人的52式57炮班参与进攻,配备炮弹17发。
战斗打响后,我军遭到印军三个大型地堡的火力交叉射击,部队一时无法前进。紧要关头,无后坐力炮班果断前推到30至60米的地区,然后连开三炮,直接将这三个地堡摧毁,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
除了我军,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还曾援助过越南、朝鲜及其他地区。北越的游击队用它在丛林中打击美军和南越军队,取得了不少胜利;北朝鲜一直用到90年代;在其他的交战地区也能看到52式57毫米炮的身影。
尽管战功显赫,但是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还是有它的弊端,最大的问题就是威力不够。现有的口径,打个印军那种土木野战工事或者小型钢筋水泥工事还够用,但是对付大型钢筋混凝土永久性工事就有些吃力了,就更别说对付坦克装甲,52式57炮的破甲能力还不足80毫米,从侧面打坦克都摧毁不了,这一点在后来的珍宝岛对苏反击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不要说52式打不透苏军的坦克,就是56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也很难摧毁当时的苏制T62式主战坦克。
进入1970年代,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开始在军中充当训练器材实用,之后逐步退役,被封存、被拆解,被送到博物馆,接受最终的命运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