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公开承认:没有中国,就没有现在的苹果!对美国政客公开打脸

青菀杳声 2024-11-26 15:43:04

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青菀杳声闻

库克2024年三次访华,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不断强调苹果与中国供应商的亲密关系。

但库克三次行程,三个城市,都传递出一个不变的信息:中国,对苹果至关重要。

中国和苹果,到底有多大的关系

苹果的“中国故事”,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得多,而库克访问中国,也是因为苹果对中国市场的明显依赖。

2024年3月上海静安寺,一座耗资8340万元的苹果旗舰店拔地而起,库克亲自到场剪彩。

10月份,库克现身北京,与中国工信部官员会面,谈投资、谈合作;库克在11月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对中国的合作伙伴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次行程,时间跨度近一年,地点遍布南北,却指向同一个核心:苹果和中国的合作。

这不禁让人思考,苹果的“中国依赖症”究竟有多严重?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供应链过度集中于中国的风险,苹果从2019年开始尝试将部分生产线转移至印度、越南等国家。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苹果在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但苹果这条路,实在走得不顺。

印度凭借其庞大的人口红利,被苹果视为“去中国化”战略的转折之地。

但现实却给了苹果当头一棒,印度的工业基础不够坚实,工人技能水平不一,而且供应链的管理还不够到位。

印度制造的iPhone15系列,因质量问题不得不大幅降价,最终损失惨重。

印度市场的“滑铁卢”,暴露出苹果对中国依赖。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熟练的技术工人、高效的物流体系,这些都是其他国家难以复制的优势。

苹果意识到,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并开始调整其战略方向。于是,苹果公司再次紧密拥抱中国市场,将部分产能转回中国大陆。

这并非简单的“回归”,更像是苹果与中国供应链的深度绑定。

库克在链博会上表示,“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们,苹果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句话,并非简单的客套,而是对中国供应链重要性的再次确认。苹果的展示牌上写着“80%的配件都来自中国的制造商”,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可有一点需要说明,尽管苹果和中国的产业链紧密相连,可是在国内市场,它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苹果手机在国内不吃香了?

2024年第三季度,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跌出前五,营收也低于预期。

看着这种情况,库克怎能不心忧?毕竟中国市场的重要程度,不用说人们也清楚。

为了应对市场下滑,苹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iPhone16系列在“双十一”电商节的降价促销。

苹果新出的手机,官方店头首次打折,折扣力度空前大。

苹果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为150.33亿美元,虽然略低于上年同期,但在苹果全球营收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苹果显然很看重中国市场,努力调整他们的销售策略,但降价并非长久之计。

苹果在中国市场得琢磨,怎么在价格和品牌价值上找到平衡点,还得好好研究,怎么才能更贴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博览会召开了。

全球近700家展商齐聚一堂,探讨合作共赢之道,苹果连续两年参展,也表明了其对全球供应链合作的重视。

库克在与我国工信部官员交流时透露,苹果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的开放前景,计划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这表明了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也体现了其在中美经贸关系中扮演的桥梁作用。

而就在库克第三次访华期间,华为发布了其年度旗舰新品Mate70系列,并正式商用了鸿蒙操作系统。

华为的崛起,不仅是国产品牌的胜利,也加剧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中国市场的苹果手机,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但苹果与中国科技企业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竞争,而是竞争与合作的交织。

苹果也与中国供应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比如,小米手机的产品,就能完美适配苹果系统。

但我们可以预见,华为等国产品牌在竞争,苹果在中国的发展似乎挺悬。

尽管苹果重新拥抱中国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中国市场的未来之路一帆风顺。

苹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市场份额下滑、竞争加剧、供应链安全等。

它需要在保持自身技术和品牌优势的同时,积极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不断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语: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取代,盲目“脱钩”,只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在全球化时代,企业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我们国家产业门类齐全,市场庞大,科技人才也很多。和中国携手,企业才能省更多钱、干活更快、还能把生意做得更广。

苹果在中国市场能否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咱们得看后续的表现。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