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千里寻妻女

翱翔评小说 2024-05-19 10:55:51

明朝万历年间,在洛南县城东有一户姓郭的人家,男主人郭文礼年轻时因当过兵,长年随部队东征西战,在40多岁这年才回到家里,因他在部队上为国立了不少战功,为此,他从部队上退伍时领了一笔不菲的退伍抚恤金,他用这笔退伍抚恤金,购买了田地盖了房子,也与小他20岁的妻子王氏结了婚。

后来,他妻子王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郭平华,这郭平华自幼聪明好学,读书刻苦认真,18岁这年就在院试中,顺利考上了秀才。

郭平华后在父母的操持下,娶了邻村一姓李,家底还算殷实富裕人家的闰女为妻。郭平华与妻子李氏结婚的第二年,就有了一个女儿,起名叫郭秀云。

可没有想到,有了女儿不久,郭平华的父母就双双病倒,原还正在县城一家书院读书的郭平华这年只好辍学回家,与妻子李氏一起照顾患病的父母,因父母患的病,长年都要看郎中吃药,且是一些比较名贵的野生中草药,每日的开支不低,加上还要抚养女儿,为此,原本还算比殷实的家庭,就渐渐变得拮据起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没少花钱,但年迈的父亲和比较年轻的母亲,还是先后走了。

在让父母入为安后,郭平华为让妻女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从没有做过生意的郭平华却有了做生意赚大钱的想法。

这天,郭平华来到发小吴狗胜家,吴狗胜当时正与村里几个人在家里聊天,郭平华之所以找吴狗胜,是因吴狗胜的舅舅是个比较成功的商人,吴狗胜又整天跟着舅舅跑生意,于是,郭平华来请教吴狗胜做什么生意赚钱比较快,吴狗胜一听,笑说:“我听人说,这段时间,把咱陕西的黄豆雇船运到南方的广西玉林,每斤可净赚两到三倍的利润……”

对吴狗胜的一番话,天真的郭平华是坚信不疑的。但郭平华也明白,做粮食生意,需要一笔不菲的本钱,他一下子拿不出这么一大笔的本钱。

“平华呀!”吴狗胜看郭平华犹豫不决,便笑说:“你如果想做,就要抓紧时间呢,再过一个多月,新黄豆就会下来了,等新黄豆一下来,黄豆的利润空间就没有这么大了,只要在半个月再送几船的的黄豆到广西玉林,一定会卖个好价钱,我原来也想做,可我一是没有这么多的本钱,另外是我近些日子身体不大舒服,可我一想,等我身体好一点再去做,就错过机会了,所以我今天就把这消息告诉给你。就看你想不想做,如果你想做,我帮你介绍货源,你赚了钱莫忘请我饮酒噢……”

在吴狗胜一番话的鼓动下,郭平华热血沸腾。他信了发小吴狗胜的话,他有点激动地说:“好,我来做。只要赚了钱,别说请你饮一餐酒,就是十餐酒都没问题……”

郭平华随后回到家,和妻子李氏一商量,决定做贩卖黄豆的生意,郭平华心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自古富贵都是险中求呢。于是,他让妻子李氏回娘家,除从娘家借了一部分银子外,又找钱庄借了一笔银票,郭平华也找了不少人借了银子。几天后,两公婆终于凑够了收购15万斤黄豆的本钱。

在吴狗胜的介绍下,郭平华夫妻俩在山阳县一次性收购了15万斤的黄豆,没做过粮食生意的郭平华,到对方的仓库查看了黄豆,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对方仓库贮存的黄豆,无论是色泽,还是颗粒的大小,可说皆是上等黄豆。对黄豆郭平华没有意见,双方经过协商,谈妥了价钱后。主人就让一帮工人给郭平华装进麻袋,称重后又一袋一袋装上船。

可郭平华万万没有想到,在一个多星后,三艘拉黄豆的船抵达玉林后,打开麻袋一看,除了麻袋上面有一层黄豆的质量还马马虎虎外,麻袋下面的黄豆几乎全是发霉变了质的黄豆,郭平华一时想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这黄豆怎么说变就变了?从将黄豆装进麻袋到上船,他和妻子李氏一直都留意着呢,夫妻俩没有发现对方做过什么手脚啊?

其实对方确实做了手脚,装黄豆装上船后,主人就热情请他两公婆上街到一家菜馆吃饭饮酒。这期间,就有人悄悄将船调换了,一样大小的船,一样的麻袋,一样的装法,同是几个俩公婆面熟的的船夫,人家可以说做的天衣无缝,自然没让郭平华夫妻俩产生什么怀疑。

郭平华临上船赶往广西玉林时,对抱着女儿到码头送他的妻子李氏说:“玉芹呀!我去南方的这些日子,你照顾咱女儿,等我回来……”

可郭平华哪想到,一家人此次一别,竟然会在15年后才相聚。

这种劣质的黄豆,别说想赚几倍的利润,能保本已算不错了。原想卖5文钱一斤的黄豆,买家只掏2文钱一斤,货到街头死,事已至此,郭平华没有的选择,只能贱卖,这次生意,让他不仅没赚钱,还让他赔的血本无归。

郭平华明白,债主不会因他赔了钱而会放过他。

郭平华不知道见了妻女该说些什么,回到洛南后,一上船,心情异常沉重的他就在一家菜馆喝了不少酒,等他一援一晃地出了菜馆走到家门口,已是夜半时分。

小山村静悄悄的,他在自家门口的青石板上坐了一会,咬咬牙,只给自己留了一两银子,然后掏出身上所有的银票和一封他在船上已写好的信从门缝里塞进去,在信上他写了好黄豆到了广西玉林之后,诡异地变质发霉的事儿,他嘱妻子李氏先在家,照顾好女儿,他到外面想想办法,看如何能再挣到一些钱,把欠下的外债还了,这段时间,他不适合在家,他若在家,就会不断有找上门讨债……

随后,郭平华洒泪辞别,其实此时的郭平华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在洛河码头,他借船家不注意,悄悄登上了一艘朝山外运木材的大船,两天后的午饭时分,这条船在山西河津县靠岸下货。

饥肠辘辘的郭平华也借机上了岸。这才明白,自己已到了山西,身上没有什么银子的他,知道要想不饿肚子,必须先找份苦工干,先维持生活,回头再慢慢想办法找钱,他饿着肚子就来到河津县人市上,没想他刚找一墙角坐下,就有两个穿金戴银一高一矮的中年汉子走过来,问他愿不愿到砖瓦厂干,管吃住,每月可挣5两银子。此时,每月可挣5两银子对郭平华来说不是小数字,坚持一年半载,可攒下一大笔钱呢。

郭平华没有犹豫,说:“我愿意干。”

那两个中年汉子中的矮个说:“那你跟我来。”

矮个汉子将郭平华领到几辆马车旁边,有几个汉子正蹲在地上吃着烧饼夹肉,喝着红豆小米稀饭,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在招呼着几个汉子。矮个汉子说:“你先吃饱喝好,等我再叫几个人,就一起出发。吃饱喝好,你就到马车上歇着……”

郭平华一连吃了三个香喷喷的烧饼夹肉,喝了两大碗红豆小米稀饭,说来也怪,原亳无睡意的郭平华在吃饱喝好后,眼皮就沉得睁不开,他忙爬上马车昏沉沉睡了。等他睁开眼一看,才发现身处一个非常偏僻荒凉的地方,除了士山还是土山。

吃的不再是烧饼夹肉和红豆小米稀饭,而是又黑又硬的馒头和玉米面馒头,十几个男人挤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窖洞里,地上铺了一些麦秸秆当床,且有不少男子是脏兮兮的流浪汉。

窑洞门口,拴了几条牵狼狗,那狗啮牙咧嘴地对他们新来的一帮人在狂吠,还有几个手持木棍的汉子正在毒打一个想逃跑的男人。

那个有点的男子被打得哭爹喊娘,眼前的情景,让郭平华突然明白自己被骗进了黑砖窑,这时,那个矮个中年汉子走进来,面目狰狞地说:“既来之则安之,没有人能从这里逃出去,外面这个人就是不好好干工,整天想跑,我们今天会把他打死喂狼狗的……”

一帮汉子没人敢吭声,大家静悄悄的,盈眼的恐惧,彼此可听见对方的心跳声,窑洞外的惨叫声不断。郭永华心里很难受,可他明白,越是这种情况,越要冷静,现在急着逃跑,不是明智之举。首先得搞清目前身处何处?这里距县城有多远,这家黑砖厂老板的背景是什么等事宜……

拿定主意,为免受皮肉之苦,郭平华只好做出了一种臣服的样儿。

此后,郭平华一帮人,每天天不亮就被赶起来干工,可吃的伙食极差,不少人干着干着就倒下去再也站不起来,凶狠的监工就会挥起棍棒和皮鞭狠狠抽打。

一晃,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郭平华长发披肩,满嘴胡须,衣衫褴褛,十足的乞丐模样,砖厂老板看郭平华人挺职明,不大多话,且干工又踏实认真,从没有要逃离的举动,就让他给一个负责烧砖的老师傅当助手,渐渐,郭平华就掌握了一套烧砖制瓦的本领。

虽然没有工钱,但在吃的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一星期,他可吃上一次白面馒头和一餐肥猪肉烩白菜豆腐粉条。

这天,砖厂管工,让郭平华到厨房帮一个送菜的青年人下菜,那青年人外表斯斯文文,在下菜时,嘴里在不时诵读宋真宗的一首《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斤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

这个青年人对前面的几句诗,勉强还背的出,但接下来的两句话,死活想不起来,郭平华笑着接上诵道: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那青年一听,甚是诧异和钦佩,忙说:“你也是读书人,你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

郭平华苦苦一笑,说:“小兄弟,不瞒你说,我已考上了秀才,可命运不济……”

郭平华就小声悄悄一五一十讲了自己这两年的遭遇,以及自己想逃离黑砖窑的想法,那青年人说:“这位仁兄,既然咱都是读书人,我就豁出去了,帮你一把,今天晚上夜半时分,你听到砖厂后墙外有人唱歌,你就想法翻墙过去,我会骑马在后墙外等你,我带你离开……”

“好。”郭平华感激地说。

这天晚上后半夜时分,听到歌声后,郭平华对监工说他这几天肚子不舒服,想去后墙根的厕所方便一下,正犯困的监工不耐烦地说:“快去快回!”

郭平华就抱住肚子,装出很难受的样进了厕所,踩着一堆废砖块翻过了后墙,那个热心肠的读书青年,正在墙外等着他,一见他,弯腰一把将他拉上马,一甩马鞭,那马儿就沿着一条小路狂奔起来,郭平华只感觉两耳呼呼生风,一路翻山越岭,在黎明时分,马儿就跑到了黄河边。

那青年人跳下马,拿出一套干净的衣服和5两银子,指着黄河岸边一艘拉客的大船说河对岸就是你们陕西韩城,你可坐这条船渡过黄河回家,我家是河津县原家沟村的……那黑砖窑是我们村的里长开的,其兄长在省上为官,家族势力大的狠,一般人惹不起,不瞒你说,这5两银子是我父亲让我送给你路上做盘缠,我父亲也是个老秀才呢……

郭平华激动不已,连说:“代老兄向老人问声好,告诉他,我今生不会忘记你家老人对我的救助之恩,我回头一定会来拜访仁兄你和他老人家的……”

那青年人咧嘴笑挥挥手,说:“仁兄呀,买票上船吧,你回去好好读书,日后出息了,可莫忘记了提携你兄弟我一把……”

青年人说完,就调转马头,消失在黎明前的夜色里。

郭平华碾砖回到家里,可院大门上挂着一把铁锁,他到岳父家,大舅子告诉他,自从他没有了音讯后,几乎每天都有人上门讨债,他妻子李氏只好带着女儿去了广东新会一个远房亲戚名叫赵君衡表叔家躲避,这个表叔是年轻时是入赘到河南南阳当了人家的上门女婿。后来夫妻俩到广东做卖馒头的小本生意。

郭平华要了地址,又昼夜兼程赶往广东会城三江镇,可遗憾的是他扑了空。

当地人告诉他这里确实有这么一个名叫赵君衡的夫妻俩,平日里靠卖北方馒头为生的人,但在半年前,回了河南,其家具体在河南什么地方,没有人清楚。

郭平华决定不走了,他觉得这里是一个谋生的好地方,水陆交通比较便利,但人在他乡,想要长时间待下去,就得有一个谋生的方法可为才行,郭平华决定先到三江镇码头上干苦力。

在干了一段时间的苦工后,他发现在这里干苦工的不少人是北方人,这些北方从早到晚吃米饭,很是不习惯。有点商业头脑的郭平华大脑灵光一闪,他发现了商机,他决定卖饺子。

拿定主意,他就在码头租了一间房,开了一家小型饺子馆,兼营水酒和小炒。没想到饺子馆开张后,生意异常火爆,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请了伙子,一个不行,他就请了两个,三个……后来干脆又扩大了饺子馆的经营规模。聘请了专业大厨以及帮厨的和招呼客人的服务人员。

来吃饺子的人越来越多,起初多为北方人,后来本地人也喜欢上了他的饺子。

有的跑十几公里的路来吃他的饺子。接下来,郭平华没有满足小富即安,在短短15年内,先后在会城城内以及周边的码头,连开了二十多家北方饺子店,生意越做越大。此后,他自然不再亲自忙店里的事了,而是高薪聘请人帮他打理。这些管理人员,多是从老家洛南县请来的,而他自己则带两个随从,坐着花丽的马车,游走在各处的饺子店,凭着精明的头脑,把他的饺子美食集团打理得井井有条。

多年前,做粮食亏欠的债务,他也连本带息地还给了人家。

这天,一个名叫田建亮的伙子回了一趟老家洛南县待了几天又赶来了,一见郭平华,就高兴地说:“掌柜子呀,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啥消息,你说。”郭平华放下手头的算盘和账本说。

“你女儿回到咱洛南县了,真的,我见了你女儿的人了,长得可秀气了,我不是和你开玩笑……”田建亮很认真地说。

这消息对郭平华来说,是又惊又喜,他忙说:“那你怎么不带我女儿来广东呢?”

田建亮说:“我说了,可你女儿说,她要在家等她妈,等她妈回来后,再与她妈一起来广东……”

郭平华一听坐不住了,眼里涌动起亮亮的泪花,他忙给一帮手下打声招呼,即刻让人套上由三匹马拉的马车,共套了两辆马车,拉了不少吃的东西,就昼夜兼程朝回赶去,人乏马困了,就找家客栈略作休息,5天后,他赶回到老家洛南县。

他让一行随从暂住在洛南县城一家比较高档的客栈栖息。自己独自骑马回家,到了家门口,他从马车上跳下来,瞅着阔别了十多年的家,心里是五味杂陈,他轻轻推开院门,见院子里,一个年约17岁的女孩子正绾起衣袖,在水井旁边洗衣服,那女孩听到门响,就直身站起,扑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问他:“叔叔,你找谁?”

郭平华瞅着眼前陌生又亲切的女孩,哽咽着说:“你可是秀云?我是爸爸……”

女孩子一听,立时泪流满面,她擦擦湿手,犹豫了一下,扑上前抱住父亲呜呜啼哭,父女俩立时哭成一团,接下来秀云边给父准备饭菜,边对父亲讲了她这些年与母亲的事儿。

当年,她母亲带着她,确实到广东投奔一个远房表叔家,这表叔夫妻俩无儿无女,后又从广东回到河南,但没有回南阳,而是到开封,仍以卖馒头为生,几年后,表叔表婶先后病故,临终前将他们馒头坊的生意交给她母亲打理……

她母亲接手馒头坊后,生意还马马虎虎,雇了一个妇女和一个中年汉子做帮手,前些日子她母亲接到他大舅的信,说是有了父亲郭平华在广东的消息,她和她母亲当时都很激动,正准备先回到老家,找一个了解郭平华详细地址的老乡带母女俩来广东找父亲。

可没有想这期间,那个男帮工在给山上一修庙殿堂的工地上送馒头时不小心掉进山沟里摔伤了,伤的挺严重,她母亲只好送人家到一家医馆治伤。为给这男帮工治伤几乎耗尽了这些年积蓄下的银子,但那男个帮工还没有完全康复,为此,她母亲就打发她先回来,她本人想再等几天,等那个男帮工的伤彻底康复了,她再回来……

郭平华一听,随即让两个随从一人驾一辆马车,在大舅子的带领下,按女儿郭秀云所提供的地址到河南南阳接妻子。他叮嘱随从,若那个男帮工的伤还未彻底康复,就一起接到洛南县治伤,他自己在家和女儿等侯妻子的回来,他之所以不能亲自去接妻子,这是因在通信联络不方便的年代,他担心自己一动,妻子李氏又不知情,或者说正在赶回家的半路,或者带受伤的汉子到别处求医,这样他又会与妻子又走差了路,一家人又会因此而推迟团聚的机会……

半个多月后,妻子李氏带着暂还不能走路的汉子回来了,郭平华一见沧桑了许多的妻子李氏,心里是五味杂陈,他迎上前,紧紧将妻子李氏拥抱在怀里……

2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