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西南部,成都、重庆这两个城绝对是绕不开的核心。
3月5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统计联席会议召开。从会上获悉,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986.7亿元,在2021年突破7万亿元后,用2年时间再上一个万亿台阶。
这一进步无疑可喜,8万亿的体量放眼整个西南地区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就算是全国而言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存在,那么是不是可以说成渝经济圈成功扛起了西南发展的大旗呢?
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成渝两地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极。
据统计数据显示,成渝两地的经济总量已经突破8万亿元大关,占西南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
其中成都经济总量达到 22074.7 亿元,占全省比重为36.7%,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7845.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3%。重庆都市圈经济总量达24632.6亿元,其中,重庆主城都市区经济总量达23120.1亿元,占重庆市的比重为76.7%。
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增速比京津冀、长三角分别高1个、0.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相当于京津冀、长三角的78.5%、26.9%,分别比上年提高1.1个、0.3个百分点,与其他经济区的差距持续缩小。
无疑这一成就的取得,不仅彰显了成渝双城子星的经济实力,也为西南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龙头,成渝双城子星的发展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
通过产业协作、资源共享等方式,成渝两地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随着成渝两地经济实力的增强,其辐射效应也逐渐显现。通过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市场体系的拓展,成渝双城子星的经济活力可以向周边地区扩散,促进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繁荣。
此外成渝两地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储备,是西部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域。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成渝双城子星可以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尽管成渝双城子星在西南地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成渝两地需要面对的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成渝双城子星需要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
此外最重要的还是成渝经济圈内发展的均衡问题。
从人均GDP来看,2021年成渝的人均GDP是7.55万元/人,粤港澳大湾区是12.89万元/人,仅占60%不到。
而且,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的发展差距特别大,几乎只有成都和重庆发展的好一些,其他城市没几个能发展起来的。
在人口方面,重庆主城区、成都市人口都超过了1000万,成都甚至超过了2000万人,但剩余的其他城市的发展都不容乐观。
成渝双城经济圈,成渝高高隆起,中部基本都是塌陷的。
如何实现均衡发展,是摆在成渝经济圈面前的一大难题,能否漂亮解题将决定成渝经济圈的未来命运。
总体来看,成渝双城子星突破8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无疑为西南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龙头和创新驱动的核心区域,成渝两地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成渝两地的共同努力下,西南地区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但现实的挑战仍旧存在,对于成渝经济圈而言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