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太有前瞻性,总是提前布局谋划,从而破解内陆城市宿命!

城市有谋略 2024-07-06 18:41:11

成都是如何冲破地理空间的束缚,实现大发展的?

成都深处四川盆地,四面环山,无大江大河,矿产资源匮乏,这对于畅想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业的成都来说,如同绝境。

深处内陆,天然失去海运优势,也吃不到率先发展沿海地区的红利;四面环山,约束了交通运输;无大江大河,吃不到水运与河海联运的红利;矿产资源匮乏,使工业化进程受掣肘,冶金、石化和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受约束;就这样的开局,你敢相信如今的成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4400多家,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第9位吗?

1949年前,成都几乎没有近代工业,是一座纯粹的消费型城市,1958年,成都进入工业初期阶段,也就是进入工业初期阶段后,西南无线电器材厂、成都通用无线电测量仪器厂等电子工业在成都东郊拔地而起,这也拉开了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序幕,这一布局非常具有前瞻性。

1997年,重庆直辖后,几乎带走了四川三分之一的工业,特别是汽车产业一落千丈,当时,有人形容四川的工业只剩下“一台电视(长虹)六瓶酒(六朵金花)。

于是,成都想通了,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并积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进入2000年后,成都除了在龙泉驿布局汽车产业以外,还决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一是成都电子工业早有布局,有一定的基础,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受地域限制较小,发展空间很大,还能留住大量人才。

2000年是新世纪的开始,对成都来说非常关键,因为2000年,成都已完成了工业化初期阶段,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这一年,成都出台了《关于加快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这一政策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地基。

一个城市越有前瞻性就越容易踩中风口,一年之后,国家把电子信息行业列为了“国家支持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将大力支持其发展。

这还不算,到了2001年底,中国加入了WTO,这意味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将和全球电子信息市场将深入链接,靠什么深入链接?航空运输,因为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是时效性要求高、体积小、附加值高。

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春风吹拂着蓉城大地,英特尔、华为、京东方、戴尔、联想、德州仪器、富士康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成都,大批知名企业的聚集,不仅解决了大量就业人口,还带来了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以及大大推动了进出口外贸。

电子信息产业虽好,但高度依赖航空运输,所以航空运力不足也会限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成都格外注重航空运输发展的原因之一。

当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越来越多依赖航空的产业正蓬勃向上之时,成都一脸焦虑的看着日渐饱和的双流国际机场,一屁股坐在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陷入了沉思,嘴里嘀咕着:一个国际机场的运力一定会约束成都未来的产业发展,成都唯一的交通优势就是空运,得提前布局了。

于是,2007年,天府国际机场选址工作就开始谋划了,这个年份非常夸张,夸张之一是此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都还在选址,成都就如此有前瞻性?夸张之二是一年以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和T2航站楼开工建设,一手谋划选址选新机场,一手扩建老机场,其“野心”不言而喻。

到了2011年,天府国际机场选址工作进入淘汰赛阶段,一共9个地区入围,其中有三个在简阳,这也非常夸张,因为此时简阳还不属于成都。

2016年5月16日,简阳并入成都,2016年5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开工,简直妙不可言。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选址非常具有前瞻性,一是成都依靠航空运输的产业会越来越多,如果两座机场都放在龙泉山和龙门山之内,发展一定会受制约,二是成都城市发展格局突破了两山夹一城变成了一山连两翼,充满无限想象力。

综上所述,成都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一是充满前瞻性的提前布局,二是因地制宜把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冲破地理空间的束缚,打破内陆城市“封闭”的宿命。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