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草书时,很少有人在意字形是否好看,而把关键放在了这里

滨滨谈文化 2024-08-15 20:32:34



在当代书法展览上,许多入展的草书作品,根本是不计字形是否好看,也不计笔法如何,那些作品就像乱石铺街,一地鸡毛,而引起了许多书法爱好者的反对,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那些与传统书法背道而驰的草书作品还会入展?难道是评委不懂书法,还是入展者跟评委有关系?其实也未必是这样的,那么,这些入展作品究竟有哪些优势获得了评委的青睐和认可?

其实,当代草书非常注重书法的艺术性,也就是说,只要你所创作的草书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性,就会让评委多看一眼,或者入展。那么,评委对那些草书作品究竟怎么看?既然没有传统性,也没有一定好看的字形,评委是怎么评审的?书法不就是习古和笔法吗?难道评委会跳出这个圈子来评审书法?下面我们重点谈谈评委在评审作品时的焦点在哪里,或者说,一幅能入展的书法作品,究竟有表现哪些方面?

首先,一幅能入展的作品要具备对比性。这个对比是多方面的对比,其中笔墨是对比的重中之重。如果仔细查看一幅草书作品,它的笔墨是第一位,也就是评委第一眼要看的地方。如果一味地用同一种墨色来书写,这就是没有对比性的。因此,在创作草书作品时,要在字间、行间来做到笔墨的对比,如虚与实、浓与淡、干与枯,等等,这样的对比在展厅中还要效果比较明显,否则,由于缺少对比,则缺乏吸睛之处。

其次,对比时也要有字的大小对比。很多人可能都会注意到,那些展览作品上,除了墨色变化外,还有字的大小变化,有的字写的很大,也有的字写的很小,甚至几个小字还不如一个大字大,这并不是人家不会写成一样的大小,而是为了追求其中的变化,有了变化的字,才能展现出书法的自然美,这也是书法艺术性的需要,也符合古人所说的那些要求。

再有,草书作品也要有行间距的对比。我们注意到,展览作品中,有些人在处理行间距时,往往并不会把它们处理得一模一样,这一行间距很大,下一行间距又很密,从整体章法上来说,是疏密空间的需要。我们知道,古人讲,章法是有疏密一说,有疏有密,尤其是草书作品,这方面处理起来要比其它书体更为容易一些,有时候为了表现空间的疏密关系,有的作者还采用一个长竖线划分左右空间。

最后,就是在细节上处理好字的对比关系。一幅作品的质量高低,不仅仅是上述问题是否成功,还有就是对一个字的字内对比是否处理到位,也就是某个字的细节处理上,比如字的上下、左右对比,点画形态是否有对比,包括疏密、笔画粗细、长短、墨色变化等,让字在对比中完成书写,而不能是一味地写下去,其实,对比是时刻所需要的。

总的来说,一副草书有高质量的作品,所取决的支撑,不仅需要取法,更需要笔墨、章法等多方面的对比,同时也要在每个字的内部对比,如此一来,作品就充满了哲学关系,其艺术性也就自然而来。大家觉得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