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言愚语】上游_得有余闲:如何从忙碌中解放出来?

简墨水 2024-09-30 18:48:57

余闲是关注上游问题的先决条件

这是丹·希思的《上游》解读的第三篇文章。之前两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超酷的道理:要想活得不累,就得提前规划,别等到问题来了才手忙脚乱。这就叫“上游思维”,就像咱们常说的“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就能优雅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那么这篇文章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样的人才配有的上游思维。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我们细想一层就会发觉,这句话反过来说似乎更加科学——“人有近忧、必无远虑”。

人有近忧、必无远虑

疲于奔命的日子不至可能有上游思考!

如果你不信,那我们就来看这么一个例子。琳达,一个单亲妈妈,虽然手头紧,但她对儿子的爱可是满满的。儿子有一天兴奋地跑回家,说想加入学校的篮球队,但需要150美元买装备。琳达知道,这不仅能让儿子交到朋友,还能锻炼他的意志,而且他真的很喜欢篮球。

可是,琳达的钱包比脸还干净,150美元对她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街角有个放高利贷的,琳达可以借这笔钱,但代价是下个月要还上,而且利息高达20%!这简直就是抢钱嘛,但琳达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她实在说不出“不”。

琳达咬咬牙,借了这笔钱。下个月,她的日子会更难过。一个小意外就能让她手忙脚乱,她的生活就像在救火,永远攒不下钱。

你可能会想,琳达怎么不想想长远呢?但她真的没时间。她就像是被生活绑架了,每天都在下游挣扎,哪有空去想上游的事啊。

心理学家塞德希尔·穆来纳森和埃尔德·沙菲尔在他们的书《稀缺》里说,贫穷会让人的大脑带宽变窄。琳达就是这样,她每天都在下游救火,哪有心思去想怎么改变现状。

你可能会建议琳达去学学办公软件,找个好工作。但说实话,这对她来说太难了。琳达不是听不懂道理,但是她真没有那个心力。她陷入了思维上的“管窥效应”:她只能看见眼前的一点点东西。

自由的状态才有余闲上游思考者,必须有“余闲”

这里的“资本”可不是指钱,而是你的“余闲”——也就是你拥有的自由和时间。就像古代的“士”,他们有地位,有时间去思考和规划。

有“自由”才有“余闲”。

孔子在《论语》里提到君子和小人,咱们现在理解的是道德品质,但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身份地位。说的极端一点,君子是贵族,小人是奴隶,因为小人没有“资本”去考虑长远的事。

所以,想要成为生活中的“上游思维者”,你得有“余闲”。这个“余闲”就是你的精神状态,你得有自由去思考,有时间去规划。这样,你就能在问题还没发生之前就搞定它,而不是等到问题来了才手忙脚乱。

又比如你读过《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开头就提到“肉食者谋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有资源、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去策划和决定大事。这并不是说普通人就没有发言权,而是在古代社会,确实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只有那些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才有资格参与重要的决策。

但是,我们要知道,人人生而平等,这里的“资本”并不是指你一定要有多少钱或者多高的社会地位。在现代社会,我们所说的“资本”更多的是指一种精神状态,一种能够让你自由思考、有时间去规划未来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我们称之为“自由”或者“余闲”,它允许你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困境,而是能够放眼未来,去思考和规划更长远的事情。

这个状态叫做“自由”。这个资本叫做“余闲”。

苏轼在他的词里写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里的“营营”指的是那些琐碎的日常小事,而“此身非我有”则表达了一种被生活所束缚,没有自由选择权的感觉,就像一个奴隶一样, 琳达就是生活的奴隶。

只有当你面前有多种选择,你才能去学习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真正的自由,是能够去做那些你不一定非得做,但你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上游思维,就是去思考那些目前看起来并不迫切,但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你得有选择的余地,才能去考虑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真正的自由,是能够去做那些你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被生活推着走。上游思维,就是去思考那些现在看起来不那么紧急,但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

紧急的事儿会挤掉重要的事儿,近忧会挤掉远虑

希思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哈佛学生去研究护士们的日常。你可能以为护士就是医生的小跟班,但其实她们是解决问题的超级英雄!

紧急的事情会挤掉重要的事

比如说,正好赶上一个从周六到周一都放假的长周末,医院洗衣工没上班,这个病房的毛巾不够用了。护士不会眼看着病人没有毛巾用,她临时到别的病房拿了来毛巾就给用上了。这不符合规范,但是能解决问题。

还有,医院给新生儿发的身份识别器,出院时得收回。如果找不到,那就麻烦了。但护士们总能像侦探一样,迅速找到丢失的识别器,让产妇顺利出院。但是护士很有经验,她能猜到识别器大概会丢在什么地方,快速找到,就没太耽搁人家出院。

护士们总能想到办法。她们既有耐性又有想法,她们对病人充满爱心,她们永远能帮你解决问题。但是这份报告反映了一个最大的问题。那些医院,似乎永远都不会长记性呢?。

新生儿身份识别器找不到,耽误了出院,然后下一个产妇出院时又找不到,明天又是毛巾不够用……每次都得靠有经验的护士来救场。我们不禁要问,医院为什么不改进流程呢?护士们为什么不提点建议,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呢?

答案是,护士们太忙了,她们被紧急的事情淹没了,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提出改进的建议。她们每天都在下游救火,哪有时间去上游筑坝呢?因为护士们被“紧急”淹没了。

紧急的事情往往会让我们忽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一个程序员,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新技术,以免被行业淘汰。但他的工作总是排得满满的,加班成了常态,他总是忙于处理那些迫在眉睫的任务。

每次他想要抽时间学习新技术时,总会发现手头的工作更紧急,更需要立即处理。这样一来,学习新技术这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就一直被搁置。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紧急任务挤占了重要任务”的现象。程序员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多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我们总是被眼前的紧急任务牵着走,而忽略了那些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事情。

获得“余闲”的两个途径

那这些不自由的组织和人,怎么才能获得一点自由呢?希思提出两个办法。

把远虑包装成近忧

第一个办法就是把远虑包装成近忧的样子。要让人们关注长远的问题,是把它们讲述成迫在眉睫的危机。人类天生更倾向于解决眼前的问题,因为它们能立刻引起我们的注意。而那些看似遥远的问题,往往不会引起我们的紧迫感。但实际上,问题到底是近是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么看。

以全球变暖为例,如果我们假设全球变暖是真的,那么这个问题是迫在眉睫还是远在天边呢?如果我们每天不采取行动,全球变暖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威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全球变暖有一个具体的形象,比如一个怪兽,人们可能早就开始采取行动了。

“臭氧层空洞”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许多工业产品,比如冰箱,使用了氟利昂等化学物质,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为了引起全球的关注,有人形容臭氧层上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大的空洞。虽然这种说法在科学上并不准确,因为实际上只是某些地区的臭氧层变薄了,并没有真的出现一个“洞”。

臭氧层空洞

但“洞”这个概念很直观,它让人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必须马上采取行动。这种描述把一个长远的问题变成了一个紧迫的问题。结果,全球采取了行动,臭氧层的状况得到

主动创造余闲

第二个办法是更根本性的办法,主动创造余闲。

想要成为“有闲阶级”,就得学会创造余闲

余闲就是那些你不用立刻花掉的钱和不急着用的时间,它让你有选择的自由,让你可以享受生活,也可以进行长远的思考。想要成为“有闲阶级”,就得学会创造余闲。

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余闲需要刻意制造。比如,你可以固定安排一些时间,专门用来放松或思考。

希思提到,有些医院规定无论多忙,每天早上都要开一个早会。这个会不讨论具体工作,而是让大家交流昨天遇到的紧急情况,提醒今天可能的风险,这样的会议有助于团队集思广益。

这样的会议是改进工作流程和进行上游思维的好机会。如果没有这样的专门时间,护士们很难主动提出改进意见。她们可能会担心在大家都忙的时候提出改革,会显得自己不务正业,或者担心别人的看法。

所以,如果不刻意安排这样的余闲时间,人们就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进行这样的思考和改进。

眼光+责任感+余闲,才有可能有上游思维

把余闲和上游思维联系起来,其实就是要我们时刻检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分清楚哪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做的。我们得认识到选择的自由是多么宝贵,就像安排工作时间一样,也要安排好余闲时间。

特朗普再忙,该度假度假;邓小平琢磨的事儿再大,不耽误打桥牌。疲于奔命的状态并不值得自豪。如果一个人忙到连一点余闲都没有,那他就很难有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这样的人,说得好听点是工作狂,说得不好听就是生活的奴隶。

一个组织如果总是追求效率,连开玩笑的时间都没有,那它可能只是在做一些小事。真正高水平的工作需要一些“浪费”的时间,创造性的工作需要一些看似无用的部分,上游思维需要从容不迫。

理想的状态是,每天醒来都能坦然面对世界,积极主动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被迫去做的事情。经常思考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状态。

高水平工作需要浪费时间,创造性劳动需要没用的成分,上游思维需要气定神闲。有了远见、责任感和余闲,你就可以开始关注那些长远的事情了。

眼光+责任感+余闲,才有可能有上游思维

(END)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