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队的年代,吃不饱饭、物质匮乏的场景是很多人共同的记忆。那个时候,农村家庭的生活条件确实非常艰苦,粮食紧张,日常的主食多是地瓜、玉米面,有时甚至连这些粗粮都不够。尽管如此,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每个家庭都养育了五六个甚至更多的孩子。
这种现象与当前人们的生育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引发了许多人疑问:“那么穷,为什么还要生这么多孩子?”
其实,这种多子女现象有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希望和保障,也是农业社会中重要的生产力。今天,我们不妨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结构以及家庭观念来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在物质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农村家庭依然选择生育这么多孩子。
孩子是家庭的财富在那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劳动力是家庭的核心资源,而孩子就是劳动力的来源之一。生产队时期的生活,基本上依赖于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最依赖的就是人力。农活不但繁重,而且周期性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应对种植、收获等季节性的工作。
生产队实行的是“工分制”,社员每天的劳动按工分计算,工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家庭分得的口粮、钱财。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孩子不仅是家庭的一部分,更是可以增加工分、改善生活条件的劳动力。孩子们从十几岁开始,就被要求下地干活,帮家里挣工分。
男孩干重活,女孩帮着收拾田地、打理家务,孩子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家里孩子越多,挣的工分自然越多,年底分配的时候,粮食和其他资源也更多一些。
有数据显示,壮劳力一天能挣10分工,而妇女和年纪较小的孩子能挣5到7分工不等。这也意味着,一个有多个劳动力的家庭在一年中的劳动报酬远远高于那些孩子少的家庭。这种通过人力获得更多分配的方式,是当时农村家庭生育多子女的直接动因。
除了经济上的考虑,传统观念对多子女家庭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在那个时代,养老是家庭内部的责任,国家并没有完善的社会养老制度。大多数农村家庭都认为,养儿防老是应对老年生活的一种必要保障。生育多个孩子,特别是儿子,被视为家庭的安全网。
等到父母年老不能劳作时,孩子们就是最可靠的生活依靠。这种观念深植于中国农村社会的文化之中,尤其是在农业社会中,土地和劳动力紧密相连,生儿育女不仅是家庭繁衍的需要,更是维持农业生产和保障老年生活的必然选择。
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生育多个孩子,就是为了确保老年时有人照顾、有人赡养。尤其是当时没有完善的医疗和养老保险,生育子女成了唯一的保障方式。
然而,有了多个孩子的父母,真的就那么幸福吗?着这其实是一个可怕的观念。
孩子多的家庭,早期父母累死累活的养活多个孩子,在孩子成年后,家庭间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人越多,反而问题越多。这里面最操心的,还是父母。
早期身体累,晚年精神累。所以孩子多的家庭,父母其实很多都过得不幸福。
其实只要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好,无论孩子多少,甚至无论是男是女,老了之后必然会有孩子的回报。所以养儿防老,其实是个非常错误的观念。
生育政策的宽松与节育手段的匮乏生产队时期的多子女现象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国家政策和生育控制手段的欠缺。
1949年建国初期,国家并没有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相反,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减少以及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五十年代国家还鼓励生育,提倡“人多力量大”,希望通过人口的增加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直到六十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才逐渐提上日程,但在农村,节育观念普及的程度依然不高。农村地区缺乏避孕手段,许多人对节育的了解有限。数据显示,当时许多农村妇女并没有足够的生育控制知识,即使有,也缺少相应的避孕工具。因此,家庭中“生了就养”的观念占了上风。
而且,当时农村社会也没有太多关于“生多少孩子合适”的讨论,孩子的到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安排和家庭的一部分,几乎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人为手段去减少生育。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开始严格推行后,才逐渐有所改变。
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农村家庭的确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社会有着强大的集体互助网络,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成为了缓解这种压力的重要手段。
家里如果孩子多,父母需要外出干活时,邻里会帮忙照看孩子,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孩子常常负责照顾弟弟妹妹。这种互助精神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同时,集体生产的方式也为多子女家庭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人民公社制度下,生产队集体劳动、集体分配,个人在这样的体系中并不完全孤立无援,孩子多的家庭可以通过集体的支持获得一些生活保障。
虽然这种保障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它缓解了因为多子女带来的生存压力。村里的老人们常说,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但心里不慌。因为邻里之间相互帮助,村子里几乎没有特别贫困的家庭。
大人们干活,小孩子们一起玩耍,谁家有困难,村里人都愿意出手帮忙。这种社区之间的互助,成为了多子女家庭能够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如何过日子?在那种资源极度有限的条件下,农村家庭仍然能够养活多个孩子,靠的不仅仅是劳动力和邻里互助,还有他们独特的生活智慧。那个年代,农民非常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何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来维持生活。
许多家庭有自己的小菜园,种上白菜、土豆、红薯,鸡鸭也养在院子里。虽然生产队时期粮食供应紧张,但每家都有点自己的“私产”——自留地。这些自留地虽然不大,但能种些蔬菜、杂粮来补充日常的饮食。
养鸡养鸭既能提供蛋类,也能在逢年过节时添些肉食。正是通过这些自给自足的小经济,农村家庭在贫困中依然维持着基本的生活。此外,那时候农村人的生活极其简朴,物质要求不高。衣服大多是缝缝补补,孩子们穿的鞋也是传下来的。
家里多余的衣物总是留给下一个孩子使用,这种节俭的生活方式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生活虽苦,但农村人却以其质朴和坚韧,寻找到了维持家庭生计的方法。
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孩子不仅仅是家庭的劳动力和保障,更是家庭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孩子多了,家里热闹,给了父母继续奋斗的动力。即使生活条件再艰苦,看到孩子们的欢笑,父母们心里的苦也会淡去不少。
有不少史料记载,当时很多家庭虽然生活艰难,但对孩子的期盼和喜爱却从未减少。孩子的出生带来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哪怕物质匮乏,孩子们的存在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农村家庭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成了他们面对困苦生活时的精神支柱。
结语生产队时期的多子女现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深深根植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结构中。
在那个依靠人力进行农业生产的年代,劳动力、养儿防老的观念、节育手段的缺乏,再加上邻里之间的互助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使得生育多个孩子成为了农村家庭的普遍选择。
尽管物质匮乏,但孩子带来的劳动力、希望和未来,使得这些家庭能够在艰难的岁月里坚持下来。孩子们不仅是家庭的帮手,更是未来生活的保障。在那个时代,多子女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也代表着在年老时有人照顾,家庭的传承得以延续。
贫穷和苦难并没有削弱人们生育的热情,反而通过集体互助、生活智慧和对未来的期盼,让那些年迈的父母在看着孩子们长大时,获得了一种无形的力量与精神上的富足。正是这种坚韧和乐观,支撑着他们走过了那段困苦的岁月。
你认为是可怕观念,然而除了你的孩子,谁给你养老?
面黄肌瘦严重营养不良
自私自利的不婚不育更可怕,连个后人都没有,愧对列祖列宗,老来孤苦可怜!
农村人养儿育女不会出于什么目的,而是顺其自然。
让你只生一个,急功近利,证明富起来了,大部分家庭在生五六个七八试试。
当年一对轻夫妇要伺候 4 个或更多的老人时你还会这样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