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通往老子之道的100个问题:是“不辞”还是“不始”(4-6)

问道化鸣 2024-08-15 16:20:33

《道德经》第二章,主要讲人有好恶之心,是非之别;以道观之,情无所偏,物无贵贱。因此老子在第二章只讨论“美恶”情绪,不讨论“善恶”之事;只讨论万物自作自化,不讨论所谓圣人“辞让不辞让”。

第一章原文及章旨大意

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章旨大意:

天下人都以自己的偏好为好,这种偏好令人生厌;都以自己认可的特长为特长,这样的特长就不是特长。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等,哪里有什么好坏是非?只是相对之说而已。此乃自然之常情,故曰“恒也”。

所以,圣人顺应万物之自然,不造不设,不以政令干涉百姓,顺任百姓自然自化而不以创始者自居;百姓事业兴旺,圣人不以为是自己的能力;百姓把事情办成,圣人不贪百姓之功。正因为他不以为有功,所以就不会失去功劳。

本章存在的问题不多,主要有三个:因误解老子的“美恶”用意,而将老子思想引向世俗“劝化”说教;因原文抄写有误,造成对老子思想的曲解;因曲解了“无为”而将老子的根本主张引向消极。

第四个问题:因误解老子的“美恶”之意,而将老子思想引向世俗“劝化”

注意,是“美恶”相对为言,并非“善恶”相对。“美恶”指向情绪,“善恶”指向“事物”。老子讨论的是人的情感好恶,不讨论“事物善恶”。因为人有好恶倾向,物无“善恶”之分。

“美”不作“美丑”理解,而是“美滋滋”的美;“恶”不是“善恶”的恶,而是“厌恶”的恶。不仅本章如此,整个《道德经》,凡涉及这个“恶”的全读作“wù”。

比如:第八章“居众之所恶”,第二十章“美与恶,其相去若何?”第二十四章“余食赘行,物或恶之”,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第四十二章“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第七十三章“天之所恶,孰知其故?”等。

其中的“恶”,全是厌恶、讨厌之意,没有一处可以当作“善恶”的“恶”来理解。不贯通全文而径作“善恶之意解释的,自觉不自觉的走向世俗教化而不自知。

所以,河上公注曰:美者,“自扬己美,使彰显也”;憨山德清:“天下之人,但知适己意者为美”。陆希声:人之所谓美恶,皆生于情。以适情为美,逆情为恶,以至善不善亦然。然所美者未必美,所恶者未必恶,所善者未必善,所不善者未必不善,如此者何,情使然也。

第五个问题:是“万物作焉不辞”?还是“万物作焉不始”,一字之差,云壤之别

河上本和王弼本的《道德经》文本里有“万物作焉而不辞”一句,同是传本的傅奕本却是“万物作焉不为始”,帛书和楚简等古本均是“万物作焉而弗始”。

不要轻视“不辞”与“不始(弗始)”的一字之差,其间况味大不同。

河上公注曰:不辞,即是不辞谢。苏辙注解说:万物为我作,而我无所辞。都有当仁不让之意。但老子却不是此意。

王弼在注解“太上(17)章”是引述本章说:“大人在上,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故下知有之而已。”

这说明,王弼原版文字与帛书文本是一致的。正像王弼原文应该是“无名天下之始”一样,后来的编校者疏忽大意,只改原文。不顾及王弼注文,结果造成原文错讹而不知。

《吕氏春秋》是也是“不为始”,帛书本、楚简本《老子》则是“弗始”。

“不为始”“弗始”意在表达万物自生自化,圣人不为首倡者自居,而不是河上公、苏辙以及很多其他学者理解的那样“不辞”:万物为我所作,而我当仁不让。

“我”只是顺遂物性,在方而为方,在圆而为圆,“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岂能以“万物主”自居,以为“万物为我所作”?

第六个问题:之所以误认为老子有消极的一面,是因为曲解了“无为”思想

“无为”是老子的根本政治主张,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无论老子如何论道,最终一定要落实在“无为之治”这个根本上来。

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无为”,通常把它理解为“顺其自然,不强作妄为”之类含混不清的概念上,抹杀了“无为”的深刻内涵。

以陈鼓应先生为例,他的释文是“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这个解释就如同隔山打牛,无关痛痒。

“无为”的“态度”仅仅是态度而已;“处理世事”指向不明,难以表达老子专属词汇的深意。

须知,“无为”不是态度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问题,是施政方法问题,说到底,是权力如何使用的问题,是关于如何在“无”处作为的根本问题。

在《道德经》五千言中,关于“无为”的论述,大抵约占一半以上的内容,文中涉及的“不、弗、勿、毋”等论述有70多处,几乎遍及整个《道德经》,而所有这些否定句式,都是关于“无为”的论述。

简言之就是:权力应“以百姓之心为心”,“后其身”“外其身”不与民争;在荣誉利益面前,“不敢为天下先”;施政方面要“柔弱”待民,“不可兵强天下”,威慑百姓,在涉及百姓切身利益面前,要“勇于不敢”……

一句话,权力不侵夺百姓,不伤害民众积极性——这才是老子的“无为”思想:限权辅民不欺民,利民富民不伤民。



1 阅读:22
评论列表
  • 2024-08-18 10:07

    洋洋洒洒,没找到一句对的,就这种人也在研究道德经,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