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国著名轰炸机,呼啸而至的死亡,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匠心严选 2024-09-05 14:15:09

在德波闪电战中,德国空军的卓越表现首当其冲地吸引了全球瞩目。战端初启,德国空军即对波兰关键军事设施实施了精准而高效的轰炸,瞬间扭转了战场的天平。

当华沙决定孤注一掷时,德国轰炸机再次切断了城市的生命线——供水与供电系统,这一举措不仅重创了物质基础,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了沉重打击。可见,若没有俯冲轰炸机的强势介入,德军在二战初期那闪电般的攻势将难以构想。

德国俯冲轰炸机的诞生与发展,是历经岁月磨砺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体”。一战后,德国军事力量遭受重创,空军尤甚,几乎仅余民用航空残影。希特勒掌权后,他加速了德国军事复兴的步伐,无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力的限制,仅用十五年时间,德国便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其武装化进程,展现了超越条约束缚的决心。这一时期,科技进步如同催化剂,为希特勒的野心提供了坚实支撑,但旧有军事思维的桎梏亦显而易见。多数将领仍倾向于将新兴武器如飞机、坦克视为辅助陆军的手段,而未能充分预见其在未来战场的主导作用。实际上,雷达、飞行器及坦克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已预示着战争形态的根本变革,技术的迭代速度超乎想象,部分设计尚停留于蓝图便已被更先进的理念超越。

在这场军事变革的浪潮中,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一战时期的空战英雄,他曾在短短两年内击落15架敌机,并荣获普鲁士最高荣誉——蓝色大勋章。面对战后空军的解散,戈林誓言:“我们将向任何企图奴役我们的敌人宣战,且必将重振雄风。”1933年初,纳粹政权初建,戈林便不遗余力地推动德国空军向巅峰迈进,其远见卓识与坚定信念,为德国空军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轨迹刻下了深刻的烙印。赫尔曼·戈林,以其对阿道夫·希特勒的坚定忠诚以及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的卓越才能,获得了显著重用,被委任为纳粹德国第3航空部部长。戈林心怀壮志,旨在构建一个令人生畏的空中力量,他确立权威后,曾豪迈宣言:“苍穹之下,凡能翱翔者,皆归我麾下!”这一时期,德国航空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而,受制于国内资源有限,飞机制造能力远远滞后于纳粹政权的扩张野心。在此背景下,戈林向汉莎航空公司——彼时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航空巨头伸出橄榄枝,其掌舵人埃哈德·米尔契被许以空军高层要职作为交换。米尔契及其团队,历经两昼夜的不懈努力,精心策划出一套详尽的飞机制造蓝图,目的在于迅速提升产能以满足战争需求。此后,米尔契以严苛的标准和不懈的鞭策,激发了德国飞机制造业的潜能,工人与制造商们在高强度下加速运转。

德国为实现其空军扩张计划,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直接接管他国企业资产,另一方面则通过政府隐秘渠道提供资金援助。为躲避国际监察,纳粹巧妙地以空军名义成立多家公司,以无息或低息贷款形式注入巨额资金,从而加速了德国飞机制造业的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德国军界内部就空军未来的战略定位展开了热烈讨论。一派观点认为,空军应继续发挥其战术辅助作用,侦察机负责情报搜集与炮火校正,战术轰炸机则在战斗机护航下执行对地精确打击任务,以支援地面部队;而战斗机则专注于空中对抗。另一派则持有更为前瞻的见解,认为随着科技进步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战争的本质已超越单纯的军事对抗,深入触及社会与国家的各个层面,因此,空袭目标亦应扩展至更多非军事领域,包括民用目标,以实现更深层次的战略打击。这场讨论,不仅预示了空战形式的变革,也反映了纳粹德国对未来战争形态的独特思考与布局。在战略规划的蓝图上,针对敌对国家关键设施如工业心脏地带及政府核心区域的打击行动,被明确列为关键议程。执行此类高难度任务的精锐力量,非具备深入敌后、直击要害、瓦解敌方战斗意志与实力的远程重型轰炸机莫属。这一远见卓识的构想,深受参谋长瓦尔特·韦弗尔的青睐。他深刻洞察到,面对苏联这一主要威胁,德国必须构建一支能够穿透敌国防线、迅速削弱其战争潜力的战略空军。

基于这一战略考量,1934年,韦弗尔亲自督阵,将研发一款航程达3220公里、足以跨越国界直捣苏联腹地的四引擎轰炸机列为空军发展的首要任务。然而,命运多舛,首款重型轰炸机原型机历经两年不懈努力问世后,却因发动机顽疾而黯然失色,更令人痛心的是,其坚定的倡导者韦弗尔将军,在一次试飞意外中不幸罹难,为这一项目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时间,重型轰炸机项目遭受广泛质疑,指责其耗资巨大、成效难料。但历史的转折往往藏于危机之中,1934年末,希特勒与戈林达成共识,决定虽缩减战略空军规模,却不忘其重要性,同时加速战术型飞机的量产步伐,以应对多变的战场需求。

进入1935年春,希特勒以自豪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德国空军的崛起,而此时的空军建设重心已悄然转向,聚焦于集战术灵活性与有限战略打击能力于一身的中程轰炸机。这些飞机航程可达1610公里,携带1000公斤弹药,以320公里的时速穿梭于天际,成为德国空军的新锐力量。而真正引领德国轰炸机技术,尤其是俯冲轰炸机领域突破的,是戈林的老战友恩斯特·乌德特。作为一战中的空战英雄,乌德特以击落62架敌机的辉煌战绩闻名遐迩,其名声一度盖过了后来的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他不仅是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之后的又一位空战传奇,更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著称。即便在战争中多次遭遇生死考验,乌德特总能化险为夷,继续翱翔蓝天。对于他而言,放弃飞行,无异于放弃生命。正是这样一位传奇飞行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实战经验,推动了德国轰炸机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后,德国空军的命运悬于解散的边缘,而乌德特亦面临飞行梦想的全面封锁。在那段阴霾的日子里,他虽身处地面,心却未有一刻远离蓝天。他秘密地构建着飞行的梦想,同时谨慎地避开联军的耳目,以防任何可能的告密之举。一旦获准重返蓝天,他便迫不及待地投身于特技飞行的钻研中,其飞行之低,几乎触及地面,令万众瞠目结舌,心惊胆战。1936年,德国纳粹的崛起为德国军备的复兴铺平了道路,尤其是当乌德特的老战友戈林荣膺空军首领之位后,乌德特的活动更加频繁。戈林致力于悄然重建一支强大的空军,吸引众多昔日飞行员舍弃来之不易的安稳,纷纷投奔其麾下。然而,乌德特却独树一帜,对官僚体系中的职位不感兴趣,他的心中唯有飞翔的渴望。在这一点上,他与戈林不谋而合,都怀揣着重振德国空军的宏图大志。同年,乌德特被委任为德国空军技术局局长,肩负起评估各飞机制造商提交的俯冲轰炸机原型机,并决定最终生产型号的重任。对乌德特而言,俯冲不仅是早年间便深耕于心的技艺,更是他多次实践验证的战术理念。如今,这一理念已不再是他一人的独舞,技术局的军官与工程师们均站到了他的身旁,尽管他们的立场与上级存在分歧。

然而,俯冲轰炸机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术研究部长,即当时仍身为少校的沃尔夫拉姆•弗赖赫尔•冯•里希特霍芬,成为了这一项目的坚定反对者。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赫赫有名的王牌飞行员里希特霍芬的亲属,沃尔夫拉姆毕业于柏林工科大学,本应成为创新力量的拥趸。但他却对俯冲轰炸机持怀疑态度,认为其速度迟缓且笨重,且需在极低高度(1000米以下)才能有效瞄准,这极大地增加了风险。尽管如此,乌德特及其团队仍坚持己见,力图证明俯冲轰炸机的战略价值,即便这意味着要挑战权威,跨越重重阻碍。在航空技术的早期探索中,俯冲轰炸机面临着严峻挑战,其脆弱性在高射炮的密集火力下暴露无遗,如同捕捉屋檐下的麻雀般轻而易举,更遑论面对敌方战斗机的追击。鉴于此,一个普遍的共识悄然形成:“俯冲轰炸机时代或将终结?”然而,乌德特及其团队并未轻言放弃,他们深思熟虑,构想着一旦研制命令下达,应如何向制造商提出苛刻而必要的要求。

首要之务,是打造一款能够抵御任何极限俯冲强度的坚固机体,即便是在近乎垂直的俯冲姿态下,也必须通过精密设计的俯冲减速板,将速度严格控制在每小时600公里以内,这一速度在当时已逼近人体承受与金属结构强度的极限。更为棘手的是动力系统的研发,1935年的技术背景下,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被牢牢锁定在约600马力,难以突破。这意味着在攻击与撤离阶段,飞机速度均受限,极易成为敌方战斗机追击的靶子。鉴于敌方战斗机往往从后方逼近,增设一名射击员位置,装备机枪以应对尾随威胁,成为了新的设计需求。

尽管遭遇重重质疑与反对,1935年春,德军高层仍毅然决然地将俯冲轰炸机的研发重任托付给了航空工业界。这一决策背后,是对纳粹空军现有轰炸机性能的深刻反思——其瞄准系统异常复杂,飞行员需经长期训练方能驾驭,实战中屡屡错失目标。诚然,研发更高效的瞄准装置是长远之计,但在紧迫的战备需求下,发展高性能俯冲轰炸机成为了更为迫切的选择。俯冲轰炸机虽载弹量有限,但其卓越的命中精度使之成为打击敌方关键战术目标的理想工具,尤其是桥梁、舰船及炮兵阵地等要害。在这一领域,容克公司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与丰富的制造经验脱颖而出。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容克便在瑞典马尔摩工厂成功研制了具备俯冲能力的双座战斗机K47,并创新性地集成了与高度表联动的自动拉起装置,为后续的俯冲轰炸机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航空领域的一次公开招标活动数周尘埃落定之后,容克公司自主研发的Ju87轰炸机成功翱翔天际,其标志性的W型机翼、紧凑而坚实的机身设计、加长的挡风玻璃,以及配备有轮罩的固定式起落架,虽外观非传统意义上的美观,却彰显出非凡的稳固性。与此同时,阿拉德公司正紧锣密鼓地筹备其全金属构造的双翼Ar81俯冲轰炸机问世。与此同时,汉堡的布洛姆-福斯公司亦不甘示弱,推出了略显不足的Ha137机型,这款单座飞机在实际应用中,其定位更倾向于强击机而非纯粹的俯冲轰炸机。在这一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最终对决聚焦于海因克尔与容克两大巨头之间。海因克尔的He118以其灵活性见长,但在至关重要的俯冲性能上,仍留有未知之谜,相较之下,容克Ju87已在这一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时至6月9日,技术局研究部长里希特霍芬颁布了一项机密指令,为这场竞争划下了阶段性的句号:“自即日起,暂停Ju87作为俯冲轰炸机的进一步研发,同时终止将其改装为舰载机的计划。仅保留Ju87指挥机的研制工作,即冯·里希特霍芬型号。”然而,随着恩斯特·乌德特接替维默尔将军担任技术局新局长,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俯冲轰炸机的构想终获青睐。1936年秋的试飞盛宴,成为了决定订单归属的关键时刻。Ju87以一次震撼人心的大角度俯冲表演,并安全完成拉起动作,赢得了广泛赞誉。反观He118,尽管其速度与灵活性令人瞩目,但试飞员在尝试大角度俯冲时遭遇了机体结构极限,无法顺利完成动作。

数月之后,乌德特亲自上阵检验这两款飞机,他无视旁人劝阻,毅然将He118推向极限,不幸的是,这一冒险举动导致了飞机失事。在生死攸关之际,乌德特凭借过人的飞行技能跳伞逃生,于一片玉米地中安然着陆,虽身受轻伤,却难掩对“这致命陷阱”的愤慨。次日,当救援人员找到他时,他仍被降落伞缠绕,口中喃喃自语,对失败的机型表示不满。这一事件,无疑为容克Ju87的最终胜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知名设计师恩斯特·亨克尔,带着精心准备的六瓶已启封的香槟,亲赴探望养伤中的乌德特,这份意外之喜显著地提振了后者的心情,促使其在短短一个小时内便畅饮了两瓶,欢声笑语中透露出了不屈的精神。

尽管之前遭遇了严重的飞机坠毁事故,但这并未阻挡乌德特探索蓝天、挑战极限的步伐。他迅速将目光投向了新型的轰炸机——Ju87,这款战机的设计独特之处在于其机翼向上巧妙翘起,宛如苍穹之下翱翔的雄鹰,赋予了它非凡的俯冲能力,能以远超同类的陡峭角度向目标疾驰而去。乌德特一接触Ju87,便以其超凡的飞行技艺和深刻理解,充分挖掘并展现了该机的潜在威力。这份卓越表现迅速引起了广泛认可,促使Ju87自1936年起迈入大规模生产的快车道。在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中,尤其是德国入侵波兰的关键战役中,Ju87凭借其卓越的低空突袭能力和震撼人心的轰炸效果,一举成为了战场上的“恐惧使者”,在敌人心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恐怖”印记,且这一影响力经久不衰,长时间主导着人们对于战争暴力的想象与恐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