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和《薛刚反唐》中,薛家三代英雄各领风骚,创造了属于各自的传奇故事。到第四代薛蛟镇守锁阳城,成为大唐开国勋贵家族最后的余晖。
薛蛟收郭子仪为义子,把守护大唐的责任传承下去。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让大唐延续了百余年。
在真实的历史上,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不仅跟薛家没有关系,跟瓦岗系功臣家族也没有关系。那么我们探究一下在安史之乱前后,薛仁贵的子孙发挥着什么作用。
安史之乱的发生和薛仁贵的子孙不仅有关系,而且是非常紧密的关系。
薛仁贵是世家大族出身,到他这一脉就衰落了。为改变自身命运准备迁祖坟,在妻子柳银环的劝说下他放弃迁坟,投奔在大唐名将张士贵麾下。在征讨高丽战场上,薛仁贵作为普通士卒英勇善战,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被御赐马二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被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
在班师回朝时,唐太宗李世民对薛仁贵说,朕不高兴得到辽东,而是高兴得到了薛将军。薛仁贵被封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宫城玄武门。玄武门在大唐至关重要,唐太宗把自己的安危都交给了玄武门守将薛仁贵,可见对薛仁贵的青睐和重用。
唐高宗时期,大水淹没宫廷,薛仁贵不顾生死示警,让皇帝李治脱离险境,被赞为“忠臣”。
薛仁贵作为副将征东,击败高丽军队斩获千人。在以后的战争中,薛仁贵击败高丽、契丹和奚人,被封为左武卫将军。
在西北战场上,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大败九姓铁勒。大唐灭高丽时,薛仁贵战功赫赫,被封为右威卫大将军、检校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留守平壤。
薛仁贵单独领军为帅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征讨吐蕃和吐谷浑。因为官二代不配合导致大非川之败,薛仁贵被贬为平民。
薛仁贵被起用征讨反叛的高丽,由于某种原因再次流放。后来唐高宗再次起用薛仁贵,薛仁贵打败突厥取得云州大捷,不久就去世。
薛仁贵有五个儿子,最有成就的有长子薛讷和幼子薛楚玉。在武则天时期,薛讷抵御突厥,先后任其摄左武威卫将军、安东道经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左卫大将军,官职远超其父薛仁贵。
唐玄宗时期,薛讷为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大败突厥洗刷了父亲薛仁贵大非川战败的耻辱,获封左羽林军大将军、平阳郡公,后任凉州镇军大总管。
薛仁贵的五子薛楚玉,勇猛过人,曾任幽州长史、范阳节度使,由于某种原因被免官。
薛楚玉失去范阳节度使的职位,由张守珪接任其职。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就是张守珪的义子。张守珪重用安禄山,让其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安禄山善于钻营,最后取代张守珪成为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就是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基本盘。
薛楚玉的儿子薛嵩,和演义的薛刚颇相似,力气大、重义气,作战勇敢。可能父亲薛楚玉被罢官对大唐心怀不满,附逆安禄山参与叛乱,得到安禄山的重用。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和史朝义先后失败,薛嵩率领四州投降大唐朝廷,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仆射、御史大夫、昭义军节度使、平阳郡王。他的儿子薛平,历任平卢、河中节度使,曾是安禄山的官职。薛平之子薛从任右领军卫上将军,统领大唐禁军,位列大唐军方高层。
薛嵩叛而归顺大唐保全家族,他没有得到大唐的追究而继续高官显贵,这是薛仁贵子孙的幸运,则是大唐皇权衰弱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