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每次努力自主结果总是相反,马克龙这次战略自主能成功吗

闫树军论评 2023-04-14 10:33:23

近日,马克龙访华结束回到法国,面对采访时说了一句话:欧洲要战略自主,要让欧盟成为“第三个超级大国”,不能沦为美国的小弟。

“豪言”一出,万众沸腾。中国这边的网络媒体上当然是欢呼雀跃之声,但西方的舆论宣传就恰恰相反了,几乎一片怒骂马克龙是西方“叛徒”的话,《政客》媒体更是表示,这都是马克龙的个人作秀,是受到了中国的教唆,目的就是想挑拨美欧之间的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欧洲想要自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其实,纵观欧洲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欧洲自主”确实是一个传统项目,从二战后就开始了。但遗憾的是,每次欧洲说要自主的时候,最终结果往往都是欧洲更加不自主了,无一例外。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先是说要国防自主。英法签订了《敦刻尔克同盟条约》,协定军事上共同进退。之后,法国又提出组建欧洲联军,当时连联邦德国都同意了,但在美国的搅和下,计划最终还是变了样子,白宫顺势推动了北约建立,接着就摘了法国的“桃子”,欧洲联军并入了北约。

期间,法国也曾经试图反抗,提出了“普利文计划”,想要西欧各国在北约框架下建立独立性更强的欧洲防务共同体,可惜最终还是失败了。

再然后,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国罕见地和苏联站到了一边,明确反对英法两国的“侵略”行为。在美国和苏联的配合下,英法两国的海外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欧洲成为了美苏对峙的前沿阵地,美国在欧洲驻军的事情开始逐渐制度化,欧洲的国防安全被美国掌控地更深了。

法国本身也幸亏是出了一个戴高乐,顶着美国的压力,强行驱逐了驻法美军和北约总部,这才让法国有了一点点国防自主。

另外,说要国防自主的同时,欧洲还想要工业自主。法国提出了“舒曼计划”,简单来讲,就是搞欧洲煤钢共同体,还别说,这个计划之后真给搞成了。于是,欧洲更进一步,法、意等六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将欧洲煤钢共同体和其他共同体机构合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这就是欧盟的前身。

但是,欧洲的产业自主却并没有成功,因为欧洲最大投资、融资来源是美国,也就是说,欧洲的很大一部分企业当中,美国人的股权更多,这些企业名义上是欧洲国家的,实际上却是美国的。同时,欧洲最大的进出口市场以前也是美国,直到中国崛起之后,局面才有所改变,但美国在其中还是占了很大份额。

可以说,欧洲不仅没有实现产业自主,反而被美国控制的产业更多了。

七十年代,欧洲又说要能源自主。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面对以色列的求援,欧洲各国明确表示拒绝,就连领空都不同意开放;同时,还明里暗里地提供援助给阿拉伯国家,法国甚至直接给了一部分无息贷款,目的就是想要和中东在能源问题上达成一致,摆脱美国的控制。

但结果却并不如意,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逆转战局,击败了阿拉伯国家。美国自此之后,对中东石油的掌控程度进一步加深,欧洲的能源自主计划夭折。

八十年代,欧洲想要政治自主。西德、法国、荷兰等5国签署《申根协定》,打破了欧洲内部的壁垒,一体化进程突飞猛进。但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东西两德统一等事情的发生,美国趁机进一步介入欧洲政治格局当中。东欧、南欧国家加入了《申根协定》,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平衡,使得欧洲一体化看似加快了很多,实际上却埋下了大量的隐患。

欧洲内部矛盾冲突不断,为了经济、难民等利益问题不停的争吵,政治自主也就成了奢望。

九十年代,欧洲又想要货币自主。各国联手搞出了共同的货币——欧元,当时欧洲那是信心满满,觉得在这上面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外界对此看好的也不少,伊拉克就率先表态要用欧元进行国际贸易结算。

我们都知道,美元霸权对美国是至关重要的,欧洲这无疑是在挖美国的根,美国当然不能容忍,立刻推动了科索沃战争。欧元在不到一百天时间里,直线下跌30%,并且在这以后,长期和美国处于几乎1:1状态,相当于被美国钉死了。

货币自主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被美国将手插进了欧洲货币之中。

20世纪初,欧洲又说要信息自主。通信企业在全球大搞产业标准,结果到最后,还是被美国给破坏了,世界各国遵循的都是美国制定的标准。

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欧洲一次次说要自主,却一次次失去自主。直到现在美国对欧洲敲骨吸髓,一遍遍收割资本,欧洲都没有做出像样的反击措施。他们也并不是不想站起来反抗,只是他们如今已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因此,尽管现在美国深陷经济危机,无力做出打压动作;世界各国也纷纷开始“去美元化”,美元霸权崩塌为时不远;看起来局势大好。但欧洲在这个时候说要战略自主,能不能激起浪潮还是未知之数。单看舆论宣传上势头的话,恐怕是希望不大。当然,我们也不能太过灰心,万一能溅起一些浪花呢,还是拭目以待吧!

1 阅读: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