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写了一幅隶书作品,书法爱好者认为还需找关系才能入展

滨滨谈文化 2024-11-04 02:30:00

当代书法艺术性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字法,二是墨法,三是笔法,四是章法。但中书协主席孙晓云曾写了这么一幅隶书作品,其实是一幅楹联作品,字写得十分好看,笔法上也显示出了她多年来的书法功力,但一些书法爱好者看后认为,这幅作品如果要去投稿进行书法比赛的话,一定是入不了展的。

按理来说,孙晓云作为书协主席,她的书法水平一定是很厉害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的这幅隶书作品,被书法爱好者看到后,认为作为一名顶级的书法家,她应该清楚隶书书法如何去创作,并且书法的艺术性表现是如何去实现的,只从这幅作品中就可以看到,孙晓云主席的隶书书法水平很是一般,并不是按照书法大赛的要求去创作的,最多只能划归到应酬的作品范畴之内。

书法大赛上的作品形式多样,取法多样,用笔多样,当我们看到一些书法大赛上的作品时,往往就会感到,当代书法家大都是很专业的,他们的投稿作品很是值得耐看的,如果对比孙晓云主席的这幅隶书作品,除了字形好看外,其它并无突出的地方。于是,一些书法爱好者就说,这最多只是一个写字,虽有自己风格,但写得太俗,缺少隶书书法那种古拙、厚重、雄强之气。

就拿当代书法大赛上的某些作品来说,一般都是符合上述四个要求的。在取法上,许多人都尽可能地向更早的古人取法,学习古人那样的朴素、古拙之气;在笔法上,人们都很习惯于笔法上的多样化用笔,方圆兼备,正侧兼施;在字形上,许多书法爱好者都会把多种隶书融合在一起去创作,使之达到高古之气;在墨色上,书法爱好者往往也都习惯于墨色在干枯浓淡上的交替变化,以求实现书法在整体感上的层次感和艺术性要求。

那么,对于孙晓云的这幅隶书作品来说,它究竟缺少了什么?以至于书法爱好者对此有所诟病?一位书法家针对这幅隶书作品,一共给出了以下几个答案。

一是作品取法没有特质,只是一种感觉性的书写。可以说,隶书并不是孙晓云的擅长,从此作可以看出,孙晓云并没有在隶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可能是平时看过很多字帖,而在临摹上并没有下过深功,这才导致她在用笔上显得比较单薄。作品中那些字的笔画,大都是同一个笔法,起笔简单,行笔缺少提按,收笔单一,也就是说,它缺少了古人所指出的笔画最为基本的用笔方法,这都是因为临摹古帖太少的缘故。

二是字形表现方法缺少古雅之气。许多人都知道,孙晓云的书法,不论是行书还是隶书,她都想尽可能地把字形写得很美,但是,美也是有不完善的地方。就隶书来说,她也想把她的作品风格定位在东汉隶书《曹全碑》、《乙瑛碑》等那些经典隶书作品的风格上,然而,由于她在入帖方面功夫不够,才会导致她的功力缺失,有些字她也想写得更朴拙天真一些,但仍然是底气不够,才显得字很俗气。

三是在艺术性方面也缺少表现力。艺术性上的表现方法,在书法大赛上的作品中随时可见,但孙晓云的隶书作品,在字的大小、笔法的变化、点画的表现、墨色的变幻等多样化的艺术性表现上都显得很是单薄,这就说明她平时在书法艺术性的认识与实践上还是缺乏培养与锻炼。

对于孙晓云的这幅隶书作品,大家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1 阅读: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