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研究登上全球顶刊!这个部位太长,男性前列腺癌风险大幅升高!

咚咚的记事本 2024-08-26 18:04:33

你关注过你的手指长度吗?

虽然不那么显眼,但很多人对手部的「颜值」非常关注。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评价:

「XX的手指这么长,一看就是弹钢琴的料」

「XX的手长得真好看,白皙修长,真为颜值加分」

……

但你有想过吗?我们的手指长度,除了为你带来更加正面的颜值评价以外,还可能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近日,全球顶级期刊《ScienceDirect》刊载了一篇关于手指长度与前列腺癌发病概率相关性的研究,奇葩的结论刷新了大家的认知:

男性的无名指长度,与前列腺癌的患病率显著相关。具体的研究内容究竟是啥,今天这篇科普给大家做个详细介绍。

2D:4D,指长比反应了你在胚胎时期的激素水平

在科学界,研究者们如何评判大家的手指长度?他们引入了一个手指长度评判的体系:2D:4D,指长比(digit ratio)。

在我们的手掌上,2D一般指的是食指,而4D通常指无名指。无名指与食指的长度之比,被称为「2D:4D,即指长比(digit ratio)」。

举个例子,比如小明的食指长7厘米,而无名指长7.5厘米,那么他的指长比就是0.933(7/7.5)。下面这个示意图非常直观:

关于大家的指长比,有这么几个小TIPs:

男性的指长比一般情况下比女性更低;男性的无名指通常都比食指长,女性两根手指的长度接近;无论在什么年龄,指长比几乎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你在胎儿阶段的指长比会伴随你终身。

那么,这个指标为什么被专门提出,它在临床医学上又有着什么含义呢?最终的结果一定让人大吃一惊:

人类的指长比,受到我们在早期胚胎阶段(从母亲孕中期算起)受到的睾酮和雌激素影响。简单来说,我们的无名指在胚胎发育阶段会表达大量的睾酮受体,胚胎产生的睾酮越多,无名指也就越长,相应的指长比也就越低。

一句话概括:指长比短=胎儿期性激素「高」暴露。

性激素暴露,很多读者可能会联想到一些类似「早熟、过度发育」等相关问题。实际上,胎儿期间的性激素暴露跟这些问题都没有太大关系,但胎儿期间的性激素暴露,却与一类颇为棘手的问题息息相关:前列腺癌。

无名指长度,竟与前列腺癌发病率息息相关

对于男性同胞而言,前列腺癌并没有那么陌生。截止目前,它是全球男性中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仅次于肺癌。

图:2024年全球男性癌症发病/死亡率

对于前列癌来说,它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激素依赖,因此它在治疗时也相对更为轻松。在临床上,前列腺癌又有个别称叫做「轻松癌」,正确的治疗往往能带来超过80%以上的五年生存率。

但激素依赖,也就意味着它与激素暴露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指长比也代表着我们胚胎时期的激素暴露的水平。

它们之间的到底有没有联系性,如果有的话,相关性又有多大呢?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的Leslie Kouam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把这个问题说的非常清楚。

该项研究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开展了病例对照研究,旨在评估环境、职业、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该项研究共纳入了1919位实验组患者和1982位对照组患者,在研究阶段,几乎所有病例都进行了PSA(一种前列腺特异性的检查)和/或DRE(直肠指诊)的前列腺癌检测。

结果显示:指长比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侵袭性的比值几率呈反比。也就是说,指长比越短(食指与无名指的比值越小)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侵袭性的就越明显。尤其是在前列腺癌的侵袭性方面更为明显。

同时,结果还显示:指长比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男性患者们出现前列腺癌的风险比会降低9%;在侵袭性较低和较高的癌症中,风险比分别为0.93和0.85。

写在最后

在过去,我们也曾见过不少关于指长比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之间的研究分析,但这些研究均存在样本量较小,得出结论也有所矛盾的问题。通过Leslie Kouam教授团队大样本的分析显示,指长比确实与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及侵袭性密切相关。

同时也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识别和预防提供了新的线索。

随着进一步研究的深入,这一简单的测量方法可能成为评估男性前列腺癌风险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各位读者:

我们更推荐超过50岁的男性同胞们,每年都需要进行PSA(前列腺特异抗原),以及直肠指检的前列腺癌筛查。同时,存在前列腺癌家族史的同胞们更应警惕起来,建议提前至45岁,便开始进行每年的前列腺癌防癌筛查,做到抗癌「早发现,早治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