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明朝宗室藩王拾遗集18-专制王朝时期王工大臣发展到最后的必然,除了享受特权之外,唯一的技能就是通过自尽来进行所谓的守节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望联系予以删除)
(本文共计 22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7 分钟)
明朝宗室藩王拾遗集,到今天,已经来到第十八辑,在此省愚承诺各位,本辑完成后,楚藩的故事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
本辑,故事的主角是为楚藩东安王府。咱们曾经专门讲述过首任东安王朱季塛的长子朱均鈋出继担任楚王后,按照常理,郡爵例不袭,东安国应该除去。或许也因为这样的特殊案例并没有在朱元璋在世时的《皇明祖训》中讲述清楚,在往返的利益纠葛下,最终以朱季塛次子朱均钚袭位东安王得到传袭。
华丽丽的转身
那么后来在东安王的传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故事呢?今日,为您讲述。
·参与了楚藩的所有大事
东安王支系可谓是楚藩最特殊的一个郡王国。
实际上,自首任东安王朱季塛之后,他的长子朱均鈋及其子孙后裔成为了楚藩的大宗,世代嗣位楚王;他的次子朱均钚及其子孙后裔世代嗣位东安王。不得不讲,专制王朝体系下的分封方式,尤其是在明朝这样具有明确的制度下,东安王朱季塛绝对算是人生赢家。
公元1462年10月18日,首任东安王朱季塛薨逝,三年后的成化元年四月,公元1465年初夏,明宪宗朱见深遣英国公张懋、安远侯柳景、镇远侯顾淳、驸马都尉焦敬、平江伯陈锐充正使,通政使司右通政刘济、大理寺右寺丞宋旻、户科给事中李森、刑科给事中左贤、刑部郎中余洵充副使,持节册封其长子朱均鈋为楚王;封其次子朱均钸袭封东安王。此处关于第二任东安王的名字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为朱均钚,另一个版本为朱均钸,理论上读音应该差不多。
朱均鈋不认自己的伯父为王考,省愚称之为楚藩小礼议事件,这也被迫让东安王府势必参与到楚藩后来所有的大事件中。
·朱均钚不太善良
第二任东安王朱均钚,其实非常不善良。
成化五年五月,是为公元1469年夏天,楚王朱均鈋上奏称,自己的亲弟弟东安王朱均钚与幼弟镇国将军朱均錭居住在同一府邸的过程出现了意外。
历史是厚重的
上奏中看出,作为东安王的朱均钚性躁急,曾多次出现凌侮弟弟朱均錭及其生母吴氏的现象,令他们断绝衣食。大哥朱均鈋不忍其母子失所,想暂移他们入住楚王府闲置的房屋抚养教诲直至长成出阁结婚。
远房的侄子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允诺了朱均鈋的作法,并降敕戒谕东安王,称已由楚王上奏得知他薄待朱均錭母子、又不听楚王劝谏,命他自省改过,否则降罪,悔之晚矣。
从这段被记录在《明宪宗实录》的桥段能看出,朱均钚并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也是那个特殊时代纨绔子弟的特点,与人为善是一个极为高尚的品格,这样的品格出现在纨绔子弟中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较小。
·倒数第二任东安王
公元1508年,第二任东安王朱均钚薨逝,其嫡长子朱荣演早卒,根据史料记载,其去世的同一年,庶次子朱荣淑出生。直到15年后,朱荣淑被嘉靖帝正式册立为东安王,是为第三任。
说个题外话,明朝的藩王传袭中,总有一大堆要么是遗腹子,要么是前一任亲王或者郡王去世的一年又出来一个庶出的儿子,并且在楚藩中这一现象尤为明显。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留给各位读者自行脑补吧。
朱荣淑赶上了楚藩中著名的弑父案件,并且也牵连其中,因为保奏朱英燿而被夺走三分之一的禄米。公元1562年,时年54周岁的朱荣淑薨逝。五年后的1567年,朱荣淑的庶三子朱显梡袭封东安王,在位二十年后,于1587年薨逝。
接下来继位东安王的朱英燧,是朱显烷的庶长子,1596年正式嗣位,直到1623年薨逝。
接下来的东安王名叫朱华(土回),其具体是朱英燧的第几子已无记载,其生卒年皆无记载,并且其应该是甲申国难之前的倒数第二任东安王。
天启三年六月,是为1623年夏天,明熹宗朱由校遣太仆寺添注少卿倪应眷为正使,中书舍人沈延赏为副使,持节册封朱华(土回)为东安王。
崇祯元年七月,是为1628年夏秋之际,明思宗朱由检遣刑科给事中杜齐芳、中书王心于册封新的东安王,表明此时的朱华(土回)应该已经去世,并且由其某位儿子继任了新的东安王。而这位继任者才是甲申国难之前的最后一位东安王。
·张献忠攻进武昌,纷纷自尽
然而遍览所有历史书籍,均未记载最后一任东安王的事迹,不过,倒是详细了记录了朱华(土回)另外几位受封镇国将军的儿子们的命运。
谁能明白这张图背后的故事
朱华(土回)某子,名失考,应为镇国将军朱蕴某,该镇国将军之子辅国将军朱盛潮,字东利,于公元1643年,张献忠占领武昌后,选择自刎。其妻龚氏随之而自杀,其子朱某拒载出生于1631年,小字观音保,趁军士喝醉休息时,以佩刀刺杀数人,再自刎,时年仅12岁。
朱华(土回)另一子,有确切的记名,为镇国将军朱蕴铧,字才美,曾为武昌生员。张献忠占领武昌后,朱蕴铧自缢。其妻周氏,投井自杀。其有一女,朱某,从其母投井自杀,时年12岁。
朱华(土回)另一子,确切记名镇国将军朱蕴锡,字凤廷,张献忠占领武昌后,投井自杀。
每次写到甲申国难前后的事迹时,发现有大量宗室选择不成为大顺或者大西政权的倒下亡魂而投入深井之中,这里面到底有怎样的离愁别绪,或许最终只能由日月星辰才知道了。
南明时期,东安王这一脉还出过一位名义上的东安王,名为朱盛蒗,何时袭封,由哪位南明皇帝册封皆无记录,1663年最终成为东安王历史上的绝唱。
历史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便能有记录,后人阅读记录进行总结,这就是历史本身存在的最大的意义,谢谢您的查阅,咱们下一辑不见不散。
从洪武开始,子孙无穷,大明世袭王公等爵位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