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也要“养老”?房屋养老金横空出世,钱从哪来?

晨姐聊房产 2024-08-26 19:58:57

谁能想到,自己连养老保险都舍不得买,现在却得掏钱给房子养老。上海、青岛等22个城市率先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你会为你的房子养老吗?当初掏空6个钱包买的房子,现在变成了“吸金黑洞”,问题是,这笔钱谁来出?

1、

为什么现在要给房子养老?

上海、青岛等22个城市的房屋养老金试点政策一经宣布,立马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个房屋养老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开始推进这项政策?

根据住建部的说法,房屋养老金主要是为了解决老旧房屋维修的问题。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超过30年的老旧房屋已经接近20%,这些房屋普遍存在结构安全隐患、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然而,由于现有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普遍沉淀,无法有效利用,因此有必要通过房屋养老金来进行补充。简单来说,这笔钱将专门用于房屋体检、维修和安全保障,确保房子能够“活得更久”,住得更安心。

但问题来了,明明在买房的时候已经交了一笔不小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为什么现在还要再交一笔房屋养老金呢?毕竟,当初高价买的房子说的是产权70年,质量保证50年。没到年限就出问题,这责任到底该谁承担?开发商还是业主?

房屋养老金试点政策,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只是提到了“公共账户”的设立,以及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包括公共维修基金、土地出让金、财政补贴等。然而,这些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真的能够透明、公正、合理吗?这成为了许多购房者心中的一个大问号。

2、

这笔钱到底从哪儿来?

这次的房屋养老金制度引发的最大争议,就是钱从哪儿来。根据官方的表述,资金来源包括三大块:业主续缴、财政补贴、维修资金的增值收益。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最终大头还得由业主来承担。

先说业主缴存,这并不是一笔小钱。以宁波的试点为例,老旧小区的业主需要按新建项目的60%交纳房屋养老金,而剩下的40%则由政府补贴。虽然有财政补贴听起来不错,但别忘了,不同城市的经济实力千差万别。像宁波这种财政收入可观的城市尚且如此,那其他财政捉襟见肘的城市呢?财政补贴的承诺能否兑现,恐怕只能打个问号。

虽然有维修基金作为“沉睡的小金库”,但这些钱的使用效率一向不高。以北京为例,截至2020年9月,公维资金总额517.9亿元,但只使用了60.03亿元,使用率仅为11.6%。类似的情况在广州、重庆等地也存在,使用率普遍偏低。这就意味着,即便有这么多资金存着,实际上能够用到的部分也十分有限。

于是,房屋养老金的重担还是压在了业主的肩上。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笔钱会不会像当初的公维基金一样,成为某些部门的“小金库”,甚至被挪作他用?

3、

房子还能住得安心吗?

随着试点政策的逐步推进,房屋养老金的制度设计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调整。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制度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方面,老旧房屋的维修需求迫在眉睫,但这些维修的责任到底该由谁来承担?业主已经承担了高额的房价和各种附加费用,现在还要继续交房屋养老金,这显然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特别是那些中低收入家庭,面对房贷的压力,如今又多了一笔额外支出,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补贴能否真正到位?不同城市的财力差距巨大,有的地方或许能拿出一部分补贴,但更多的城市可能并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来支持这项政策。即便有财政补贴,究竟能补多少,也需要打个问号。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毕竟,房屋养老金涉及的是千千万万业主的利益,这笔钱如何透明使用,如何确保不被挪用,是未来政策设计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房屋养老金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公共维修基金,继续在银行账户中“沉睡”,而真正需要的时候却难以派上用场。

房屋养老金制度的试点,看似在为老旧房屋的未来提供保障,但其背后牵扯的利益链条和责任归属,远比想象中复杂。上海、青岛等22个城市的试点经验,将成为未来全国推广的重要参考,但究竟能不能成功,还需时间的检验。

房子是用来住的,还是用来养的?这个问题,恐怕得留给下一代去解答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