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生生不息!8种连绵不绝的传统吉祥纹样,看完好事连连

珠宝匠心 2024-12-06 03:16:43

进入12月,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陪伴我们走过41个年头的春节联欢晚会,也如期的发布了2024已巳蛇年的新主题“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和全新标识“巳巳如意纹”。

蛇,古字为它,毒虫也。

在《说文解字》中 “蛇”从“虫”,从“它”,解释为:”上古草居患它, 故相问灭它乎?”

“它”本义为“巡游之蛇”,“虫”指“爬行小动物”。

“虫”与“它”联合起来表示“会摆尾游行的虫”。本义:一种会摆尾游行的虫类。

【瓦吉特】维多利亚时期的古董款式-蛇盘竹火欧泊戒指 珠宝匠在售

虽然,人们自古就很怕蛇,认为其是恶毒、冷血的代名词,但蛇在中国文化中却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我国早期的主要图腾之一,更是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之一,在十二地支中,蛇与“巳”相对应。

十二生肖与地支对应表

巳是起,象征着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

2025年春晚Logo“巳巳如意纹”的设计灵感,正是来源于古老而神秘的甲骨文“巳”字,这两个“巳”字并非随意排列,而是以极其严谨且富有美感的对称方式精心摆放。

经过巧妙地镜像翻转后,形成了“乙”字和“巳”字,不仅与天干地支纪年法中乙巳蛇年的干支组合相对应,更深度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平衡、圆满的不懈追求。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因“巳”与“事”音相近,也可理解为“事事如意,生生不息”。

不仅表达了人们心目中最朴素、最真挚的愿望,更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延续,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无畏地去开拓未知的领域,永远生生不息。

除了这个全新纹样“巳巳如意纹”外,其实,在中国传统纹样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有不少纹样因其连绵不绝,被赋予了生生不息这一美好的寓意,比如回字纹、万字纹、缠枝纹、卷草纹、涡纹等等。

接下来,就跟着J先生一起去看看吧~

卷草纹

卷草纹,又称“卷叶纹”、“卷枝纹”、“藤蔓纹”,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

(相关阅读:)

明代早期·金质蟠螭卷草纹盏 | 图源:中国嘉德

它并非来源于某一种特定的植物,而是对忍冬、荷叶、兰花、牡丹等众多植物形态的一种艺术化提炼与融合。

武汉博物馆 元 金累丝莲塘小景纹耳环 饰有金累丝卷草纹、茨菇叶、荷花等形象 图源:动脉影

卷草纹的精髓在于“卷”,由植物枝茎条连续波卷,组成S形枝蔓连绵的纹样,常做二方连续展开。

小课堂:

二方连续是由一个单独纹样,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从而产生优美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横式或纵式的带状纹样。

南京市博物馆 南宋 卷草纹银瓶 1971年江苏南京江浦黄叶岭张同之墓出土 ​ 图源:动脉影

在世界各地的纹样史中,都曾发现过与卷草纹类似的植物波卷纹样。

比如,在古埃及墓葬壁画中,古埃及人以莲花、棕榈、纸莎草为主题构成藤蔓,花和花蕾点缀在卷曲的茎叶之间,形成优美的卷草纹。

古埃及墓葬壁画图样示意

在阿拉伯地区类似的图样称之为藤蔓纹样,学者认为此纹样源于希腊。

阿拉伯藤蔓花纹

而我国流传的卷草纹,并非是从国外引入,部分学者认为它承袭自魏晋时期流行的忍冬纹,之后在南北朝、隋朝时期不断的演变发展,到唐朝时最为兴盛,因此又称为唐草纹。

唐 卷草纹马鞍金翼片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藏 图源:动脉影

盛唐期间,卷草纹构图丰满,绚丽多姿、雍容华贵,多用于壁画、器皿装饰。

敦煌 唐 茶花卷草纹

五代、宋、西夏的卷草纹相对繁缛纤弱,到明朝时期,金银首饰制作进入一个新的巅峰时期,卷草纹卷土重来,在金银器上大放光芒。

宋|青白釉卷草纹三足炉 江西省博物馆藏

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卷草纹那连绵不断、蜿蜒伸展的线条,不仅暗含了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中的有无相生、长短相形的规律,更承载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激励着人们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向前。

南宋|彩绘开光跃鹿卷草纹瓶 江西省博物馆藏

缠枝纹

“生生世世常相绕”,说的就是在外形上与卷草纹有几分相似的缠枝纹。

明·银壳鎏金孔雀鸾鸟天鹿瑞兽缠枝纹镜

缠枝纹,俗称“缠枝花”,又名“万寿藤”,它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枝茎委婉多姿,连绵不断,象征“生生不息”、“连绵不绝”。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上海博物馆藏

这一纹样通常是由花卉、枝蔓和叶片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中间的花卉为纹样的主体,花朵相对较大,四周的叶片及枝蔓相对较小,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以藤蔓的蜿蜒缠绕,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坚韧,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传递。

清乾隆·青花缠枝纹双兽耳尊

虽然,缠枝纹最早被明确记载出现在汉代,但若追溯其历史渊源,早在2000多年前战国的漆器中,就悄然出现了缠枝纹的基本雏型。

到了唐代时,缠枝纹更是迎来了其发展历程中的鼎盛时期。

唐 银錾鎏金瑞兽缠枝纹盖盒 图源:雅昌拍卖

这一时期的缠枝纹,枝叶相互交织、缠绕,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风格富丽奔放,频繁的出现在陶瓷、丝绸、珠宝首饰等各种器物之上。

唐 凤鸟衔枝鎏金银簪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西紫薇花园墓地出土 图源:动脉影

到了宋代,受到士大夫阶层审美的影响,缠枝纹通常花头硕大,枝茎纤细,叶片较小,风格恬淡自如,呈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风格。

南宋|缠枝花果纹环形金饰 江西省博物馆藏

明清时期的缠枝纹,造型变得更为丰富多样。

清 乾隆 青白釉缠枝纹高足碗 江西省博物馆藏

明 青花缠枝纹葵瓣斗笠碗 江西博物馆藏

不仅会融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题材,也有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菊等缠枝花卉纹,画面婉转流畅,在明清时期广泛应用于瓷器装饰中。

(相关阅读:)

明 釉里红缠枝莲纹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方胜纹

方胜纹,古时又被称为“长命纹”,是由两个菱形压角相叠而组成的一种特色纹样。

清 剔红落花流水纹方胜式盒 故宫博物院藏

明 连环方胜式镜 故宫博物院藏

“胜”在这里暗含两种寓意,一种指的是胜本身的吉祥寓意,比如胜利、战胜等等;另一种则指的是古代妇女的花型首饰——方胜,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玉髻上或者缀于额前。

清 嵌宝华胜

在《山海经·西山经》中曾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可见,胜在秦汉时期就已出现,是汉代人信仰的神仙之一、身份尊贵的西王母所佩戴之物,属于一种祥瑞配饰。

汉代画像石上的西王母形象

而方胜纹正是从这一配饰演变而来,它大小相同、方向一致,造型规整而有秩序,呈现出同心相连的形态、对称连续的结构,两个菱形相互交叠的造型,更被赋予了生生不息的寓意。

济南市博物馆 清 描金方胜形漆奁 图源:动脉影

银镀金方胜纹流苏 清同治年间 故宫博物院藏

涡纹

涡纹,是由围绕中心的数条旋转状弧线组成,因造型酷似燃烧的火焰,又被称为火纹。

湖北省博物馆 春秋 铜錞于/涡纹 图源:动脉影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纹样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的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就已经悄然出现,这一时期的涡纹,线条简洁而流畅,虽然略显质朴,却蕴含着原始的美感和力量。

从夏代晚期到战国,涡纹的发展从未间断。

西周 猪尊 腹部两侧中部都饰有涡纹 山西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除了单独使用,涡纹有时还会与龙纹、雷纹、卷云纹等纹样组合出现,成为这一时期青铜器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

商 龟纹椭圆形青铜端件 江西省博物馆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涡纹因那富有动感的造型,还被赋予了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等吉祥美好的寓意。

涡纹鼎 商代晚期 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

连珠纹

连珠纹,又称联珠纹、连珠、圈带纹。

唐 嵌松石连珠纹金手镯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藏 图源:动脉影

它是由数个圆形或球形互相衔接,呈一字形、圆弧形或S形排列的一种几何纹饰,象征着生生不息,连绵不断,在青铜器和玉器中较为常见。

云南省博物馆藏 连珠纹金手镯 图源:动脉影

早在57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彩陶上,就已经出现了类似连珠纹的图案,这一时期的连珠纹并没有实际意义,只起到装饰作用。

马家窑人形纹彩陶罐的原件与图案俯视图

隋唐时期,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连珠纹被赋予了团圆、美满之意,并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纹样,出现在了纺织、陶瓷、建筑、壁画等各个领域。

隋 鎏金石馆铜提手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图源:动脉影

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连珠纹的样式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圆形相连,而是演变出单层连珠纹、双层连珠纹、内层连珠纹和卷草连珠纹等不同的结构,中间的内饰主题从动物到人物再到植物,变得更为丰富多样。

兽面纹鼎 商代早期 陕西铜川三里洞出土

云纹

云纹,以云朵为原型的一种纹饰,其流动飘逸的曲线、舒展大方的形态,寓意着祥瑞之气的生生不息,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之一。

明|镶宝石云纹头鎏金银掩鬓 图源:江西省博物馆藏

图源:动脉影

新石器时期的旋纹,是云纹最早的初始形式。后来,在数千年的漫长发展与演变进程中,云纹这一独具魅力的样式,得到了持续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云纹的样式

在庄重肃穆且礼仪制度严格的商周时期,流行的云雷纹以其规整有序、严谨庄重的风格独树一帜;

东周·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盉 江西省博物馆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思想的活跃,文化交流频繁,灵动飘逸的卷云纹,展现出了自由奔放的姿态,成为了时尚的代表。

秦汉时期,舒展流畅、气势磅礴的云气纹,因与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恢弘气势相得益彰,从而备受追捧。

天津博物馆 汉 白玉勾云纹龙首带钩 图源:动脉影

魏晋南北朝时期,轻盈灵动、自由洒脱的流云纹,因与这一时期的文人雅士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相契合,曾频繁的亮相雕刻、服饰、家具、器具等各大领域。

北魏元晖墓志侧四神图案中的流云纹拓本

隋唐时期,造型饱满、圆润优美的朵云纹大放异彩,它那华丽张扬的风格,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富足,更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初唐 敦煌057窟云纹

宋代时,云纹的造型更为繁复别致,出现的双勾卷朵云纹、单勾卷朵云纹和经典的如意云纹。

宋~大理国 金藤织编耳饰 饰有如意云纹 南京博物院藏 图源:动脉影

明清时期的云纹,除了造型上更为丰富多样外,还被赋予了吉祥、美好等寓意,成为了当时独立于动物形态之外的一种陪衬纹样,盛行一时。

明 正统青花缠枝莲纹双耳瓶 江西省博物馆藏 ​​​

回字纹

在文章 中,J先生曾介绍过这种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传统几何纹样。

清乾隆 掐丝珐琅回纹锭式盒

它以汉字“回”字为主体框架,由横竖转折组成,因形如“回”字,而得名回字纹。

《说文解字》中记载:“古文,低回汉衍貌”。

回纹珠 图源:珠宝匠

它的形态变化丰富,方圆兼具,图案回环反复、整齐划一,常以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出现,由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是中国典型的传统纹样之一。

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回纹彩陶罐 1994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拨 图源:动脉影

早期因其规整、秩序、又具有韵律感的图形特点,成为了青铜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奠定了商周时期的主流审美。

西周回纹陶罐

后期,回纹样式开始朝着灵动、婉约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回纹中的一笔环连型回纹,因其回纹的连续性,更被赋予了连绵不断、子孙万代、富贵不断头、生生不息等诸多美好的寓意。

清 铜鎏金套白玉镂空回纹香熏 图源:北京保利

万字纹

万字纹,即“卍”字形纹饰。

在古代,“卍”字是一种符咒,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用做护身符或宗教标志,常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

唐代 万字纹镜 故宫博物馆藏

在梵文,“卍”字意为“吉祥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万寿之意,这种标志旧时译为“吉祥海云相”。

翠雕蝠寿万字纹戒指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马家窑文化时期,古人便在陶器上绘制“卍”字纹,以表达对自然、图腾的崇拜。

火烧沟文化 彩陶万字纹双耳豆

到了东汉时期,随着佛教进入我国,“卍”字纹更是成为了佛教的代表性符号,在与佛教有关的各种器皿、用具中广泛使用。

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盛行,“卍”字纹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

武则天当政时,“卍”字纹被正式用作汉字,读作“万”,用“卍”字四端向外延伸,又可演化成各种锦纹,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绵长不断、万福万寿不断头之意,也叫“万寿锦”。

清 雕象牙贴金四季花卉镯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时期,佛教再度兴盛,这种寓意吉祥的万字纹频繁的出现在瓷器、服饰、摆件等各种物品上,以表达人们对福寿安康、生生不息的美好期许。

清·万字曲水纹服饰

小课堂:

纳粹万字符即近代德国的纳粹党的党徽,由于“国家”和“社会党”的德文字头均为“S”,两“S”交错而成“X”形,连其周边空缺,整体呈菱形,相当于一个逆时针旋转45°的“卐”,从外形上看,两者的方向是相反的。

J先生说:

除了上面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纹样被赋予了生生不息这样的美好寓意呢?欢迎留言分享~

注: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