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要“掀桌子”了?中美8月这场谈判,有些事情不能含糊了

微生晓芸 2024-09-29 11:16:48

文丨微生晓芸

编辑丨椒麻鱼鱼

前言

中美谈判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确实很危险,甚至可以说,已经到了摊牌的边缘,尤其是8月这场即将到来的谈判,中方明确表态要直面“发展权”的问题,这话一出来,大家都明白,中国可能要“掀桌子”了。

过去这些年,中美在战略沟通上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从一开始的互利合作,逐渐走向了唇枪舌剑,发展到现在,连基本的建设性对话都几乎不存在了。

最近中美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8月份的这场谈判究竟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中国要开始“掀桌子”了?

中美谈判的“常规模式”已经失效

要理解当前中美谈判为何“常规模式”失效,得先从2005年开始说起,那时候,中美关系还算不错,虽然有分歧,但双方大体上还是在合作的框架下进行对话。

彼时的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美国则享受着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红利,双方的“战略对话”主要围绕经贸合作、区域安全、全球治理等议题展开,气氛相对和谐,大家的目标是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强调互利共赢。

随着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崛起,中美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微妙变化,美国的战略焦虑感逐渐加剧。

到了奥巴马时期,美国开始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说是“亚太”,其实就是明晃晃针对中国,“打压”两个字都写在脸上了。

而到了特朗普时代,更是直接打响了贸易战,借此向中国施压,战略对话的内容也随之转变,从合作变成了“较量”。

双方在对话中的合作议题越来越少,反而是在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科技封锁等方面的摩擦越来越多,气氛从以前的“各有立场”变成了“针尖对麦芒”。

美国的态度转变是中美战略对话走向失效的关键,过去中美之间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一些具体的经济议题上,但双方在战略层面上仍保持了一定的互信。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美国开始感到真正的威胁,于是它不再是简单地在具体问题上“找麻烦”,而是全面打压中国,试图通过遏制中国的发展来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

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一手对俄罗斯实施严厉制裁,一手在亚洲地区加大对中国的围堵,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所谓的“印太战略”中,联合盟友在南海、台海等问题上制造紧张局势,目的就是要在战略层面上遏制中国的发展。

中美之间的战略对话,表面上是“沟通”,实际上却成了“对抗”,双方在谈判桌上各自强调自己的核心利益,谁也不愿让步,建设性的讨论几乎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发展权”问题摊牌,中方底线清晰明确

所谓“发展权”,其实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全球市场中的份额扩展,这些都直接影响美国的利益和它的全球霸权。

美国一向自诩为世界的“老大”,它习惯于制定规则、操控秩序,但随着中国的不断壮大,这种“老大”地位开始摇摇欲坠。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近年来在各方面对中国使劲打压,贸易战、科技封锁、金融制裁……美国用尽各种手段,就是想拖慢甚至中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中美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本质上就是发展权的争夺,以前谈判中,双方或多或少都会顾及对方的面子,避开一些敏感话题,或者用一些模糊的外交辞令把问题搁置下来。

但现在,中国不再避谈,直接把“发展权”问题摆上台面,这无疑是一种摊牌,不玩虚的了,我们就直奔核心矛盾,看你美国怎么应对。

中国的发展是自己的权利,不能被美国甚至任何其他国家干涉,这也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博弈,已经走到了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上。

美国一直想通过打压和遏制的方式逼中国让步,但在“发展权”问题上,中方的态度是非常坚定的,不管压力多大,我们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发展道路。

美国想让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止步不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正因为如此,这次谈判其实是一次非常关键的摊牌,如果美国继续在这个问题上强硬对抗,不排除双方会进一步升级对抗,甚至出现更激烈的摩擦。

美国的“印太战略”难掩困境

“印太战略”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时期正式升级为“印太战略”,其核心目的,就是联合亚太地区的盟友,共同围堵、制衡中国的发展势头。

美国费尽心思拉拢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试图打造一个横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同盟网络,将中国“包围”在这个战略圈里。

乍一看,这套战略似乎挺有气势,但从实施效果来看,问题不少,美国本身在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资源已经相当吃紧,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战线上的消耗让美国有点力不从心。

美军现在一方面在欧洲对付俄罗斯,另一方面在亚太遏制中国,结果就是两头顾不上,越来越显得疲惫。

更糟糕的是,美国国内经济问题频发,通胀高企、债务上限频频触顶,社会矛盾加剧,这些都让美国的“印太战略”难以全力推进。

美国的“印太战略”打着“联盟”旗号,表面上是想联合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共同遏制中国,但实际上这些盟友各怀心思、算盘打得精着呢。

印度虽然跟美国合作,但骨子里更多是想借助美国的力量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摆脱被夹在中美之间的困境。

日本则在安全上依赖美国,但经济上却离不开中国市场,一边打着遏制中国的旗号,一边却与中国做生意。

澳大利亚更是个典型例子,虽然在外交上配合美国,但其经济上早已被中国深度绑定,真要是彻底对立起来,澳大利亚自己受伤最重。

盟友们这种“同床异梦”的状态,注定了美国在推动“印太战略”时,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支援。

谈判背后的“掀桌子”风险

所谓“掀桌子”,在外交上指的就是谈判一旦破裂,双方不再顾及面子和“体面”,彻底撕破脸,进入公开对抗的状态。

这次中美谈判的核心议题关乎中国的“发展权”,如果美方一味坚持自己的霸权逻辑,无视中方的合理关切,谈判破裂的可能性就大幅增加。

一旦“掀桌子”,后果将是多方面的,且每一个后果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受影响的无疑是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虽然中美在政治上对立,但在经济上仍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

如果谈判破裂,双方的经济合作很可能会全面降温,甚至出现断裂,这不仅会直接打击两国的经济发展,还将对全球市场造成冲击,股市震荡、原材料涨价、供应链中断,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

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对抗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美国通过各种手段限制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芯片、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上,企图把中国排除在全球高端产业链之外。

中国则不断加大自主研发的投入,力图摆脱对外依赖,如果谈判破裂,美方很可能会加大对中国的科技封锁,而中国也势必会采取更为强硬的反制措施。

这种对抗不仅会打乱全球科技合作的节奏,还可能导致创新活力的停滞,对全球技术进步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最令人担忧的还是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台海问题一直是中美之间的核心矛盾之一,如果这次谈判破裂,台海局势很可能进一步恶化。

如果谈判破裂,双方在台海问题上的冲突风险将大幅增加,军事摩擦甚至冲突的可能性也会随之上升。

结语

对中国来说,坚持自身的“发展权”是底线,不能在这个问题上退让,对美国来说,虽然不愿看到中国崛起,但要彻底打压中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次中美谈判,注定不会轻松,双方都已经亮明了自己的底线和核心关切,接下来要看的是,在谈判桌上能不能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如果美国一意孤行,试图继续打压中国,那么谈判破裂、局势升级将不可避免。

2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