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感情里成为强者?你没想到的这一点才是关键!

陈曼心理 2024-02-12 10:02:15

Q:

为什么人在亲密关系里很怕变成“弱者”,会有恐弱心理?需要帮助就这么让人羞耻吗?怎么改善这样的“恐弱”心理?

陈曼:

不害怕向他人示弱,才是真正的强者。

一个人会产生“恐弱”心理,其实是因为他们对“强大”的定义出了问题。他们相信不会受伤是强大,加害者是强大,不喊痛、不求助是强大,也相信一旦变为弱者就会受到不堪的对待,所以时刻强撑着一副“强大”的伪装。

而正因为他们也察觉到自己的伪装之下有软弱的部分,所以才更加激烈地排斥一切被自己视为“软弱”的表现,不能忍受自己摆出弱者的姿态,哪怕仅仅是正常地向其他人寻求帮助,甚至不愿在亲密关系中向伴侣开口述说。

比如,有的男性为了“男子汉的自尊”即便在生活上遇到难题也一味遮掩,哪怕做错的只是小事,也要找理由为自己遮掩;有的女性自诩为女强人,职场遇上了玻璃天花板等困境也不愿意向伴侣承认……

他们想着:

“如果我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别人一定会用来对付我!”

“如果我不能独立做好这些事,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废物……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如果我连这都做不到,还需要别人帮助,那还能称得上是个男人/精英女性吗?!”

怀着这些想法,他们自然耻于说出自己需要帮助,因为他们心中已经被深深刻下了“一个人必须比别人要强才行,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就意味着我比别人差”的信念,一旦开口就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软弱,他们当然会牢牢闭紧嘴巴,哪怕他们在心中其实无比渴望有个人来帮帮自己,陪一陪自己。

这样矛盾的情绪在婚姻关系中表现出来,就是一个人会既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困难,又对伴侣冷嘲热讽,认为是对方不够关心自己,另一方受到打击,本来有体贴的心思也全打消了,两人之间的夫妻关系平白无故生出裂痕。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也是自我效能感过低的体现。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出自斯坦福大学的Albert Bandura教授创立的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1997,2008;Maddux,2009),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有效实现目标的信念,自我效能感决定了人们对自身行为结果的预期,反映了我们对自身个人能力的判断。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认知资源更丰富,应对策略更灵活,执行决定更有效。他们不畏惧于向他人寻求帮助,不害怕显露出自己弱势的一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能从各方面得到支持,需要帮助的事实也不会改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在他们心里,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帮助正是自己足够强大的证明。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对自身有更多的怀疑与顾虑,所以即便明知道寻求帮助是最好的策略,也无法下定决心去这么做。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主要受到几种因素的影响:成败经验,代替性体验,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在亲密关系中遭遇问题或者有需求的时候总是无法得到帮助,这些负面的经历就会降低ta对于求助有效的信心,这种怀疑会令ta更加不愿意主动表达需求,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又进一步降低个体受到帮助、从而覆盖过往失败体验的可能性。

对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来说,张嘴向他人求助实在算不得什么,就算对方拒绝了,无非是找下一个或者想别的办法,又不会掉一块肉。可对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而言,寻求帮助会带来各种各样切实的痛苦,由此产生的不好受不比实际难题带来的少。

求助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自身价值感受损,承认自己需要帮助就仿佛承认自己在某个方面的无能,暴露了自身能力的匮乏。

求助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关系中的确定性被动摇。由于自我效能感太低,他们实际上并不确信自己能够维持一段稳固的关系,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也时刻处于不确定性的压力之中。至于开口求助,更意味着要面对“不知道对方是否答应”的恐惧,为了逃避这份恐惧而宁可不求助,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他们感到自己对于受求助者的回应只能被动接受,这也意味着交出了部分自主权,如果自己的求助被回绝,也会被他们当做对自身的排斥:“你一定是很讨厌我,所以才拒绝帮我的忙”,又会令他们觉得在亲密关系中受到了不公的对待。

综上所述,开口求助对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来说,就等于同时承受着以上种种痛苦,他们会对求助避之不及,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要如何才能提高自我效能感,摆脱这些不得已的痛苦?说难也不难,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信念,所以无论是本人克服障碍,还是亲眼见证其他人实现目标,都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关键便在于培养有安全感的沟通氛围,以及分割目标,从小事做起逐步增强对于“求助会让现况变得更好”的信心。

在这个双方一起努力的过程中,你们便能逐渐明白,在亲密关系中展现脆弱性并不等于失去控制或者成为弱者,反而能让你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示弱本身并不会成为人们的弱点,太过害怕示弱、害怕被认为是弱者,才会成为你我心中真正的心魔。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