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天津特产,相信大家脑海里会第一时间想到天津大麻花。
过去我们经常能够在火车站、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区域看到售卖天津大麻花的流动摊位,只是现如今这些摊位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
在外人看来,平日里售卖天津大麻花的摊位生意并不算好。
可它们却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如今这些摊位又为何会逐渐走向衰落?
流动小吃摊位究竟应不应该存在?未来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又该如何处理好城市管理者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矛盾?
这些都是整个社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风靡一时的麻花摊相信常坐火车的朋友以前经常可以见到这种场面:各类小吃流动摊位沿着通往车站的道路两旁依次排开。
什么山东大煎饼、特色烤冷面还有烤肠、天津大麻花、糖葫芦等小吃可谓是“群英荟萃”。
对于要赶长路的朋友来说,买上一个大麻花带到车上既实惠还能顶饱,于是各地的老火车站周边几乎都能看到售卖天津大麻花的流动摊位。
事实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心里很清楚流动摊位上售卖的天津大麻花其实跟正宗的天津大麻花压根就没有任何关联。
只是综合考虑到大麻花经济实惠、易于携带才更倾向于买它带到车上充饥。
流动摊位上售卖的天津大麻花一般售价在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彼时人们还没有现在那么强的食品安全意识,也不会去要求商贩把产品配料表清单给列出来。
其实麻花的制作原料无非就是面粉、油、食用盐还有定量的碱粉,平均成本可能仅有几元钱,可想而知其中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在有市场需求,也有高额利润的情况下,自然就会有人愿意去尝试。
于是你便能够看到售卖天津大麻花的流动摊位几乎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人员密集流动的主要区域。
至于各类小吃街、早市上也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中诸如老火车站等年代较为久远的人员密集型场所周边往往就是城市管理监督的短板,而这也就给流动摊贩提供了运营空间。
考虑到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政府并没有对这些流动摊贩“赶尽杀绝”。
不过相关部门针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却是一直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
事实上,从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流动摊贩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一场“猫鼠游戏”的话。
那么整个城市必将逐渐失去一些经济活力与社会温度。况且单纯靠追撵或查封来处理流动摊贩往往可能只会适得其反。
二、“惨淡”背后的猫腻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明明售卖天津大麻花的摊位生意看上去并不好,为何还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留下来?
事实上,在评判一桩买卖赚钱与否时并不只是单纯看成交量有多少,关键还是要看整体的利润水平有多高。
这些摊位制作的麻花保质期都很长,这样毛利基本可以轻松突破100%,甚至更夸张,哪怕一天只能成交几单,一天的净利润也能有百元左右。
再者这些流动在人员密集区域的麻花摊位丝毫没有要招揽回头客的意思。
这场生意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一锤子买卖,觉得合适你就买,不合适我也绝不会轻易降价。
前文说到这些摊位售卖的天津大麻花其实是产自小作坊。
其实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大部分的所谓“天津大麻花”都是产自安徽省阜阳市黄坝乡村民的家庭作坊里。
原本他们选择投身麻花行业是因遭受自然灾害而谋求的一条生路。
没想到却逐渐发展成乡里的支柱性产业,不少人都借此机会实现发家致富。
他们在对外宣传时几乎清一色的采用“正宗”、“精制”等带有迷惑性的词语,实际上是它们越理亏什么,就越去宣传什么。
家庭作坊生产出的大麻花往往成本低廉,生意可观的时候一年的收入要比外出辛苦打工挣得还要多。
久而久之就有越来越多的同乡人投身这个行当。
家庭作坊生产出来的大麻花往往缺乏食品安全标准上的认证,不过彼时的消费者没有太强的食品安全意识。
大家更看重其物美价廉的特质,再加上这些摊贩十分懂得借势。
把售卖的大麻花挂上“天津大麻花”的名号,算是在广告营销上占得了先机。
流动摊位没有房租水电费用,大麻花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储存要求。
抛去人工制作成本之外几乎就再没有任何额外的支出,这也间接得保障其能够实现高昂的利润率。
三、麻花摊衰落的原因与国内餐饮行业暴露出的同质化问题类似,流动麻花摊位这门生意摊子铺的越大,做的人越多,其整体质量就会越参差。
不过餐饮企业能够在对比中实现良币驱逐劣币,可流动麻花摊位往往则是“几粒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汤”。
不少摊主为谋求暴利,昧着良心以次充好,更有甚者还跟消费者玩起文字游戏漫天要价,渐渐地这门生意就越做越差。
流动性高是这些摊位的最大特点,这样消费者在维权时的难度就会比较高。
管理难度大、维权成本高反倒成为了这些无良商家铤而走险的底气。
再者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区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往往存在大量超市或餐饮门店。
这些店铺会挤压流动摊位的生存空间,特别是麻花这种以便携为卖点的产品,留给消费者可选的替代品只会越来越多。
现如今消费者愈发注重食品卫生情况,传统的流动摊位显然难以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不止是人员密集场所周边超市和餐饮店越来越多,就连这些场所本身也在提供个性化的用餐服务。
火车上能买到盒饭或各种饮料、食品,高铁上还能订外卖,这些服务业态的延伸进一步挤压了流动摊位的生存空间。
最后,随着各地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逐步完善,传统的流动摊位也被纳入到城市日常管理的体系之中,以往那种随意出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行为也将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社会上针对流动小吃摊的食品卫生问题尤为关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制这种流动摊位,不过现阶段这种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的。
四、流动摊位的“宿命”现在我们很难在城市内人员密集区域附近看到售卖天津大麻花的摊位,取而代之的则是以现做现卖,向消费者展示制作流程的小吃摊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消费者对食品卫生方面的顾虑,另一方面也能满足消费者对热食、热饮的需求,只有同时具备便携性、即食性以及热食性的食品才能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目前国内的流动小吃摊位主要以经营早餐或者夜宵为主,这是主动适应国人生活习惯发展而来的经营模式。
至于在午餐和晚餐时间,流动摊位与餐饮店铺进行竞争主要靠的是经济实惠、量大管饱。
当然,考虑到流动摊位无需支付房租水电费用且具备高度灵活性,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去尝试这种经营模式。
不过大多数流动摊位都是无照经营,缺乏相关的卫生认证。
现阶段社会公众对这些摊位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态势。
一部分人认为流动摊位能够解决群众就业,适应市场需求,管理上应宜疏不宜堵。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流动摊位无照经营,就应该彻底取缔以净化市场环境,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明白消费。
未来,流动摊贩注定还会是城市执法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
毕竟这种商业模式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赶尽杀绝”的,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发挥积极作用并避免负面影响。
总结售卖“天津大麻花”的流动摊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的原因只有一个:它能给从业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这些摊位上售卖的大麻花压根与正宗的天津大麻花没有任何的关系,低廉的制售成本以及高度灵活的流动性摊位最终成就了这门生意。
不过现如今它的生存空间也几乎被周边超市和餐饮店铺挤压殆尽。
随着消费者愈发关注食品卫生问题,传统流动小吃摊的生意也遭到了一定冲击。
不过目前主打现做现卖、便携即食的小吃摊位正在成为该模式的主流。
下一步,随着地区城市化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相信未来流动摊贩与城管执法者之间的关系将不再是简单的对立与追逐。
我们的社会也会为流动摊位的生存提供一席之地,毕竟它的存在能够满足一定的市场需求。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还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