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的战争观,我们以现代眼光如何看

鹄辰 2024-07-14 20:46:27

在论及战争观念的重要性时,我们不能忽略战争缘由以及战争本质这两者。在《图国》篇里,吴起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观点。他认为战争的起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这些因素涵盖了先秦时期各类战争的主要原因。

其中,因争夺名分而引发的战争,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晋国与楚国之间的“城濮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争夺中原霸权。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各诸侯国纷纷展开激烈的角逐,战火纷飞。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国力逐渐壮大,楚成王开始谋划北上称霸中原。此时,北方实力最强劲的诸侯国便是晋国。晋文公继位后,励精图治,使得晋国国力日益增强。楚国首先选择进攻宋国,宋国无法抵抗强大的楚国,于是向晋国求助。

面对这种情况,晋文公犹豫不决,于是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议。考虑到当年流亡宋国期间,宋公给予自己诸多帮助,晋文公实在不忍看到宋国遭受攻击却袖手旁观,因此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楚国劝说,但又担心楚国不予理会,若出兵援助宋国就意味着与楚国开战,这也是晋文公不愿看到的结果。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晋国先应允宋国的请求,同时让宋国与齐国、秦国联络,赠送礼品作为条件,希望他们能够从中调解。然后晋国利诱与楚国友好的曹国、卫国,承诺帮助他们复国,并要求他们与楚国断绝关系。尽管如此,子玉仍旧感到非常愤怒,决定派兵进逼晋国军队。

晋文公依照当初的约定,主动后退三舍,既表达了对楚成王当年在自己流亡楚国时的礼遇之恩的感激,同时也运用了“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策略。子玉果然中计,率军紧随其后,两军在城濮展开激战。晋军首先击败了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陈、蔡军队四处逃窜,导致楚国右军崩溃。随后,晋军假装撤退,诱使楚军追击,子玉派遣楚左军追赶,却忽视了已经溃败的右军。在追击过程中,楚左军侧翼暴露,遭到晋军拦腰截断,惨遭失败。眼见左右两军均已失利,子玉只得下令中军停止进攻,以免全军覆没。此后,子玉带领残部撤离战场,晋军休整三日后,胜利归来。城濮之战中,晋国大获全胜,晋文公成功问鼎中原霸主地位,楚国北上争霸的计划受到严重打击,中原各国纷纷臣服于晋国,尊其为“诸侯之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