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定怎么轰炸中国也不敢还击,美国为中国量身定制的核弹攻击计划

强强看历史故事 2024-11-23 09:56:47

断定怎么轰炸中国也不敢还击,美国为中国量身定制的核弹攻击计划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跻身核大国行列。然而在冷战期间,美国却曾制定过一个令人震惊的核打击计划。在美国军方的秘密档案中,一份详尽的"核攻击清单"引人注目:它不仅精确到了具体目标的经纬度,甚至连使用什么当量的核弹、在什么高度引爆都做了细致规划。更令人意外的是,美方当时认为,即便遭受核打击,中国也不会进行核反击。这个自信从何而来?他们又是基于什么样的判断得出这个结论的?为什么美国如此笃定中国会选择隐忍?

一、冷战背景下的核威胁

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苏联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的行动被美国发现,世界一度濒临核战争的边缘。就在全球关注美苏对峙之时,远在东方的中国却在悄然推进着自己的核计划。

1963年7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向时任总统约翰•肯尼迪提交了一份绝密报告。报告称:"中国可能在未来12到18个月内完成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这份情报引起了白宫的高度重视。

1963年9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应对即将拥有核武器的中国。与会者中,时任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提议:"我们应该考虑在中国完成核试验之前,对其核设施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这个提议得到了军方的支持。美国空军战略空军司令部随即着手制定具体计划。他们将中国的兰州、包头等地的核设施列为首要打击目标。

然而,国务卿迪安•腊斯克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任何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打击的行动,都可能导致苏联的介入。这将使局势完全失控。"最终,肯尼迪总统接受了腊斯克的建议,暂时搁置了这个计划。

1964年8月,约翰逊政府再次讨论对中国核设施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这一次,他们制定了一个更为详细的计划,代号为"计划94"。这个计划不仅包括了对核设施的打击方案,还包括了对中国可能的反应进行的详细分析。

美国空军情报部门认为:"即使遭到核打击,中国也不太可能进行核反击。原因有三:第一,中国的核武器数量有限;第二,中国缺乏有效的核打击手段;第三,中国领导人会优先考虑政权稳定。"

时任美国驻台湾大使柯克•德莫克曾在一份电报中这样写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中国的核计划仍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可能需要3到5年的时间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威慑能力。在这个时间窗口内,我们有机会阻止中国成为一个成熟的核国家。"

1964年9月,一架美国U-2侦察机拍摄到了中国罗布泊核试验场的最新影像。分析人员发现,试验场的准备工作已经接近完成。美国政府面临着是否采取行动的最后决断。

就在美国政府犹豫不决之际,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次试验不仅震惊了全世界,也打乱了美国的所有预定计划。美国不得不开始重新评估其对华战略。

二、美方情报评估

1965年1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向新任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提交了一份关于中国核能力的评估报告。这份编号为"NIE 13-65"的报告引发了白宫的高度关注。

报告显示:"根据U-2高空侦察机拍摄的照片,中国在甘肃省和新疆地区至少建立了两个铀浓缩厂。这些设施的规模虽然不大,但足以支持每年生产2到3枚核弹头。"

时任中情局亚洲事务分析师詹姆斯•利利在一次闭门简报会上指出:"中国的核计划采用了一种独特的'两弹结合'战略。他们不是分别发展原子弹和氢弹,而是同步推进。这种做法虽然冒险,但如果成功,将大大缩短中国成为氢弹国家的时间。"

1965年3月,美国空军参谋长柯蒂斯•勒梅将军在参谋长联席会议上提出:"我们必须重新评估中国的核打击能力。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中程导弹技术,这意味着关岛和冲绳的美军基地都在其打击范围之内。"

1965年5月,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通过情报渠道获得了一份中国科学院的内部简报。简报提到了中国正在进行的一项代号为"596"的地下核试验计划。这个情报立即被转发到了华盛顿。

1965年夏天,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提出了一个新的判断:"中国的核战略很可能是采取'最小核威慑'政策。他们不会追求与美苏相当的核力量,而是保持足够数量的核武器来确保第二次打击能力。"

这个判断得到了国防部情报局的支持。国防情报局局长卡罗尔•怀特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中国的核力量发展虽然速度惊人,但规模仍然有限。截至目前,我们估计他们拥有不超过10枚核弹头。"

1965年底,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对中国的核反击能力做出了详细评估。评估认为:"即使遭受第一波核打击,中国仍可能保留25%到30%的核力量。但由于缺乏远程运载工具,这些核武器对美国本土不构成直接威胁。"

1966年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对华核战略。会议认为,中国的核反击决策存在三个关键制约因素:首先,中国的预警系统尚未完善;其次,核武器的指挥控制系统相对简单;最后,中国领导层可能更倾向于避免核战争升级。

然而,这些评估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1966年5月9日,中国成功试射了一枚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核打击能力。这次试验迫使美国情报部门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此前的所有判断。

三、具体打击计划

1967年1月,美国空军战略空军司令部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基地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制定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代号为"蓝色闪电"。

会议首先确定了核武器的选择方案。根据目标特性,美军计划使用三种不同当量的核弹头:B43型20千吨级战术核弹,用于打击军事基地;B28型1.1兆吨级战略核弹,用于摧毁工业中心;B41型25兆吨级氢弹,作为最后威慑。

目标清单的制定过程极为详细。美军将中国境内的目标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核设施,包括兰州、包头的铀浓缩厂;第二类是军事指挥中心,以北京西山区为重点;第三类是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第四类是交通枢纽,包括铁路干线和港口设施。

1967年3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提出了一个补充方案。他们建议在东海和南海部署核潜艇,采用海基核导弹作为首选打击手段。这个建议得到了五角大楼的认可。

与此同时,中情局特工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布局情报网络。他们的任务是渗透到重点军事设施周围,为未来可能的核打击提供精确坐标。这个计划代号为"锚点"。

1967年夏天,美军还制定了一个针对中国核反应堆的特别打击预案。计划显示,通过精确制导的低当量核弹头,可以在最大程度减少放射性污染的情况下,使这些反应堆瘫痪。

更令人意外的是,美军还准备了一份战后控制方案。根据这份方案,一旦核打击开始,美军将立即空降特种部队,控制关键的核设施和军事基地,防止残余核武器被转移或使用。

1967年9月,美国空军和海军进行了一次联合演习。演习代号为"秋季雷霆",模拟了对中国沿海目标的突然打击。演习结果显示,如果采用多方向突防,可以突破中国的防空系统。

1967年底,美军完成了对打击计划的最后修订。修订版增加了一个关键环节:在核打击开始前24小时,美军将出动大量电子干扰机,瘫痪中国的雷达和通信系统。

然而,这些计划很快就面临了新的挑战。1968年初,美国卫星发现中国在青海省建立了新的地下核设施。这些深埋于山体中的设施,大大增加了核打击的难度。这迫使美军不得不重新调整他们的计划。

四、中国的应对准备

1968年春,中国开始加快核威慑体系建设。在西北戈壁深处,一个代号为"地下长城"的工程悄然启动。这个工程的规模之大、保密级别之高,就连参与建设的工人们也只知道自己负责的那一小段。

首先是预警系统的建设。在青藏高原上,中国建立了一系列雷达站。这些雷达站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预警技术,可以探测到3000公里外的空中目标。美国U-2侦察机拍摄到的照片显示,这些雷达站都建在地下,只有天线露出地面。

1968年夏,中国在甘肃某地开始建设地下发射井。这些发射井深达50米,可以抵御核打击。更重要的是,每个发射井都配备了独立的指挥系统,即使其他发射井被摧毁,这里的导弹仍然可以发射。

1968年9月,中国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地下工程:在太行山脉中开凿了一个巨大的地下洞库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容纳数十枚导弹,并配备了完整的维护设施。美国卫星虽然发现了工程的入口,但无法判断内部结构。

1969年初,中国在昆仑山区建立了一个备用指挥中心。这个指挥中心位于海拔4000米的山体内部,可以在遭受核打击后继续指挥核力量。为了确保通信畅通,中国还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地下通信网络。

地下工程只是其中一部分。1969年春,中国开始组建专门的"二炮"部队。这支部队采用了独特的机动发射策略:导弹发射车可以在广大的山区和戈壁滩上流动,使美军无法锁定目标。

1969年夏天,中国完成了核武器的分散储存系统。核弹头和导弹分开存放,并且经常变换位置。即使美军成功摧毁了某个储存点,其他储存点仍然可以保证核反击能力。

战略预警系统也在不断完善。1969年底,中国在内蒙古草原上建立了一个特殊的观测站。这个站不仅可以监测核爆炸,还能分析放射性尘埃,判断敌方使用的核武器类型。

到1970年初,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核威慑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了侦察预警、指挥控制、武器储存和打击能力四个方面。美国情报部门不得不承认,他们此前严重低估了中国的防御能力。

五、历史教训与反思

1970年2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室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总结对华核战略的得失。与会者包括了情报、军事和外交等多个部门的代表。

时任政策规划室主任沃尔特•罗斯托在会上展示了一份惊人的数据:自1964年以来,美国在制定和修改对华核打击计划上已经耗费了超过2亿美元。然而,这些计划却从未能真正威慑到中国。

1970年4月,美国驻日本大使馆通过外交渠道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核打击预警网络。这个网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来袭的核武器,还能在遭受打击后保持指挥系统的运转。

1970年夏天,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进行了一次内部评估。评估显示,由于中国采取了分散存储和地下掩护等措施,即使美军投入全部核力量,也无法在第一波打击中完全摧毁中国的核反击能力。

同年8月,一份来自中情局的报告引起了白宫的高度重视。报告指出:中国正在研制新型的机动式导弹发射车。这种发射车可以在崎岖的山区快速机动,使美军的卫星和侦察机难以跟踪。

1970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梅尔文•莱德在一次闭门会议上承认:"我们在评估中国核力量时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我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核武器的数量上,而忽视了他们在战略思维上的创新。"

到了1970年底,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整个核战略。五角大楼的一份内部文件这样写道:"核威慑的本质不在于拥有多少核弹头,而在于能否确保第二次打击能力。在这一点上,中国已经成功了。"

1971年初,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提交了一份新的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通过巧妙运用地形和坚持不懈的工程建设,已经建立起了一个低成本但高效的核威慑体系。这个体系虽然规模不大,但足以确保核反击能力。

1971年3月,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亨利•基辛格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核威慑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国家是否敢于使用核武器,取决于对方的反击能力和决心。在这两点上,我们都低估了中国。"

当年夏天,美国终于放弃了"蓝色闪电"计划。这个耗费巨资制定的核打击方案,最终成为了冷战档案库中的一份尘封文件。与此同时,美国开始重新思考如何与一个拥有可靠核威慑能力的中国相处。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