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作还是造神?一张特朗普枪击照片,引发了一场美学与权力的争论

波波谈影剧 2024-07-19 16:03:07

7月13号美东时间下午,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上遭枪击,幸而在侧头看提词器时避过子弹,仅擦伤右耳。在撤离讲台前,他在特工包围保护间,举起拳头向群众大叫“Fight”,成为这次美国大选中极具戏剧性的一幕。

据《华盛顿邮报》一篇报导指,事发当日,仅有四名摄影师被安排在舞台周围的缓冲区,距离总统一到三米距离,而在演讲开始后,团队通常会给摄影师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拍照——这次枪击事件中,特朗普由开始讲话到被枪击,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所以摄影师能在如此近的位置捕捉那重要瞬间。

而一张由美联社华盛顿首席摄影师埃文·沃奇拍下的照片,在事发后即被广泛传播,成为多家美国媒体头版照片。

照片以美国国旗及蓝天作背景,从下而上仰视面部带血的特朗普。

不少人形容,该照片是“新闻摄影的巅峰之作”,能进入“美国摄影界的万神殿”,甚至直接预订今年的普利策新闻奖。不少网民也有在社交平台赞叹照片有“黄金三角”构图,包括特朗普在照片正中,右手举在最高点,三个特工落在图片三分法里分割线与交叉点的位置,而米国国旗又给照片拉出平衡等等。

大众对照片则各有解读。

有人联想起纪念法国七月革命的《自由领导人民》画作,表示实在是太像了,下意识把特朗普放在自由女神的位置上。

也有人担忧照片的角度。

面对特朗普这个具争议性的政治人物,仰视的角度加上国旗背景,似乎有把他伟大化之嫌,同时也放大了他的爱国主义。

而的确,在细节公布之前,共和党人和特朗普的盟友已经争先恐后地传播这张照片,把它当成了某种政治武器。

例如乔治佐治亚州亚州众议员格林就在推特分享了照片。

并表示“民主党和媒体应对今天流下的每一滴血负责。”

而于特朗普在任期间担任美国国防部官员的西蒙也形容这张照片“展现了真正的美国精神”。

虽然没有人知道照片会不会或如何改变选情。

但可以预视的是,这张照片必定在选前频繁再现——每年大量生产候选人周边的浙江义乌,在暗杀事件后已迅速上架相关印花T恤。

甚至有人将埃文·沃奇的照片与《奥本海默》的剧照并列,写上“这张照片出自他之手”,暗示摄影师或像发明原子弹的奥本海默一样,有天会发现自己创造物衍生的影响力,不会再受自己控制。

到底这张照片会不会造神,而造神与否,又应不应该是摄影师应该考虑的事情?

这张将要进入摄影界万神殿的照片为何成为教科书级数的神照,它好在哪里?如果说摄影记者是新闻守门人,他们应该如何拿捏跟拍摄对象的距离、选择合适的照片,说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国旗下的美国英雄

在埃文·沃奇这张一出来即被广传的照片中,特朗普背后的美国星条旗,成为了争议的中心。

与许多其他相对世俗化的国家不同,在美国几乎随处可见的国旗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在独立战争期间,国旗标志激进民主;在911事件后,美国入侵伊拉克,国旗又成为美军的代名词,而且美国国旗还有宗教意涵。在立国历史充满基督教象征与比喻的美国,国旗不止代表了国家,也代表美国的立国与存在是神的授意:正如在升旗礼或国会开会前,都要在国旗下进行的忠诚宣誓。

美国政府也制定了展示国旗的法规。

而有科学家发现,美国人会对美国国旗以及行走在国旗下的人感到自豪和崇敬。

而不少政客都有意识地利用国旗符号,例如特朗普本人经常提到自己在美国国旗日(6月14日)出生。

特朗普也比任何政治人物或候选人都更强调爱国主义。

国旗必然成为每次集会的装饰品,过往他也曾多次在演讲讲台上拥抱并亲吻美国国旗。

我不是他(特朗普)的粉丝,但当我第一次看到照片时,我感受到一种相当不适的情绪,那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民族热情的悸动。

一位美国普通民众说。

其实许多人认为特朗普是对美国民主的威胁,而特朗普的这张照片,似乎捕捉到了美国民主的所有沉痌、神话和荣耀,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常﹑矛盾的脱节感。

实际上,照片传出后,确实令大众联想到不同革命的场面。

将其与《自由领导人民》像相比,也有提起二战期间《硫磺岛升旗》的照片有类似的三角结构、画面同样存在国旗元素。

照片中红白蓝三色互相平衡,将舞台上危险时刻的混乱,转化为特朗普勇气、决心和英雄主义的完美象征。

照片完美地捕捉到特朗普希望在舞台上被看到的样子。

事实上,它可能比所有其他照片流传得更久。

但如果说这张照片就英雄化了,我觉得不是那么容易。

在美国社会,支持或反对特朗普的人的立场都相对稳定。

而如果中间派人士经历此事对特朗普多了同情,也未必直接与照片相关,而是照片背后所代表的整个故事。

为什么这张照片那么多人喜欢,就是因为它挺能反映到一个角色、或者大众对他的理解:就是一个曾经做过总统的人,现在要回来又要再竞逐总统,然后面对很多阻滞,有很多官司……包括现在暗杀也是一个阻滞,然后他都没事、站起来,喊口号﹑举起手。

而这个故事其实存在于照片以外。所以,一些照片之所以标志性、可以在历史流传,背后更多的意义是建基于观众的代入。

一方面它可以讲到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因为它符号化、抽象化了一些东西,所以大家较容易接受和去理解。但是反过来,当照片强到好像取代了整件事的时候,就很容易令人忽略事情背后的复杂性。

照片发布并广传当日,特朗普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想像,和现实一下子分不开了!

这次大火的照片,其实是将特朗普政治生涯的主题提炼成一张爆炸性的影像:一方面印证美国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又印证了特朗普说自己是“遭遇最差”的政客。

事实上,特朗普多次自比美国非裔,他指美国黑人应该很支持自己,因为他们没做错事,还是会含冤入狱或受到折磨,而自己也是一样。

换言之,特朗普“现在可以真正挥舞这件血腥的衬衫”,向公众表示自己是“受害者“。

要意气风发的特朗普,还是表现脆弱的特朗普?

事实上,除了埃文·沃奇的照片掀起讨论,摄影师安娜·莫尼梅克所拍的“躲在讲台后的特朗普”也备受称许。

当时,特朗普意识到枪击后伏在讲台后方,遭特工以身体掩护,安娜捕捉到在特工双腿间的特朗普慌张无措的神情,跟在埃文·沃奇作品中的意气风发,完全是天差地别。

值得注意的是,安娜是在2019年底才入行的摄影。

安娜拍到了这个时刻。可以说,在所有预设的场合,摄影师都希望记录最真实的时刻,但不是说我要找就可以找到的。

除了运气之外,更多的是专业以外的素养。

这张照片配合打到特朗普脸上光源,比起埃文·沃奇的照片“多少少一个人的个性”。

特朗普可能已经没想到自己被人拍到那一刻,(那刻)应该是展示到他多一点脆弱的感觉:他自己不用看着观众、不用振臂高呼、不用大叫口号,他觉得没有观众看着他那一刻,他应该在做自己,我觉得也挺难得的。

不过,在多家媒体大肆,却发现只有意大利的《新闻报》选择了安娜的照片作头版题图。

为何一张展现了有硬汉形象的政治人物真实﹑脆弱一面的照片,却没有一张流血握拳的照片受欢迎?这不禁发人深思。

当然有些人会说,有美国旗举拳头那张照片更好看一点,它视觉影响力大一点。

如果照片是要放到历史书里面的话,当然有美国旗会好过没有美国旗,因为你建立一个故事要有六何法(:何人、何时、何事、何地、为何﹑如何)。

当人们从开始不认识特朗普的时候、将来30年回头再读,有美国旗会比较容易理解那件事。

但如果作为新闻图片,安娜的这张照片,无疑让人看到了特朗普的另一面。

暂且不论埃文·沃奇支持何党派,但仰拍的视觉加上特朗普拳头的照片,好像视觉上有些英雄化他。

这些元素给照片创造了一种弦外之音,多了一层两层的空间和意义让人发掘。

但在美国,尤其是竞选期间,如果报纸编采保持中立,图编就应该减少无谓的美化了。

这张照片会改变历史吗?

7月16日,特朗普在遇袭后首次露面,右耳缠绷带现身共和党大会。

在此我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当时你在场,特朗普特意展示耳朵给你看,你拍不拍?

同样的道理放回讨论的原点,特朗普被枪击可谓是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新闻,而作为放在头版故事的照片,你不能搞砸。 你不可以否认这张是一张标志性的照片,但是你说是不是真的造神造英雄,那就没得说了。

在埃文·沃奇照片发出没多久,已经陆续有人在网上评价,感觉这是一幅会改变人类命运的历史相片。

我最近也有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个前总统或者总统候选人公开被暗杀,事情本身已经是一件历史大事。

但这张照片最终造就的影响力,或许能端看这次事情的结局。

如果特朗普这次赢的话,那这张照片就会再劲一点,会再好一点,因为他嵌入到了整个大环境中,就是他终于赢了总统。但如果输了呢,这张照片就没有那么好,因为输了的话,这张照片就挺不到大结局,只不过成为了他被暗杀的一张相。

不过我想一定是留史了。

过去这么多年美国总统被刺杀的照片都是一些很有历史性的、很重要的图片。

而这张照片的冲击力,远比其它大得多。

附录:各国报章选择了什么头版?

7月14日的清晨,载有近年最重大新闻事件的报章相继出炉。

几乎所有美国报章头版,都选用了特朗普举拳角度的一张,而分别主要在于画面有没有出现美国国旗。

《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最早刊登枪击事件照片的两份大报,两者头版选择了自家摄影记者拍下的照片,而画面中没有美国国旗。

至于没有派出摄影师到场的报纸,头条都选用了埃文·沃奇的照片,当中《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所选择的则只有半枝美国旗入镜。

但《时代》杂志、德州《达拉斯晨报》及《纽约邮报》却用了美国国旗在背景飘扬、特朗普张口叫口号的一张作封面,当中《纽约邮报》在标题写道,这位前总统“流血但不屈服”。

欧洲方面,各报章头版的选择则似乎丰富得多。

分别侧重事件发生的经过、伤势及情绪。

英国《金融时报》用了埃文·沃奇的照片,但画面只有半枝国旗;

BBC和《卫报》,则避开仰视特朗普,选择了以平视、面向观众席角度的一张。

针对伤势,仅有法国《解放报》特写特朗普侧面为全版封面,配上倘大标题:“特朗普的暴力史”甚为玩味。

而意大利《新闻报》则选择了安娜所拍的“躲在讲台后的特朗普”作头版。

写上选票上沾满鲜血。

米兰《晚邮报》头版亦倾向呈现特朗普千钧一发的瞬间,选用道格·米尔斯捕捉到子弹从特朗普面前飞过的一刻。

另外在亚洲这边,韩国媒体亦主要选用美国国旗前特朗普举拳的照片。

至于内地媒体如《澎湃新闻》、《环球时报》与《财新网》在报导时,则更强调现场,选择了特朗普被特工抱起,背景为集会群众的角度。

美联社表示,在事发当日,埃文·沃奇所拍的带有国旗的照片已被用了2327次,而没有国旗的照片则为1759次。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