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就像棋局中的博弈,账面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一切,稍有不慎便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一点,第一次车臣战争中的俄军深有体会。
总的来说,俄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扩张史,靠着不断的征伐,俄国人一度建立起了苏联这样在人类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国家。然而,这种畸形的强盛注定只是暂时的,苏联解体所带来的势力真空给整个世界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在诸多昔日的加盟国纷纷脱离的同时,一些地区甚至也趁机宣誓主权,试图升级为国家,这其中就包括咱们熟悉的车臣。
1991年11月,由穆斯林建立的伊奇克里米亚车臣政权控制了这块地区的局势,随后,总统焦哈尔·穆萨耶维奇·杜达耶夫高调地向全世界宣读了他们的“独立宣言”。然而尴尬的是,不知是否慑于“红色巨人”的余威,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承认其合法性。不过,那会儿的俄罗斯正被自家门口的一大堆糟心事折腾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就这样,车臣舒舒服服地过了3年“主权国家”的小日子,直到俄罗斯腾出手来处理这个麻烦。
那会儿的俄罗斯说来也挺有意思。我们公认解体后的俄罗斯从昔日的“红色巨人”那儿继承了差不多七成的遗产,单靠这些家底,一个缩水版的苏联依旧值得令西方国家胆寒。但有趣的是,叶利钦政府一系列令人无法直视的政策直接让这个世界范围内数得着的大国直接变成了软柿子,即便如此,面对车臣这种级别的对手,俄国人依旧信心满满。在俄军出兵前,时任俄国防部长的帕维尔·谢尔盖耶维奇·格拉乔夫大将非常自信地说:“拿下格罗兹尼(车臣首府)只需几天时间。”至于兵力,恐怕一个空降营就足够了。
事实上,从格拉乔夫的层次来看,他的话怕是没多少参考价值。在靠着叶利钦彻底发迹之前,此君虽然在苏军中的官衔并不算低,但却鲜有建树。“八一九事件”中,正是靠着在关键时刻的倒戈,格拉乔夫力助“民主派”扭转局势,因而获得了极其丰厚的回报。然而纵观其之后的生涯,我们几乎可以用“声名狼藉”来概括,叶利钦炮轰自家白宫的奇葩决定,就是由格拉乔夫亲自落实的。
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不能切实地把握战局,只会嘴上发狠,这样一个指挥者为俄军随后骇人听闻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1994年12月11日,约3.8万精锐俄军兵分三路,浩浩荡荡杀向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按照计划,俄军将倚仗优势兵力对整座城市进行围困,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包围是假,他们故意在包围圈上留了个缺口。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俄军指挥官不是高估了自身实力就是低估了敌人,他们认为,两军一旦交战,账面实力处于绝对劣势的车臣武装会立马陷入崩溃,会想方设法地逃跑,而包围圈上的缺口会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到时,守候在缺口处的俄军将会守株待兔地将敌军尽数歼灭。
这战术看似非常精妙,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俄军指挥官从一开始就搞错了一个问题:即便或许正面刚不过俄军精锐,但车臣人压根就没打算逃跑,因为格罗兹尼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堡垒。
这座城市是如何诞生的?它背后的那段历史非常硬核。1816年,俄军步兵上将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叶尔莫洛夫奉沙皇尼古拉一世之命征服北高加索。俄国人觊觎此处丰富的物产已久,反而并不怎么在意这儿的人力资源。于是,叶尔莫洛夫采取了最简单粗暴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他下令在宋扎河畔建立了一座庞大的正六边形要塞,并在要塞的每个角上都设立了醒目的炮台。接着,他让军队焚毁了整片地区内所有的城镇村庄,强迫其中的居民从两个选项中作出抉择——要么被迫迁入要塞中,接受沙皇陛下的统治;要么被驱逐,甚至被消灭。正是用这种办法,俄国人轻而易举地荡平了北高加索,而象征着沙皇强权统治的要塞,则被人们称为“格罗兹尼”(在当地人的俗语中意味着“恐怖”)。
经过近2个世纪的经营,格罗兹尼当真成了一座军事堡垒,其中遍布暗道和密室,囤有大量武器,地形极其复杂,令人望而生畏。然而,由于轻敌,俄军乐观地认为他们所面对的只不过是一群瑟缩在城中的乌合之众,说不定此时正躲在屋里瑟瑟发抖呢。
很快,格罗兹尼里发生的事情成了俄军官兵的噩梦,他们也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由于复杂地形和狭窄街道的阻隔,俄军强大的装甲部队无法发挥丝毫作用,他们只能抛弃重武器,同敌人在大街小巷中展开混战。相比之下,车臣武装将“地利”和“人和”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借助城市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从四面八方对俄军放冷枪。还有一些西方国家的退役军人以雇佣兵的身份自愿参战,这让俄军的处境更加艰难。令外界瞠目结舌的是,装备精良的俄军居然被打出了一边倒的劣势,其中最惨的莫过于第81摩托化步兵团,这个满编为1300人的编制,打到最后只剩11人幸存;此外,第131步兵旅也在短短几天内被打得失去作战能力。这哪儿是打仗?简直就是场屠杀。
面对失利,俄军方面未能作出积极的回应,他们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变通,反而“大棒加粗”,企图以更高强度的攻势压垮对方,继而扭转局面。但显然,此时俄军官兵早已无心恋战,更多兵力的投入丝毫不能改写战局。最终,俄军丢下了3826具官兵的遗体,带着无数伤兵狼狈撤退,而车臣人则得意忘形地炫耀着自己的胜利,甚至用阵亡敌军的尸体堆成矮墙,把这样的京观放在城镇中心任人亵渎。更有甚者,他们将俄军阵亡士兵的脑袋割下,挂在炮弹上打到远处。
此役,俄军输得惨,却并不算冤。两军交战,只有充分把握敌我的真正实力,制定合适的作战计划,才能取得绝佳的效果。无论是妄自尊大还是妄自菲薄,都无疑会对己方的作战造成巨大伤害。第一次车臣战争中,车臣一方显然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他们又如愿多做了几年的“主权国家”。但有意思的是,时代变得快,车臣人却没能跟上节奏。以“主权国家”自居的他们,居然还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做着打家劫舍的勾当,因此依旧不被国际社会所接纳。
5年后,在俄罗斯新晋掌权者普京的指挥下,俄军挥师重来,这一次他们极大地改变了战法,先是出动空军进行饱和轰炸,挫伤敌人的锐气;接着,俄军特种部队化整为零,深入城镇将车臣武装各个击破。在正确作战计划的作用下,车臣武装立马现了原形,连他们的总统杜达耶夫都在混战中被击毙。2007年,莫斯科方面宣布取消车臣独立,将这块地区再次收回囊中。
胡扯
军事历史文最好写了,弄个惊悚的标题,把历史复制黏贴就行了,哪怕各种段落组合的根本没逻辑,也能很长很长[吃瓜]
哪得来的小道消息?战争有伤亡才正常!
小编 尸体被堆成京观 是什么意思???
看标题以为俄军死了这么多
也不算胡扯
命运
胡说八道谁不会?帝国坟场不是随便叫的。俄军犯什么错了?前期有侦查,进攻前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火力覆盖,进城步坦一体协调作战。杜达耶夫使用的战术就是断其一指,所有兵力将那一个旅被包围了,其余的都是打防守。
有部俄罗斯电影叫巜熔炉》还是什么的,就是讲述这场战争的。
3万8还是3千8?
轻敌是致命的弱点。
这是俄军打俄军,车臣武装也是俄军为主。
标题:尸体被堆成京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