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孩童时期认识爱的根源在于父母,而追求爱的行为践行,也基于通过感受到爱后形成的对爱的认知。
为什么不缺爱的人更容易得到爱?
因为每个人对于自己未曾拥有过的体验,既无法真正发自肺腑地理解,也无法出于本心地完全给出。
缺爱,这个空缺的便是对于真正爱的感受和理解方式。
不缺爱,则是拥有从感受爱到反馈爱整个过程的完整认知。
内心若有着对爱的空缺感受,那么头脑和内心对于爱则一直呈现空白状态,如同将爱与被爱的双向通道给关闭了。
要么疯狂付出,要么经历失望以后失控索取,最后循环往复。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追求与维系爱的整个过程,是基于自身对真正的爱的认知上,而所有的认知都是习得后的经验累积。
在我们的孩童时期开始,有关于爱的所有感受都会从自己的潜意识中埋下种子。
但在没有形成专属于自身的认知以前,对于外界的任何反应都是通过模仿产生的,内心对于爱的理解也是层层递进的。
从单纯模仿父母的关心呵护开始,其实最初是从本能出发的一种反应。
获得关心以后模仿关心向外输送温暖,即在模仿和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高兴和满足,释放了潜意识的压抑后感到快乐。
这种正向稳定的循环让人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所以面对问题有着正向解决的意识。
遇到任何事情第一反应不是怀疑自身,而是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不会认为自己缺少爱,也不会吝啬付出爱。
正是因为正确地感受过爱的真正流通,所以更能从心底理解看见与被看见、尊重与被尊重、包容与被包容。
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给出与获得之间的平衡,对于能够掌握的部分会从内心产生完全自信,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更是坚定自我的。
这个自信的积淀是在内心之中明晰了爱的来源:
爱是什么?
为什么去爱?
要怎样更好地去爱?
爱的底线在哪里?
整个过程全部来自内心对于爱的真正理解,所给出的爱也更加松弛无压力,爱到无法再爱后的离开,也不会去选择痛彻心扉地折磨自己。
这也就是为什么,往往不缺爱的人更容易得到爱。
在不缺爱的状态下追求爱时,是通过正向的幼时模仿并且超越模仿行为,形成了自身关于爱的正确认知,所以一切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是自己的感受。
也就是说,同样都是向外付出,不缺爱的人并不会跨越自己的感受去爱。
因为给出的都是真正力所能及的部分,付出并不受力,作为接收方的伴侣也无压力。
所以付出的过程是愉悦的,一旦出现让自己感觉不适的时候便会停止,重新调整付出与获得的比例。
这也就是内心缺爱与不缺爱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很多人会认为不缺爱的人就是不去付出、少去付出,这更是错误的想法。
只是不缺爱的人无论身处任何关系,内心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和清楚的底线。
我付出的部分,都是我可以完全掌控并承担的,给出的都是自己满足内心所需后溢出的部分。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能够通过自己感受的好坏积极调整关系走向,无论是选择主动付出还是接受回馈,更能够在彼此的需求点之间互相满足,从而把控亲密关系的进展。
在不缺爱的状态下,人们更能够理解自己对于他人之爱产生的原因,能够掌握正确去爱他人的方式。
也正是因为心理层面并不缺爱,所以更清楚怎样可以更加舒适地爱人。
自己的感受从来不在心理层面拧巴,反而更能够让他人在这种爱中感到温暖愉悦,最后正向获得爱的回馈。
而在缺爱的状态下追求爱时,因为内心一直没有建立起对爱的正确理解和感受,难以爱自己,更无法根据自己动摇、紧张的内心去爱人,所以一切行为背后的逻辑支持一直是幻想和模仿。
这个时候,进入亲密关系或是当亲密关系之间出现问题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
一种是极致的付出,经受失望后控诉从未获取,因为整个追寻爱的过程都是在幻想,寻找到一个救世主解救自己,因此付出的动机是补充救赎信仰,失望的原因是看清真相。
另一种则是模仿失衡,因为关于爱的认识源于模仿,所以在亲密关系之中也会模仿伴侣的情绪、反应或是行为,最后会发现模仿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
1
不缺爱的人不会试图向外界寻找,渴求救赎
不缺爱的人不会向外幻想一个精神支撑,因为精神支撑来源于自身的坚定自信。
一切爱与被爱都围绕着自己发展,这也是不缺爱的人更能够获得爱的原因。
作为不缺爱的另一面,缺爱其实是完全跨越自己的感受去爱,也正因如此带着更多的痛苦与伤害。
因为这个爱没有强力的内心支撑极其容易变得盲目,付出的来源不是内心满溢而出,而是耗尽自己去满足自己期待救赎的幻想。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自己很会去爱别人,但却总是收不到来自他人的爱,总是竭尽全力地付出却从未得到过回报。
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给他人的爱实际上都还带着我们自身内心的影子。
最初所有的关系都有着平等美好的阶段,只是在关系发展过程中,不缺爱状态下的付出永远不会踩在自我感受之上去牺牲,而缺爱状态下的付出暗藏着更多忍耐。
简单地举个例子,如果把我们的心比作成一个杯子,我们的付出比作杯中的水,当杯子尚未填满的时候,向外倒出来的水越多,越会让杯子匮乏。
不缺爱的人可以借助习惯性认知自发地、源源不断地补足自己,但缺爱的人往往完全相反。
水越来越少,一旦触底我们的内心便会向外扩张,开始进入掠夺状态了,随之而来的情绪也将汹涌而出,于是我们失望、懊恼、不解、悔恨,产生一个个问题。
为什么我这么爱他,如此包容、如此耐心,甚至百依百顺,却从未受到一分回报?
因为在缺爱的状态下,内心长久处于没有满足的时候,匮乏的时间越久越无法敏感识别回报。
只有真正触底才能够让其意识到问题,但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是被掏空的状态了。
为什么没有及时停止或者调整呢?
其实如同杯子的水一样,因为不是满杯的状态,所以多一些、少一些的变动是无法即刻捕捉到的。
不缺爱的人碰到不平等的关系会及时脱身,因为不会向外界寻求,爱与被爱都是锦上添花。
缺爱的人总是无法停止,是因为缺爱状态下心中还有着期待,这个期待是雪中送炭,是渴望救赎。
所以事实上,不缺爱的人给出的爱没有必须要满足的条件,而缺爱的人给出的爱是有条件的。
只是这个条件十分隐晦,甚至是我们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
因为在缺爱的心念之中,这份所谓无条件的爱隐藏着一个空缺。
这个空缺的背后是渴求伴侣或他人以爱的名义救赎自己,可身处温暖的人又如何甘愿进入雪地之中呢?
所以无论是向其要求更多陪伴的时间、精力,还是更多的关心呵护、耐心,都是渴望着更多填满内心杯子空缺的救赎。
这个时候许多人会问,亲密关系之中需要关系呵护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这跟是否缺爱有什么关系?
如果两个都不缺爱的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之中,都是两个本自具足的水杯,互相交流、彼此付出的都是各自满溢而出的部分,自然理所当然。
但若有一方有着匮乏心理,进入亲密关系中后必然会希望对方能够补足,但是互相交流、彼此付出的部分各自本就不均,没有人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救世主。
2
如何让自己的内心长久处于不缺爱的状态?
付出爱,实际上更是一种能力。
因为这需要更多经历与感受后的沉积形成稳固的认知,而不是心情好的时候无条件去爱,心情不好了就再拼命索取。
重新回到我们的孩童时期,重新回看不缺爱的人对于爱的理解过程,其实重点并不在于如何付出,更需要有着接受反馈的框架。
因为付出的行为更依赖于接受反馈框架的稳固,才不会让亲密关系失去平衡的,更重要的是停止自身爱的衰竭与消耗。
如果我们简单概括一下从孩童时期对于爱的认知的理解过程,便能够获得正向流动的爱的结构。
获得——理解——记忆——稳固——给予。
大部分人认为最重要的付出,实际上并不是维系亲密关系的全部。
因为亲密关系中的付出,更需要有内心的边界,这个边界需要内在稳定不受损才能够正向给予的。
在付出的同时,彼此关系中的伴侣或他人便又重新站在了“获得”的位置上,由此继续补充自己对爱的理解与行动。
所以不缺爱,是要重新去识别,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我从爱中获得了什么?
不要让亲密关系之中自己内心的循环架构出现着断裂,更不是一味的付出,因为当我们自身尚且缺爱的时候,越是付出的其实越是我们自己想要的。
要学会时时问自己,在这段关系之中,付出与获得能够平衡流动吗?
自己当下在关系中的感受又是怎样的?
当遇到需要沟通解决的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尊重自己的感受,我是否感受到快乐?
不是模仿任何人的行为,也不要照搬他人的做法,模仿他人的反应,不是因为感受到被忽视便模仿出冷漠以对,感受到被关心便模仿出无止境付出。
因为只有在心中建立爱与被爱的稳固框架,能够源源不断地灌溉自己的内心的时候,正向的亲密关系才会正常流动付出与收获。
缺爱的状态下更需要应对的是恐惧情绪,而恐惧永远来自于内心。
呈现出不缺爱的状态是因为自己足以掌控付出,无论亲密关系如何发展,自己永远拥有主动权,随时可以奉献,也随时可以离开。
改变缺爱状态更需要打破恐惧的心理囚笼,恐惧他人的离去,恐惧伴侣的反应,神化了作为伴侣在心中的地位,将其视作天降甘霖,却忘记了自己内心本就留有一汪清泉。
可实际上,我们需要抚平的不是任何人的情绪,而是那个一直试图向外满足他人的内心。
如果我们在关系发展过程中感觉到伤害与痛苦,便是需要打开内心重新接纳自己的时候。
觉察是否在压抑着自己的本能感受?
有没有因此而自我否定?
是否还在紧张关系发展的蛛丝马迹?
自己是否有着重新选择的勇气?
尊重自己的感受,爱自己就是尊重自己现在的需求,不需要付出全部去他人身上寻找满足需求的机会,而是通过自我滋养和自我成长来永久远离对离开与结束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