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山东枣庄菜市场内发现了一位“宝藏画家”,他一辈子终身未娶,71岁的岁月59年都在画,他智力低下、身体残疾、手握低保,画的水墨画和写的毛笔字却非常的传神。
然而,这么好的画得不到众人欣赏就算了,人和画有时还会遭遇到嘲讽和欺凌,自然而然也都成为了菜市场的另类。
面对欺凌,老人是如何反击的?而他又是怎么学的画画?
菜市场的画
“智力低下”、“一生未婚”、“家徒四壁”这三个词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日子都不会好过,但三个词竟然和“国画”一词同时落在了一位老人身上。
2025年,在山东枣庄的菜市场内,有一位名叫李昀侠的老人在卖白菜和画,他高龄71岁,而脸上戴着不是老花镜,是近视镜,全是热爱画画惹的“祸”。
李昀侠卖东西的风格与旁人特别的格格不入,人家都是坐在菜前面,并大声吆喝:“快来买”,他倒好坐在画的前面一句话也不说,满脸充满愁容坐在画面前,眼神不停在寻找谁才是真正会买他画的人。
他对满眼都是对画的在意,旁边的白菜爱搭不理。如果遇到别人来买菜他满脸无所谓,如果别人来一看画他就满脸笑容去介绍。
再走近看还会发现,李昀侠的画没有随意用石头去压,用的是专业的镇纸和自己的保温杯,这些不同让他和画都不属于这里。
五保户的画家
李昀侠1岁多的时候发烧,由于家里穷没有及时去看病,导致烧坏了脑子,需要一直吃药维持,但是药让他整个人反应变得特别迟钝,说话也不清楚,药和嘲笑伴随他过了整个童年。
他因智力问题连学校都走不到,几乎没有怎么上过学,长到12岁的时候,无所事事的他到邻村去玩耍,无意间看见一老头在路边画水墨画,小小年纪的他对眼前的稀罕物充满了向往,他回到家没有笔和纸,就捡起树枝在地上画。
渐渐地邻村成了偷师学画画的地方,地上的画也变得越来越好看,李昀侠再长大身上一有钱就是买笔墨纸砚,省吃俭用的一点点把东西都备齐了。
到了娶媳妇的年纪,村里的男丁像孔雀开屏一样求偶,就他一个人钻到家里埋头苦画,试想一下在七八十年代,村里有位穷光蛋,说话不利索,脑袋还有问题,每天只会拿着毛笔画,谁会把自家闺女嫁给他。
所以,在当时李昀侠和画就是全村人的笑话,身边的人都反对和打压他,就连画摆给别人看也会被说成“傻子”。
家里人也不理解和支持他,一直在强迫着让他去捡垃圾换钱能有口饭吃,但是他死活不愿意,就是一股脑拿着笔画。
年复一年,李昀侠家徒四壁收入甚微,村里把他划在了五保户的名单,加上他种了点地也有点收入,生活算是有基本的保障了,之后,他开始过着心无旁骛画画的生活。
几年后,量变发生了质变,李昀侠的画画技术造诣颇高,画的梅花和公鸡简直出神入化,并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值得一提的是他完全没有接触过智能机,画的过程没有参照物,全部都是脑子里想象的。
2008年,李昀侠在《中国书画家全集》评选活动中,还获得了铜奖。奖项越拿越多,他遭受的冷眼就变得越少,家人也对他刮目相看,开始支持他这个不切实际的“执念”。
李昀侠没有灵感的时候,经常会出远门看远方的风景,再把所有细微的美景记在脑海里,各种各样的枝头搭配着颜色不一的花。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昀侠的生活没有变好,反而画画的工具在变好。2025年,他家的大门还是木的,只用一把简单的小锁管着安全,进入院子后,映入眼帘的是遍地“垃圾”,最显眼的莫过于几盆花。
正因为周围的杂乱,把通往堂屋的小土路显得格外的干净,沿着这条路走进屋子,四面墙上挂的都是水墨画,颜色有黑白有彩色,画的内容有牡丹、种月季、种芍药等等。
驻足仔细看,每一幅画他都提有名和诗句,写的字也特别的有大师范儿,墙另外也挂有两幅毛笔字,好看的要把它裱起来才行。
优秀的画与报纸糊的房顶一对比,画显得格格不入,而创作画的桌子与吃饭的小桌子也格格不入,画画的桌子大概有两米长,而放颜料和吃饭的桌子只有不到五十厘米。
还有李昀侠家的灯,每间屋子只有一个灯泡照明,亮度仅他可见,这估计也是他眼近视的主要原因,而堂屋还有一个发亮的东西,就是小到不能再小的黑白电视。
李昀侠的故事发到网上后,有不少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购买画,也有一堆人在评论区表达对他画的喜爱,他本人还专门给自己做了名片,上面写的是“中国画坛第一人”。
然而,这么温暖的时刻却有人利用李昀侠智力障碍,趁机骗取他的作品,以买画为理由拿到画作后,又拒绝付款,面对这种情况,他表示不管怎样画总比无人问津要好。
结语
李昀侠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对梦想的坚守和对美的不懈追求。生活中,他智力残缺,但在绘画里,他不仅的梦想,也有自己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