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广东粤军吴奇伟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03-08 22:29:01

民国时期,广东的国民政府,在北伐战争中,打败了北洋军阀,使中国得到象征性的统一。

在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第四军被称为“铁军”,为北伐战争做了重大贡献,而第四军属于粤军部队,军长是李济深。当时第四军一共有四个师,四个师长分别是陈铭枢、张发奎、徐景唐、陈济棠,负责率兵参加北伐的是陈铭枢和张发奎的两个师,另外的两个师留守广东。

粤军军官

由于北伐战争的胜利,张发奎和陈铭枢实力变强,这时候李济深就管不住他们二人,张发奎就倒向汪精卫,陈铭枢倒向蒋介石。为了支持汪精卫,张发奎二次计划夺取广东,准备用广东当反蒋基地,因此和陈济棠、陈铭枢等人爆发内战。

当时张发奎的力量很强,手下有很多虎将,比如黄琪翔、吴伟奇、薛岳、李汉魂、叶挺等人,都是大名鼎鼎的名将。

吴奇伟从军校毕业后,就加入了粤军部队,成为张发奎的部下,他的直接上级是黄琪翔。在北伐战争前,吴奇伟只是一个团参谋长,但他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很出色,所以当北伐军攻下两湖地区后,吴奇伟也升为了师长。

后来张发奎反蒋,吴奇伟跟着张发奎两次企图夺取广东,结果都失败了。中原大战结束后,张发奎暂时选择下野,而吴奇伟归顺了蒋介石,成为第四军的新任军长,率兵和红军作战。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奇伟首先参加了“淞沪会战”,然后又在“武汉会战”中,和薛岳一起指挥了“万家岭大捷”,之后一直率兵驻守在鄂西地区,还取得“石牌岭大捷”。解放战争时期,吴奇伟已经没有怎么掌握兵权,担任的都是虚职,在解放战争末期,吴奇伟组织了粤东起义。

吴奇伟

1890年,吴奇伟出生于广东大埔一个贫困家庭,他是家里的老四,虽然吴奇伟从小聪明,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吴奇伟只在老家读了两年私塾。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吴奇伟的父亲也在这一年中去世,吴奇伟只好去惠州投奔伯父。吴奇伟的伯父是一个有能力的人,白手起家在惠州开了几家店铺,吴奇伟就在伯父的店铺里面当学徒。

伯父觉得吴奇伟是块读书的料子,加上吴奇伟也听话,所以伯父愿意资助他读书,就这样吴奇伟在惠州顺利读完中学。

在中学读书的时候,吴奇伟接受了很多新思想,他觉得救国只能靠军事开始,因此等中学毕业后,吴奇伟弃文从武,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堂。他在那里接受了两年的基础军事教育后,又升入湖北武昌的第二陆军中学。

1917年,吴奇伟考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

陈炯明

1919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吴奇伟前往福建,参加了陈炯明的援闽粤军,在里面担任排长。

1921年,孙中山准备第一次北伐,吴奇伟跑到粤东地区招兵,担任潮梅司令部第二路副司令。

1922年夏,陈炯明和孙中山因为北伐的问题出现分歧,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去往上海,而吴奇伟所在的粤军第一师始终站在孙中山一边。

1925年1月,国民政府第一次东征陈炯明,吴奇伟参加了河婆、安流等地的战斗。6月,杨希闵和刘震寰领导的滇桂联军,在广东发动叛乱,东征军返回广州平叛,吴奇伟率兵在广州东北部和叛军作战。

10月,吴奇伟参加了第二次东征陈炯明,他的部队在热汤墟和敌军作战。

李济深

1926年1月,李济深担任南征军总指挥,率兵攻打广东南部的军阀邓本殷,吴奇伟也参加了南征,最终邓本殷战败。陈炯明和邓本殷的部队被打败后,广东的局势已经稳定,吴奇伟在三十六团当参谋长,团长是黄琪翔。

北伐战争爆发后,张发奎率兵参加北伐,在湖南的平江战斗中,黄琪翔和吴奇伟的三十六团立下大功,率先攻入平江城。

7月26日,北伐军进攻汀泗桥,这里是湖北和湖南交界处的战略重地,只要拿下这里,北伐军就能进军湖北攻打武汉。北洋军阀吴佩孚在汀泗桥布置了两万北洋军,和北伐军决一死战,企图利用地理优势,阻止北伐军进军湖北。

黄琪翔和吴奇伟率兵偷袭北洋军,首先夺取北洋军的炮兵阵地,使北洋军军心大乱,然后联合叶挺的独立团等部队,一起对汀泗桥发起总攻,顺利拿下汀泗桥。接着北伐军进攻贺胜桥,吴奇伟又率兵配合叶挺独立团作战,北伐军攻势强大,就算是吴佩孚亲自督战也没用,最终贺胜桥被拿下。

叶挺

9月2日,北伐军开始进攻武昌,黄琪翔和吴奇伟的三十六团,和叶挺的独立团,是攻城的主力部队,吴奇伟亲自率领一个营的士兵攻城,由于武昌城防坚固,北伐军进攻损失太大,于是北伐军开始围困武昌。10月10月,武昌城已经弹尽粮绝,城内的北洋军选择出城投降,武昌城的守将刘玉春和陈嘉谟被俘虏。

10月26日,张发奎走率兵支援江西,和孙传芳的“五省联军”作战,经过北伐军的血战,江西被彻底拿下,张发奎率领吴奇伟等人又返回武汉。

1927年,二次北伐开始,吴奇伟率兵进入河南,和张学良的奉军作战,吴奇伟立下不少战功,因此被升为十二师师长。

当武汉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立时,张发奎站在了武汉国民政府这边。为了支持汪精卫,张发奎率领黄琪翔、吴奇伟等人返回广东,两次企图夺取广东的政权,准备用两广的力量反蒋,可惜被陈铭枢和陈济棠等人的部队打败。

陈济棠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后,张发奎在湖南被蒋光鼐和李扬敬二人的部队打败,张发奎被迫辞职下野,这时候吴奇伟的部队被蒋介石收编。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任命吴奇伟为第四军军长,吴奇伟被蒋介石派往江西“围剿”红军。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吴奇伟归属薛岳指挥,率兵追击红军。当红军进入贵州的时候,吴奇伟为了保存实力,没有主动对红军发起进攻,让红军顺利到底川贵边界。不久后,红军返回遵义,吴奇伟又按兵不动,被蒋介石训斥一番,吴奇伟被迫率兵进攻红军,结果被红军打得惨败,之后吴奇伟率兵一直追击红军到了陕北地区。

1935年下旬,吴奇伟率兵在川陕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作战。

1937年初,吴奇伟去往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担任第一大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奇伟担任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兼第四军军长。在“淞沪会战”时期,吴奇伟率兵在上海嘉定、罗店一带,和日军血战三天三夜,消灭了上千日军,等“淞沪会战”结束后,吴奇伟升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薛岳

1938年,“武汉会战”时期,薛岳担任第九战区司令,负责在万家岭抵抗日军,当时第九战区有三个集团军共十万人部队,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是“万家岭大捷”的前敌总指挥。而吴奇伟的第九集团军有六个军的兵力,是“万家岭大捷”的主力部队,这一仗消灭了日军四个联队的兵力。

当时日军的106师团,企图突破国军在万家岭的防线,吴奇伟发现了日军的动态,他派出欧震、叶肇、俞济时三个军,穿插到106师团后面,对日军形成了包围状态。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27师团解救106师团,结果在万家岭西北部,遭到商震的第二十集团军阻击,27师团不能前进。

10月7日,国军对106师团发动总攻,打败了106师团的主力。10月10日,日军的松浦师团长,带着一千五百个残兵冲出包围圈,106师团其他部队被彻底围歼,一共消灭了一万多名日军,106师团差一点被团灭。

吴伟奇

很多人都知道是薛岳指挥的“万家岭大捷”,但真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是吴奇伟,毕竟他是前敌总指挥。

1938年秋,广州沦陷后,第四战区总司令张发奎,把吴奇伟的部队调回广东,任命他为第四战区副总司令。后来吴奇伟又担任粤、闽、赣三省边区总司令和三省边区绥靖主任,率兵驻守在兴宁县,负责潮汕地区的抗日活动。

1939年,吴奇伟率兵前往湖北,担任第四战区副总司令,兼长江上游江防军总司令,驻守在鄂西的秭归地区。吴奇伟率兵在鄂西多次日军进攻,还枪毙了一些想投敌当汉奸的败类。

1943年,日军企图进攻重庆,因此爆发了“鄂西会战”,石牌成为重点争夺地区,而驻守在石牌的就是吴奇伟的部队。石牌保卫战进行了一周,吴奇伟处于兵力弱势的一方,但他率部抵挡住日军进攻,这一仗也是国军在抗战中,少数几次以少胜多的胜仗。

石牌保卫战的胜利,让“鄂西会战”扭转战局,打碎日军企图进攻重庆的野心,接着吴奇伟又率兵收复宜昌,被称为“鄂西大捷”。

张发奎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吴奇伟被蒋介石夺取兵权,让他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吴奇伟在湖南进行了反腐活动。

1946年4月,吴奇伟被免去湖南省政府主席,担任武汉行营副主任,不久又调往徐州,担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7年初,吴奇伟不愿意参加内战,于是辞去职务,去往南京疗养。

1948年1月,吴奇伟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8月,蒋介石任命吴伟奇为华北“剿总”副总司令,他在北平待了一段时间后,就返回了广州。

1949年初,随着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开始想重点防守广东,于是任命吴奇伟为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3月,吴奇伟的旧部曾天节和魏鉴贤等人,准备在粤东地区发动起义,他们劝说吴奇伟也参与起义,吴奇伟答应了。

5月,吴奇伟、曾天节、魏鉴贤等八名国民党官员,率领两个保安团和一个营的兵力,在粤东地区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加速了解放军解放广东的时间。

1949年9月,吴奇伟作为广东的代表,去往北平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并且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吴奇伟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等职务。

1953年,吴奇伟在北京病逝。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