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的重要“指挥棒”,其路径未必只有把所有人用统一科目卷面分数来分等一条“独木桥”。现有高考思路僵化,课程要求不灵活,由此加重教育内卷和学生负担。尤其到高中阶段,抑郁症、跳楼跳河屡见不鲜,何为?学习压力大,门门要求都很苛刻,却让很多人看不到求学的方向。高考可以如何改才能走出“独木桥”呢?
首先,考试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笔试,增加实践操作、面试、日常作品考察等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比如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可以设置实验操作的考试内容,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文学专业,摒弃貌似面面俱到实则不务正业的语文试卷,可以直接考察学生日常的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创作能力。
其次,评价标准应更注重综合素养。不仅仅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实践、艺术修养等方面。像是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艺术竞赛等,并将这些经历纳入评价体系。
再者,科目设置可以更灵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比如,现代文学专业,不一定非得跟着考察英语、理化生等科目;而现代医学,可以直接考察生物学、医学基础理论常识等。英语,可以作为选修考级学科,不用非得绑架要求大家都去学,有些专业可以设置英语等级要求,而大部分专业则不用强制要求。
另外,高考的次数也可以适当增加,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减轻一次考试定终身的压力。
推进区域公平。加大对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投入和支持,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
高考,也不是只有把大众都挤在“独木桥”上一条路可走。而且,现在根据综合学科成绩报专业的做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学生对于自己擅长什么学科,适合选择什么专业完全没有提前的认知,最终导致了个别学生上大学后,对于自己的专业规划完全无知。高考之路也可以四通八达,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让高考制度更加科学、公平、合理,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