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攻克苏州杀太平军惹麻烦,根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耀耀历史啊 2024-08-24 01:23:36

晚清时期,李鸿章与英国人戈登率洋枪队攻克苏州,太平军投降。进入苏州后,李鸿章自作主张杀了投降的太平军。谁知,戈登知道后非常生气,要与李鸿章决斗,还给清廷下最后通牒要求李鸿章下台,不然,他就率洋枪队进攻淮军,把苏州还给太平军。

与此同时,上海外国领事馆官员代表列强签署了一项严厉谴责李鸿章的决议,指出他杀害战俘,违背诺言,背叛人性。

李鸿章和大清的官员们怎么也想不通,在中国经常发生的这点不起眼的小事,为何激起老外如此强烈的反响?对这些反叛的太平军战俘怎么还需要讲信誉?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追溯到春秋时期,一场与李鸿章截然相反的战争,泓水之战。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在泓水进行了一场战争。当宋军在泓水北岸列好阵准备战斗的时候,楚军开始从南岸渡河。这时,宋国大臣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及其未济者,请击之。”(《左传僖公十二年》)宋襄公坚决不同意,他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韩非子》)。

这样,宋军等楚军全部渡河并完成列阵后才开始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受伤,并于第二年去世。

后人说起这场战争无不扼腕长叹,说宋襄公本可以一举打败对手,却偏要行仁义,结果吃了败仗,不但断送了称霸梦,更令他因此含恨九泉。

但是,如果了解了宋襄公所处的时代,也许你会明白宋襄公为何宁肯战败也要如此做。像宋襄公这样的事在春秋时期经常出现。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宋国的公子城与华豹之战中,华豹作乱,公子城负责平叛。双方交战中,华豹先搭箭射向公子城。不过,他没有射中。当华豹迅速搭上第二支箭时,公子城很不屑的说,“不狎,鄙!”战争的规则是一人一箭,你不守规则,真是太卑鄙了!

华豹很惭愧的放下弓箭,乖乖等公子城射向自己。华豹用生命维护了战争的规则。

也许后人对宋襄公和华豹的作法很不理解,但这就是春秋时的作战方式方式和战斗理念。春秋时期,军队以贵族为主体,战士人数不多,战时一般不超过一天,最与众不同的是,那时的战争更像一场大规模的绅士决斗,贵族们在战争中比的是勇气和实力,后来的偷袭、欺诈、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为春秋时期的战士们所不齿。

了解了这些背景就可以知道,泓水之战中,宋襄公坚持等对方渡河并布阵后再开战并非心血来潮。作为贵族的后代,讲究贵族风度是他根深蒂固的理念。在宋襄公看来,战争一定要赢得漂亮和高贵,而赢得漂亮和高贵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大于胜败本身。宋襄公的愚蠢,是那个时代贵族风度的光彩流露。

但是,具有贵族精神的宋襄公,为何后来成为人们的笑柄,成为墨守成规、食古不化的反面典型呢?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孔孟时代。

写春秋的三部传记传中,只有《公羊传》认为宋襄公做得好,“虽文王之战,亦不过如此。”而《左传》和《毂梁传》则都对宋襄公持否定态度,认为他只知表面上的仁义,却忘了大义。被后世誉为圣哲先贤的孔子和孟子都赞同后者。孔子提倡“君子贞而不谅”,即君子不拘泥于小信。孟子也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儒家先哲孔孟都认为,为了所谓的大义(成功),可以不必坚守诚信和规则。

到了秦始皇时代,中国的贵族集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官僚集团。官僚集团不会恪守贵族传统,在焚书坑儒的诛身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诛心之下,以成败论英雄成了官僚集团的标杆。苏轼在《宋襄公论》中指出,不论如何,兵败于楚就是宋襄公的罪过。宋襄公一步步成为人们的笑柄。

如今,当我们感慨诚信和规则缺失时,应该回过头来反思一下宋襄公所恪守的原则。正义的目的不能用邪恶的手段来实现,厚黑奸诈可能一时得逞,但笑到最后,笑得最好的,一定是美好和朴实的人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