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明朝江山的于谦,他所改革的军事制度,受到后世高度的推崇

楚翊许也 2025-01-15 15:44:58

在明朝的历史中,北方的瓦剌,表面请和,实则暗藏杀机,大军随时可能南下;南方的蛮夷也趁机叛乱,搅得局势动荡不安。

内外交困之下,明朝摇摇欲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于谦挺身而出。他一介文人,却肩扛救国重任,于困境中谋求出路。

可众人不禁要问,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于谦究竟有何妙招?

——【·以政领战·】——

明正统初年,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统一蒙古各部,实力日益强盛。

与此同时,明朝宦官当权,北方防务日益空虚。也先以明廷刁难贡使和悔婚为由,兵分四路进攻中原。

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谗言,欲披挂亲征。因王振胡乱指挥,明朝大军折戟于土木堡地区,英宗被俘,50万大军精锐毁于一旦。

瓦剌军随即图谋大举进犯北京,朝野惊乱。不同于常人的慌不择路,于谦主张坚守京师,并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察觉到朝政不稳、民心动荡、臣心不一等致命问题。

为此,于谦以“尽快稳定局势、坚定作战决心”为出发点,做出了三大战略性决策,为明朝迅速完成作战的意见统一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确定战守,“社稷”为本

在瓦剌大军一路斩关夺隘的情况下,京师顿时陷入一片慌乱,朝中大臣在关于是否迁都南京的问题上爆发了激烈争论。

明朝自迁都北京至此不过二十余年,有不少朝廷大臣都来自南方沿海一带,自然打起了退堂鼓。

此外,因建都时间较短,城防、战备、储粮等方面均不完备,不少文官武将都对固守北京失去信心,主张迁都南逃。

侍讲徐珵就公开鼓吹“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无能为矣,莫若请幸南京”。一时间,人心动摇,建议南迁之言不绝于耳。

于谦力排众议:“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谦以深邃的战略眼光判断,南迁将使大明失去民心和天下大势,八十余年基业将毁于一旦,并奏言:“速召天下勤王兵以死守之。”

于谦的主张得到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爱国大臣的支持,最终,促使皇太后和监政的朱祁钰定下坚守北京的作战决心。

(二)拥立新君,统“心”为要

英宗被俘,朝廷群龙无首,监政的朱祁钰遇事不决,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大明政令不通,各地勤王部队相互观望,保卫京师的实际准备和部署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瓦剌挟明英宗以令诸侯,大肆实施政治讹诈,对前线防御部队和后续的主力决战都将带来不利影响。

于谦敏锐察觉到这一政治危机,为巩固一致抗战的决心,谏言皇太后立朱祁钰为王。朱祁钰本有顾虑,但于谦上前正告:“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愿,以安宗社,以慰人心。”

最终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登基,改元景泰元年,从而稳定了中央皇权,维持了朝廷纲纪。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秩序,也使瓦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企图化为泡影,使抗击瓦剌的胜利有了政治的保证。

(三)惩谗推贤,以“能”为先

英宗在位时,宦官当权,朝廷上下抱怨许久,“土木之变”的辱国之耻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不满情绪。

但出于怕被宦官党羽报复的顾虑,诸多大臣敢怒而不敢言,使一致抗击瓦剌的决心有所动摇。

为稳定内部,凝聚士气,于谦协助朱祁钰采取果断措施,处死王振党羽马顺、毛贵和王长随等人,推举贤能,挑选出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勇将担任要职。

在于谦的建议下,将领调整约60人次,石亨、韩青等因“土木之败”而含冤入狱的将领被予以特赦,范广、武兴等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被委以重任,指挥京城的神机营、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

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文臣武将的爱国热情,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奠定了上下一心的基础。

——【·以民为本·】——

古今中外,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军事指挥家无不重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

战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考验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民众的参与和贡献,往往能以弱胜强,克敌制胜。

于谦的作战指挥思想中蕴含了深厚的民本思想,坚持战争为了民众、考虑民众、依靠民众、发动民众。

(一)心系民众,为民力战

瓦剌来势汹汹,三路大军直奔北京,北京城内外及周边地区南迁队伍浩浩荡荡,民意涌动。

朝廷就如何防卫北京产生了两种意见,王通主张挑筑城外沟壕,以沟壕拒守,京师总兵官石亨则主张“毋出师,尽闭九门”,坚壁清野,使其久战而退。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些策略稳重保守,是最没有风险的。

但于谦主张主动出击,于城外迎击敌军。除却振奋士气、挫敌锐气的考量外,于谦认为主动出击更能将瓦剌军力牢牢钉死在北京城周围。

倘若明军依城固守,瓦剌军团在难以取得实际战果的情况下,必然会转向侵扰广大地方县镇,将给民众带来严重灾难。

另外,为了保护周边百姓免遭其戮,于谦下令北京城外居民迁入城内,甚至为没有钱财和住所的百姓提供住处和粮食。

这一系列的举措,自然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赞誉,坚定了军民抗击的决心。

(二)发动民众,紧前部署战争准备

战前北京城内精锐丧尽,军资器械也十不存一,粮食更是所剩无几。为做好战前准备,于谦发动民众进行了一系列作战准备。

为补充兵员,于谦“召募官舍余丁、义勇,起集附近民夫……令其悉隶神机等营,操练听用”。

同时派遣官员到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招募壮士,在短时间内筹集出22万人,使明军在人数上已占据优势。

为补充粮食,于谦命令从通州粮仓调出数百万石粮米,并动员附近老百姓自备牛马车辆参与运粮,承诺运粮者皆给予一定的“脚值”费用。

在修筑城防工事上,于谦统一指挥城内的木工、瓦匠、石匠,准备了大量砖石、木材等防御物资,并加固北京周边45里的城墙及京城9门的城墙,以至于“凡为门扉,一万一千有余,沙栏,长五千一百余丈”,进一步增强了城防能力。

(三)依“民”察情,用“民”辅战

于谦不仅发动民众投入战争的部署准备阶段,还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实际战斗。

在西直门防守战中,明都督孙镗部退居城下之际,城中百姓及时予以援助,帮助守卫城门。

在土城一役中,城中老百姓有刀枪者直接参与战斗,无刀枪者登上屋顶“号呼投砖石击寇,哗声动天”,帮助明军击退敌军,极大威慑了敌人。

瓦剌军被明军击败后,于谦还传檄周围的州县和山西、河北等地民众,视情况自主组织打击瓦剌军队,切断其后路。

——【·革新体制·】——

重视军队建设,着力军队建设,是古今中外治军之精要。大凡能征善战的军事家,都在军队建设上下大功夫,下大力气,做大文章。

“土木堡之变”使明军在军队建设的不足暴露无遗,于谦着重从军队法制建设和军队组织编制入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明军的作战能力。

(一)科法严峻,军纪严明

中国历代军事家都深谙“刑起于兵,师出有律”这一治军思想,要实现依法治军,必须首先在制度上有法可依。

面对“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的现实局面,于谦深知明军此时稍有颓势便一溃千里,故制定了一系列军纪法规。

在京师保卫战中,于谦采取了“出城迎战”的策略,这种主动出击的“奇招”更需要明军严格执行军令、作战勇猛。

为避免作战过程中将士贪生怕死,于谦制定了严格细致的惩罚措施。

一是建立军纪检察官员,在每列行伍中设置“公正掌令官”以监督核查军纪执行情况,并赋予“许掌令官即斩其首,别选头目”的执行权力,以确保将士“死生相顾,临阵务在,有进无退,有勇无怯”。

二是对军事指挥员提出了严格要求,对于总兵官“申令不明不严”的渎职行为,施以“致十队退怯者,罚俸一年;至三十队者,降职二等;至五十队以上者,罢其职;全军退怯者,斩头目军士;但降敌者,全家斩首籍”等不同程度的严厉惩罚;对军士头目执行“不勇不进,致军士失陷十人者,斩首示众;失陷至二十人者,斩首不与承袭;失陷三十人以上至全队者,斩首籍,没其家”。

严厉的惩罚措施为军队纪律设置了红线,使将士对军纪保持敬畏。但于谦也认为“被动地作战”还远远不够,需要激起将士建功立业的激情,故建立了一套对应的奖励措施。

于谦将立功表现分为不同的层级,对“有奇功者”赏以“升职三级,赏银二十两”;对“头功者”赏以“升职二级,赏银十两”;对“常功者”赏以“升职一级,赏银五两”。另外,于谦还建立了一套容错制度,对于造成重大损失的将士准许“若有能立奇功,可赎前罪”。

这种赏罚分明、弹性容错的法制建设激发了明军极大的战斗激情。

(二)设立团营,改革组织编制

组织编制的优劣,对于军队战斗力生成和作战效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明成祖朱棣为了加强京城守备和提高部队训练水平,曾建立了“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三大营,并依此三次北伐,战出了赫赫威名。

但经过几十年变迁,原三大营逐渐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的渗透范围,战斗力大打折扣。

为改变这种局面,于谦向明代宗上《兵部为备边御寇书》,提出了“京兵分隶五军、神机、三千诸营,虽各有总兵,不相统一,请择精锐十五万,分十营团操”的建议。

于谦认为通过挑选京营中的青年才俊和精兵强将,并将原有的三大营分为十团营,每团营一万人,这样便可改变之前体制臃肿、战斗力低下的局面,使十团营相互竞争。

于谦的作战思想,是在继承前人作战理论和指挥艺术的基础上,结合特殊的时代背景,总结自身作战实践经历而形成的。

它不仅在当时为改变危局,稳固边防,拯救内忧外患的明朝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作战思想。

其积极防御、善用诡道等作战指挥谋略,以及善于发动群众、重视军队建设的作战原则和方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

我们当今研究现代化战争,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得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