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刻守护“育”见美好信阳浉河中学全方位多举措提升师生食育能力

尔信阳微 2024-11-04 01:22:36

学校食育首先要确保饮食安全,保证师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一定要提高饮食品质,力求“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关键要提高师生食育能力,注重“食之有法”、“育之有慧”。

安”字当头

以“安”为先

织密“防护网”

守“舌尖安全”

学校建立健全学校食堂管理制度,严把食材采购关,规范食品加工流程。接受社会监督,实行“明厨亮灶”,将各个环节真正置于阳光下,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坚持学校领导陪餐制度,创新学生家长食品监督员陪餐制度,时时监督,科学管理。

学校定期邀请食监局专业人士,对三校区食品安全监督员进行提升培训。

科学营养

提升品质

饮食“最科学”

保障“最全面”

学校食堂建立了专属无公害蔬菜基地,确保食材品质。

每周召开食堂总结会,厨师长和食堂管理人员共同商议定制下周菜谱,确保学生获得均衡、科学的营养。设置不同价格的窗口供学生选择,每天提供多种菜品,满足学生不同的口味。

成立由家长、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膳食委员会,设置意见箱,定期调查师生饮食品质满意度。开展“校长与家长面对面”活动,集聚师生、家长共同智慧,提升服务品质。

注重饮食文化建设,为师生营造了文明和谐、轻松愉悦的就餐氛围。提升食堂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工作,让师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得暖心。

“食”为依托

“育”为本质

教育“最自然”

生命“最优质”

食育,就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它不仅仅局限于饮食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安全的生活习惯。

学校不是真空,不能对学生进行无菌培养。既要为师生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又要重视对师生食安能力的培养。为此,学校丰富食育形式,全面推动校园食育实践,让教育自然发生。

自2022年秋起,浉河中学成立烹饪社团,创设了食育课程。布置烹饪教室,请专业的讲师上课,七年级各班轮流上课,人人动手,全员参与。扎扎实实迈出了“提高劳动实践能力,培养必备生活技能,打造学生核心素养”的脚步。

2024年4月7日起,学校每周安排本部两个班级在南湖校区上劳动实践课。烹饪课程的开展也如火如荼,不仅对学生进行“食物认知”“烹饪技能”的培训,并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项目:露营和烧烤。通过与食物的链接,学生与同伴、老师还有家人进行互动,在合作烹饪、共食分享的方式下,感受信阳特色“饮食文化”,加深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提升社交技能,拥有热爱食物、热爱生活的生命状态。

10月21日,信阳市烹饪协会监事长、瑞德丰酒家总经理郭春顺牵头,信阳市烹饪协会王天义携一众业界精英,包括李宏群、王晓辉、穆长春、郭春顺、禹昌、董纪华及赵娟等,汇聚浉河中学南湖校区“食育课堂”,为食文化的传播献策出力。

知“食”就是力量。信阳市烹饪协会会长王天义为同学们呈现精彩讲座,使同学们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

寓教于“食”。禹昌副会长为学生讲述中华美食,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食”人间烟火。赵娟副会长奉献是“营养小妙招”,同学们大开眼界。

餐饮协会副会长董纪华为七 2 班学生讲授《探索河南美食---信阳菜》,授课完毕后,在充满生活烟火气的实践现场,亲授精湛的烹饪技艺。

信阳市餐饮协会副秘书长赵太勇为学生讲授与饺子相关的知识。同学们全副武装,一试身手,煎炒烹炸齐上阵,不亦乐乎。

课本换成了锅碗瓢盆,文具变成了油盐酱醋,同学们变成了小小厨神,尽情享受着动手的快乐。

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品,是创意和努力的结果,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大家一起享用美食,享受着令人垂涎的“食”光。

食育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是一种回归生活的教育,更是一种回归教育的生活。浉河中学开发烹饪课程,开展烹饪实践,把食育落到实处。并通过聘请校外营养师、指导师,借助社会力量,齐抓共管,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在理论指导课上,导师们揭秘健康饮食的奥秘,带领同学们展开一场美食文化的旅程……课堂上,他们不仅对大家进行了饮食观念、营养、饮食安全、饮食文化等知识的讲授,引领大家畅游于食物与文化的长廊,更着重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升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在实践操作上,导师们更是现身说法,把食育落到实处。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切切实实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生活技能。这一举措无疑是一种更大胆的尝试,也潜藏着很大的风险。诸如厨房的火、油、烟、气、刀,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的安全带来威胁。但航船不能因为前方有风浪就躲在避风港,教育不能因为有所顾虑就举步不前。孩子亲手操作、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一定有别于从书本和他人处间接得来的二手经验。

以食养人,以食育德,提升食安能力,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和健全人格,为幸福、美好人生奠基。

来源:信阳浉河中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