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富翁,百万家产给前妻,带小24岁娇妻住深山,5年后年入400万

顾声的和平集市 2024-12-08 11:06:04

四川有这样一个富豪,为了迎娶小24岁的娇妻,愿意把万贯家财留给原配妻子,自己则和心中所爱搬到深山老林。

神奇的是,他仅用了短短的五年的时间,竟又东山再起,赚到了400万的巨额财富!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在深山里发家致富的呢?他的成功又给我们什么借鉴呢?

搬到深山老林

2004年,四川万源市的某处深山里,搬来了一对奇怪的夫妻,夫妻俩的年龄差距很大,据说男的还是个百万富豪。

村民们不禁纳闷,他们放着好好的富贵日子不过,怎么跑来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后来,大家才摸清楚,原来夫妻俩是想躲避之前地方的流言蜚语,图个清闲自在。

男的名叫刘文均,在那个多数人还拿着几百块月薪的年代,他竟能日入好几千,还住着大房子。

在外人眼里,刘文均无疑是人生赢家,不仅事业有成,还有个贤内助和几个可爱的儿女。

但他却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和妻子的结合是基于父母的媒妁之言。

两人之间没有多少感情,刘文均在外操忙,回家想有个知冷暖的体己人,却求而不得。

恰在此时,刘文均结识了比他小24岁的丁修权,丁修权年轻貌美且温柔贤淑,处处为他着想,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为了能给丁修全一个名分,刘文均决定和原配妻子离婚,并净身出户,可这样做无疑让丁修权背上了小三的骂名。

4年过去了,但凡丁修权出现在大街上,仍会被不少人戳着脊梁骨骂,为了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他们便搬到了深山老林里。

在这里,没有人认识他们,没有人会对他们指指点点,夫妻俩可以静享二人时光。

寻求致富之道

日子平平淡淡地过去了,钱包却渐渐瘪了下来。

刘文均觉得这样坐吃山空总不是办法,便想看看有什么门路可以发财致富。

在走访的过程中,他注意到当地特产黑鸡,价格比普通的土鸡高出许多倍,若是能批量化生产,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可奇怪的是,养黑鸡的多数都是散户,并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原因在于黑鸡实在太难养,很多人见捞不回本就放弃了。

知道这个情况后,刘文均非但没有打退堂鼓,反而更加跃跃欲试。

他本来就是靠着一股子敢想敢拼的劲,才闯出了一片天地,越是有挑战的事情,他就越有尝试的动力。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购买600只黑鸡苗再说,刘文均把二楼的房间改造成了一个养鸡场,并把这些鸡苗放在其中圈养。

他和妻子每天都会按时打扫,给黑鸡们最好的营养,简直将它们视为自己的孩子。

可即便如此,很多小鸡还是接二连三地死去,就像事先商量好似的,这可把刘文均急得团团转。

那个时候,还有村民去他们的养鸡场参观。

刘文均好面子,之前就夸下海口,说他可以轻轻松松搞定,他决不允许村民们看笑话。

于是,夫妻俩以防止疾病传播为由,让看热闹的村民在进养鸡棚之前,必须做足消毒工作,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而且只能在窗边远远观望。

而他们则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跑到山上,将那些死去的鸡用土埋掉,以为这样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

然而,他们的举动还是被村民们发现了,刘文均养鸡失败的消息不胫而走。

村民们开始对他冷嘲热讽,说他没本事还敢打肿脸充胖子,真是可笑。

刘文均羞得无地自容,便暗下狠心发誓,一定要找出问题所在。

他查阅了养殖书籍,还询问了黑鸡专家,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是饲料做得不甚到位。

从那以后,刘文均就开始了长途跋涉的旅程,他每天都要扛着沉重的饲料,在山上来来回回好几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有时候,天下大雨,山路变得泥泞不堪,刘文均也得咬着牙把饲料扛回去,丁修权则时刻陪伴左右,给他擦汗、扇风、倒水。

饲料更换后,小鸡的死亡率确实少了许多,不过依然没有达到刘文均心中的标准。

他又看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便是温度,稚嫩的黑鸡很难自行保温,经常会因接触到外面的冷空气,直接腹泻而死。

刘文均行动力很强,发现问题后,立马搭了一个火炉,以此调高室内的温度,同时把通风口弄到室外,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温暖干净的环境。

他的做法立竿见影,黑鸡的身体素质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存活率甚至可以达到70%以上,这可让刘文均心里乐开了花。

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这些黑鸡可以变现之前,刘文均夫妇再次面临了一个难以启齿的难关,那便是囊中羞涩。

就算他们再精打细算,所剩的钱也是寥寥无几,眼见着就要吃不上饭了,刘文均只能放下老脸,向他的女儿借钱。

好在女儿知道刘文均的情况后,立马慷慨解囊,并十分支持父亲的创业之举!

这样艰难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们养的黑鸡终于可以下蛋了。

刘文均还专门买了一个孵化器,这样就可以不用再在外面买鸡苗了,他以极其敏锐的商业头脑,与不少大酒店谈成合作。

加上政策的扶持,养鸡场直接获得400万的收益,刘文均东山再起,又成为了那个人人艳羡的刘百万。

在经历了一段黯淡无光的时期后,刘文均终于厚积薄发,获得了累累硕果。

结语:刘文均的案例,给不少创业者带来启发,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不少人都过于急功近利。

想着今天播下种子,明天就让种子发芽结果;想着今天学习新知识,明天就要成为该专业领域的大拿。

殊不知,急于求成的结果只会是颗粒无收,就像过去有无数养殖黑鸡的人,却没有一个能够成为今天的刘百万。

眼里有梦想的光亮时,我们依然不要忽视脚下的路,因为恰恰是每一天不起眼的努力,每一天的修正改进,才是通往成功的基石。

因此,我们要学习刘文均身上默默耕耘的品质,把行动留给现在,把结果交给时间。

1 阅读:19